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一字万金”。2016年10月,中...
真正的“一字万金”。
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公告: 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的,单字奖励10万元。
当时还有2000多个甲骨文未被破解,这就是2个亿啊。
要是有个“殷商”人穿越过来,那不得马上实现两个“小目标”啊。
但残酷的现实是直到现在,能拿走奖金的只有一个人—蒋玉斌。
见图一。
就是图片这个字,他是怎么破译的呢?
看完过程,你会发现破译甲骨文也“不难”,诱人的奖金在等着你。
第一步 甲骨文的象形性非常强,
所以研究的时候,我们先根据甲骨文的形态进行推理,例如人、牛、猪等等,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画,你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这个字第一感觉是什么?禾苗?芽头?反正大致和粮食,植物有关。
你说是一个人张开两个手拥抱?咳咳...好像也对。
第二步 研究传承
三千多年来,汉字有着连续的传承性,所以先和甲骨文最接近的商代的文字—金文对比,
见图二。
发现这个字和“屯”很像,难道这个字真的是“屯”字吗?
这么简单的话,两个亿早没了。
第三步 结合文献与考古研究
从商代一些典籍中,发现每次出现这个字的时候,后边一般都会出现一个词:方国,且都是一些不太安分,经常发生动乱的“方国”。
平定这些附属国之后,就会安顿定居下来,似乎也有“屯”的意思,
难道这个字真的是“屯”?
蒋先生又对比了“屯”字的演化过程。
见图片三。
居然是“蠢”字。
蒋先生分析:从字形来看,最初这个字指的是春天到了,植物破土而生,草木开始长出枝叶,这和我们之前的猜测一样。
那下面为什么要有两条横的线?这不是代表叶子,是虫子。意味着春天大地复苏,万物开始“蠢蠢欲动”。冬眠的虫蛇在回暖的春天苏醒后无序、盲目的蠕动,来表示那种到处乱动的状态或样子。
再分析后面联系的“方国”都是不安定的,显然不是什么好的表示。
把这个字读为“蠢”的话,那么就读通了西周金文里出现的“蠢淮夷”、“蠢猃狁”,这些都是先动乱,后被征讨的方国部落。
看来也不是很难。关键在于第一步,我觉得儿童的思想比较单纯,比较直觉。这方面可能比固守僵化的大人更有优势,不妨让他们天马行空的先“猜”吧。
猜得好就成功了一半。
然后把各种“候选”字,对照文献内容看能否解释得通。如果语法体系、逻辑关系都是通顺的。那代表你破译成功。
然后,我搜了一下蒋玉斌资料,在古文字相关研究工作研究了二十年。历史文化知识和底蕴非常人能及。
看来这条“发财之道”对大部分人还是“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