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教学手记——这是一条语文的小船

语文,究竟有什么用?

它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充实,它能让我们的生命更丰富,它能让我们与他人、社会、自然相处得更好!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生命的语文,离开生活的土壤,离开生命的价值取向,语文这个工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请看,这是我们学校湿地公园的一个景观,名字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给同学们设计的学习任务是:

竞聘讲生态课程讲解员

我校湿地公园景观“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大诗人韦应物的诗意。随着我校美誉度越来越高,来我校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一景观了解与我校相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生态校园特色,特选拔一部分同学作义务讲解员,为此,请你写一篇讲解稿参加竞选。

讲解稿内容要求如下:

1.简介韦应物的相关背景知识;

2.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篇及当下景观;

3.校园内设此景观的价值意义;

4.符合讲解稿的文体特征;

竞选方式:在湿地“野渡无人舟自横”景观处脱稿讲解。

下面来看看一些同学的学习成果。

野渡无人舟自横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陈伊雅

大家好,请看这一幕“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全诗描绘的情境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转而看我们的湿地,我更愿大家在黄昏时到来,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黄昏时到来,因为傍晚的阳光总是那么温柔那么淡泊,这样映衬下的湿地是无欲无求与世无争,像一位成熟的老者,看淡世事沧桑且超然脱俗,将一天中最后的美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间,让人欣然接受白昼有尽,接受遗憾。就如韦应物那般。韦应物早已离去,成为过去,但这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精神,会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包容了爱恨,超越了生死,通过漫长岁月,把其恬淡旷达传递给后世,等待个人领悟。

湿地之美,从不局限于黄昏。蒋勋曾言:“斤斤计较艺术种种,其实看不到真正动人心魄的美。”我们来到黑夜,凝视这个湿地,那叶小舟依旧停于湖中,难以靠近,终身不得靠岸,所有水通向的便是小舟。这令人想起西安,汉武帝茂陵,笔直的墓道,通向一个巨大的土堆。这土堆是一位帝王的结局。韦应物师否在看见那“野渡无人舟自横后”想明白了自己的归宿,看明了遗憾,所以会在一片荒凉中有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所以更会在人生的不如意前选择旷达,接受合意与不合,然后再奋意向人生。

大家看此景,把自己想象成日里发呆的一头石狮,你见过傍晚时的繁华,所以你会喜悦,你看到夜色四合,看到繁华匆匆逝去,也会不发一语。等到你明了“野渡无人舟自横”后的精神时,你再抬头,看着阒暗的夜色里,满天都是星辰,天空澄净无云,这似乎是在准备迎接一个盛大的黎明,一场更快意的繁华。

蒋勋在吴哥之美中说:“过往尽成废墟,未来不可知悉,唯有当下教我们万般珍惜。

惜取而今现在,珍重万千;然而,就是当下也不能执取。”这或许就是湿地此景后的力量!

谢谢大家!

野渡无人舟自横

高二(2)班 祝子涵

各位参观者:

你们好!

欢迎来到苏州中学园区校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景点。这句话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它描写的便是你们眼前的这幅画面:一叶扁舟独自飘在湿地中。想要了解这个风景的深层含义还得从韦应物和他的诗谈起。

韦应物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之一,后人多以王孟韦柳并称。他的“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绕有生意”。《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首山水诗,也是韦应物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代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

对于苏州这个地方,韦应物不仅仅来过,他还当了几年的苏州刺史。据说任苏州刺史时他常在郡斋中焚香冥坐,以清静无为持政。但他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感动着后世读者。

他在苏州做刺史三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理赋税,勤政务,矜老疾,话艰难,带病实实在在地为苏州百姓操劳了三年。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位当年苏州的“父母官”堪称是一位难得的关注民生的“市长”,难怪当时的苏州人对他自始至终爱戴有加,苏州百姓世世代代都以“韦苏州”这个美名来敬称他。

因此为了几年韦应物,我校把湿地小船这一风景起名为“野渡无人舟自横。”

“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即郊外的渡口。这里本来行人不多,下雨后,更其无人,就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在急水中不停打转。这里,诗人描写“舟自横”是突出“野渡”“无人”之寂寞。事实上,诗人在这里是用来表现退出朝廷,身在“郊野”的处境。可以说,“郊野”之寂寞正是诗人的寂寞。诗人处在朝野“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一样。所以,这“舟自横”就暗指“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又无可奈何的处境。

我校把把这处景点设为“野渡无人舟自横”也赋予了它一定的科学意义与人生哲理,符合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

你们看,“野渡无人舟自横”,没人管的小船自己就横在了水流中。请仔细想想,为什么“舟”会“自横”而不是“自顺”、“自斜”或者“自转”在水流里呢?看似平常,其实这契合了自然之道,故能达到一种境界。连小孩子都知道一个盘子丢一个小球,球会静静地躺在盘底。因为这是个平衡问题,小舟在水面上,它的能量最低。小球最终滚到盘底,是因为它总想要回到能量最低的地方,才能达到一种稳定态。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深深懂得这个“能量最低原理”,只有人不懂得,总想往上爬的高一点。高处不胜寒,乒乓球懂得,小舟懂得。所以,在宇宙之中,一个没有约束的的东西,最终基本上都会停在一个稳定性最好的状态,在这个状态,自由、舒服,更重要的是安全!

