张九龄远望庐山瀑布,写一首五言律诗,忍不住吹了自己的“牛逼”

张九龄现存的二百二十二首诗歌,四分之一是田园山水诗。其中有一首写庐山瀑布的五律,颇能代表这位贤相潇洒豪迈的艺术风格。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张九龄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诗作意译:万丈悬瀑从空中奔腾直下,仿佛来自迢迢的银河。它带着紫色的水气,穿过山间树枝的障碍,喷溅出重重的云层。它是日照后生出的彩虹,还伴随着风雨的声音。庐山似仙境般秀美,天空和瀑布被水雾连成了一体。 这一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当时张九龄在朝中的靠山张说倒台,张九龄受其牵连被贬官,一开始被贬到冀州担任刺史。张九龄上书唐玄宗,请求改到江南,方便他照顾家中老母亲。唐玄宗念其才华,网开一面,应允了他的要求。 后来,张九龄几经波折,终于转任岭南道按察使。他本属岭南人,能够回到家乡自然喜出望外,于是对唐玄宗感恩戴德。这一首《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中,就微妙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前人评价张九龄的诗风,说他上承《诗》、《骚》,注重比兴。用词则十分“清省”,讲究风骨。这一首诗也正如所言,意象用得极为清省。对于瀑布的刻画,只取其远景写了一个大概。 诗的头两句,用“万丈”对“迢迢”,写出了瀑布之高和天空之远。用“红泉”对”紫氛”,写出了瀑布在太阳光照下的颜色之美,并为第五句的“日照虹霓似”做了铺垫。 一、二句总体上来说,写的是瀑布静态高远之美。三、四句写的是庐山瀑布动态漂洒之美。五、六句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时穿破树木和层云的障碍,象征着他在仕途中披荆斩棘,拨云见日的过程。 因为傲人的才华,张九龄在朝堂上三起三落,因为清高的品性,得到了当时大部分人的尊重。他本是一名岭南布衣,最后竟然成为开元一代贤相。

声威远播,受到万民的敬仰,这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情啊。张九龄对于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并且他从不避讳他内心的得意之情。这一点风骨,正是自屈原的《楚辞》中学来。 他在诗中把自己比成飞瀑,又把飞瀑比喻成一条光芒耀眼的彩虹。它自青空之下从天而降,一路飘飘洒洒,还夹杂着欢快的风雨声。到了最后,瀑布与天空竟然连成了一体,融入了整个大自然,就像张九龄当时的心情一般。 张九龄是唐朝韶州人,他的老家就在如今的广东韶关。在唐代,那个地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蛮荒之地。相传,张九龄是西晋文人张华的九世孙,先辈因为当官迁居至岭海。 张九龄从小聪慧,七岁能文。自小酷爱读书,长大后知识非常渊博,儒、佛、道家以及玄门经典无一不通。被誉为“岭海千年第一才子”,也是岭海的第一位名相。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二十四岁的张九龄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一举夺魁。结果落第士子们认为考官偏袒他。因为他来自“蛮荒之地”,所以主考对他降低了标准。于是,中书令就主持了一场重考,没想到张九龄仍然拿了第一名,大家才真正服气了。 又过了四年,李隆基为选拔人才再开考试,结果他又拿了优等。后来李隆基当上了皇帝,马上把他升成“左拾遗”。张九龄的仕途,仿佛来得比较顺利。 当时有一个叫张说的人当上了宰相,因为与他同姓,把他视为本家,一直很照顾。后来张说犯了事被罢免,本来牵连到了他,可是他给唐玄宗上了一个折子,唐玄宗马上又想起他的好来。

张九龄当了宰相后,忠诚耿直,品行端方。为了坚守原则,甚至不怕得罪唐玄宗本人和武惠妃。自己的恩人办事不妥当,他也不会留情面。因为爱好文学,张九龄还大力提拔人才。像王昌龄、王维和卢象等人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在野的孟浩然也对他非常敬重。 张九龄除了五言诗写得特别好,他的文章也很出众,他的《曲江集》曾被人誉为“唐集之雄”。杜甫评价张九龄之诞生于岭南,是“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而提到他的文章和诗篇,则说:诗罢有余地,篇终语清省。 张九龄作诗重质不重文,所以他的诗风自开一派,修辞上没有什么累赘的用语,完全靠比兴去感染读者。虽然用语清省,但是警句却不省,深得《诗》、《骚》精髓。

张九龄在盛唐初期的影响非常巨大,他的诗品和人品同样超拔脱群。因此清代人在编写《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把他的《感遇二则》放在开篇。在《感遇》诗中,他像屈原一样用“兰若生春夏”、“江南有丹橘”来比喻自己的君子品性。 前一阵读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总觉得他十分有才华,唯一不好的点就是夸耀自己。不过,后来读了《楚辞》,再读张九龄、陈子昂等人的诗,发现他们都有同样的“毛病”,个个都爱自夸。 比如屈原,他自比香草美人。张九龄就一会儿“兰若生春夏”,一会儿“江南有丹橘”,在写庐山瀑布的这首诗中,他竟然把自己夸成了一瀑布和彩虹,简直不给“吹彩虹屁”的人活路。而后来陈子昂吹牛的级别,又在张九龄之上,他直接吹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乃是天下第一。 原来,中国文人来自夸,是源于《离骚》的一大传统。不会吹自己牛逼的文人,绝对不是中国好文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