处在流水中的小舟,问题就复杂得多。它可以视为一个具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它只要不“横”,就会在一个力矩的作用下让它“横”。就像小球在盘中一样,只要小球偏离了一点,它自然会重新回到盘底。不管怎样,小球也好,小舟也好,无论它们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们都会遵循自然之道,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存在的位置。这种平衡在物理中叫“随遇平衡”。随遇而安,也是个人生哲理。

我的讲解结束,谢谢收听。

2021年4月3日星期六写于太仓

野渡无人舟自横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宋计遥

到访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带领大家游览园区校。正如大家所知,我们学校除了“为人正,为人真”以外,还有一句宗旨,就是“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那么在参观过了西式的,现代的教学区域之后,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这个学校的另一面,是这个学校东方的传统的古典的一面,是这个学校与本部先忧后乐的士大夫情怀一脉相承的一面。

当大家看到面前的小小渡口以及一叶扁舟的时候第一句想到的诗句是什么?对,就是韦应物的那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人又称韦应物为“韦苏州”,他旅居苏州时的住所就在我们学校附近。此处的一隅小景正是为了纪念这位诗人。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其对于自然万物特殊的情怀与这片在高速发展的园区被保留下的湿地之间,被一份真正不仅教书且要育人的理念联系起来,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留存在每一个园区校学子心中的那一份自得自恃的坚持。

“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出自《滁州西涧》,与滁州的“野趣”相比苏州的山水少了一份“浑然”却也因此多了几分人文所带来的深度。《滁州西涧》中的随缘自适被韦应物从滁州带到了苏州并在此生根发芽。“黄鹂”为幽草深树的吟唱只有独入深涧的韦应物得听,西马湿地的恬淡与骄傲也只有在园区校生活的我们才得以体会。滁州西涧是在一片繁芜中入幽,一片深邃中入乐,而园区校的这一叶弯舟所承载的也就是在一片浮华中得静,在一片无声中得是。古来就有言称“大隐隐于市”,在这么一片被高楼环绕的地方兀然而出的湿地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这是一种依托在文人情怀和人文底蕴之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寻与追求。

从范仲淹到韦应物,士大夫悲天悯人的传统情怀千百年来未曾变过,我想,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隐语式的嘱托。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百姓安居乐业,他却仍认为自己愧对朝廷俸禄愧对黎民百姓,在他任期结束后,竟无资回京候选。这种悲天悯人在其诗中并不少见,在任苏州写《寄李儋元锡》时他说“世事茫茫自难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而这份愁来源于“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恬淡”的韦应物也有“愁肠满结”的时候。他的悲天悯人恰恰是来源于他对自然的外向认识,他可以自恃但他永远不会自恋。看向世间的人永远盯着自己,这也是我们所该有的信念。

作为一名在此生活了五年的学生,我见证了这片湿地五年的草木枯荣,见证了在五年里这条小船飘飘荡荡越来越弯。它岁岁相似却又年年不同,一样的野鸭与白鹭早已不是前年的那只。春的柳树,夏的莲花,秋的芦苇,冬的万物寂寂,五年的轮回不知道对于一片千年的湿地意味着什么,但它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涵养,它是一本耗费时间的自然之书,教会每个人的是对人文自然潜移默化的热枕。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的解说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个融合的学校。

“野渡无人舟自横”讲解稿

高二(2)班朱越

各位游客:

您们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处在苏州中学园区校的校园湿地景观。

今天的风儿甚是喧嚣,大家看这水面,波光粼粼,在岸边芦苇浮动。很明显水面上摆着一搜小舟,在水的波动下摇摆不停。为什么我们要放一搜小舟呢?大家有没有想到一首诗或是一句话。“野渡无人舟自横”是不是非常的契合。没错,我们就是借用了此句,来还原出诗句所展现的情景。

此句出自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我们学校的用意并不是只想将“野渡无人舟自横”所展现出来,而是想让观者想到这句话时,便自然能想到韦应物这个人和《滁州西涧》这首诗。所以实际上学校是想将此整首诗和作者浓缩成一叶小舟,在我们学校的湿地中永远漂荡,以此来拨动每个师生心中的那艘小舟,让韦应物的诗作和用意,精神漂荡在每个人的心海中。

那就再让我带您们来进一步挖寻诗与学校的内涵联系。

韦应物,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所以实际上韦应物并不是那么仕途顺心的一个人。他也因此对官场产生了厌倦,而对归隐和自然美景产生了喜爱之情。

再来看《滁州西涧》这首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如果您们细致的观察这一片湿地,您就会发现其实它与诗中描绘的每一片景都非常的相似。虽然有黄鹂叽叽喳喳,但是呈现给诗人的是一篇苍凉的景象。“幽草”“涧边”,但是诗人相对而言更爱这苍茫之景。为什么呢,因为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诗人已经展现出了恬然阔达的胸襟。诗人重做人,而轻名利。大家回过头来再走几步便能看到刻在教学楼的6个大字“为人正,为人真。”这首诗与我们学校的校风校魂所相对应。所以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时刻提醒。第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我曾在夜晚出来走了走,路过了这。在夜风中的这一片湖,一叶舟,一群草真的震撼到我了。自然之景中拖着一叶扁舟,很轻很轻,月光撒下来,心中全是恬静。烦恼,忧愁全部消失在这黑暗当中。发现自己好像跟这一叶舟互换了身份。我就成了这一叶小舟。虽说后面的一句话是展现诗人忧伤的情怀的,但是在学校湿地的这一片小舟一点也不忧伤。它是很安静,很高雅的存在。但是回过头来又想想这叶小舟好像很重。因为在这校园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有许多许多在心烦之际会过来看看这一叶小舟,当当这一叶小舟。自然,它便成了一个树洞,它是我们学生烦恼,忧愁,思念,向往的承载者。或是3年,或是6年。时间与思绪的重量压着这一叶轻舟。它自身很轻,却承担的很重。

我并不清楚学校是否有这一层用意,但确实这一叶轻舟不仅仅是承载着诗人的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忧伤。这一片景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园区校人的心上景,这一叶舟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园区校人的心上舟。也许是我过于感性,但每次看到这一片景,时间与回忆在脑海里冲刷,眼角就会泛有泪花。它既是我们脑中校训的敲响者,又是我们心中情感的寄托者。

野渡无人舟自横

高二(4)班 姚语涵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中学园区校,我是学校生态课程的讲解员,很高兴能为大家介绍我们西马斜塘的独特生态文化。

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原址是西马村,这里拥有脱离城市的湿地文化,在建校之初,湿地原本打算被规划成校舍,但通过一众老师和校领导的坚持,最终我们眼前的这片湿地得以保存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只小船是湿地最典型的一处景观,有人可以联想到什么诗句吗?

没错,正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滁州西涧》被巧妙地设计到了我们的湿地景观中。说起韦应物,他与苏州的渊源可不小,被世人称作“韦苏州”的他担任的最后一份差事便是苏州刺史,自苏州退职后,他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一贫如洗的他便回京等待朝廷另派他职,期间他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可以说苏州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居所,也包含着他人生的失意和流离。读《滁州西涧》,我们能感受到他自我怀才不遇的落寞。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可以说园区校湿地的这片景象是对滁州西涧的完美复刻,甚至是升华性改造。“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刻画的是一片静谧的郊野景色。对于“幽草”来说,诗人怀抱一种“怜”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理解为对草儿生命的怜惜,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自我哀怜。独游滁州的诗人遇见同样孤独的涧草,孤寂之心难以言表,转而把目光投向了树枝头的黄鹂鸟,此刻,原本清脆的鹂鸣也变得哀怨。春潮带雨晚来急与野渡无人舟自横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和冲击。一急一缓,一动一静,视觉由动态转为平静,最后目光被定格在湖面上的一叶扁舟上,一切都归于宁静。

那么在校园中,这番景象又能给学生们怎样的启迪呢?

我认为,湿地文化给人的是宁静致远的文化渗透,也有包容万物尘埃的柔和心胸。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景观更多的给予学生沉思的空间和幽远的心境。当我们驻足于湿地湖畔的那一刻,当我们是亲身见到如诗中一般的景色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坐在课堂里读多少诗篇都无法企及的。在校园中,我们需要的是读书,不仅是到书中去读,更重要的是学会到身边的自然中去读,到睡莲丛中读莫奈的光和影,到芦苇深处读蒹葭采采,到鸭鹅群里感受春江水暖,到美好的生活中,汲取善美和知识。

再一次感谢大家来到美丽的西马斜塘,来到美丽的苏州中学园区校。我们坚信,环境不需要复刻,外表不值得复制,唯有美好的精神内核才需要传承和接纳。希望大家心向自然,心怀自然,园区校与各位共勉之。

佳作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展示。我们看这些作品,可以得到怎样的教学收获?

首先,校园是第一课程资源,我们天天于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思考力,非我们的校园不可。因此,我参观过许多非常有创意有文化的校园,但询问学生,好像学生从未见过,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只能说明,我们真的是“两眼不观窗外景,一心只读考试书了”。

其次,把语文学习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上,根植在校园里,让学生通过对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与学校融合,让学生在校园里有生命成长的真切感受,这种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才是活有语文、健康的语文。

再次,思维训练,创造性的培养, 一定不在考卷上,而是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姚语涵同学说得好,来到湿地的那一片刻,看到那只小船的感受是“坐在课堂里读多少诗篇都无法企及的”。每个同学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把这些不同的感受精准的文字表达出来,训练的是表达交流能力,这种能力的内核就是思维训练,就是创造性的培养。

珍爱我们的校园吧,我们的校园可能没能湿地,不要紧,即使只有一块黄土地,那也足够学生思考实践之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