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把钱叫盘缠?
战国布币尖足布邪山 极美品,估价: RMB 500 - 8000,成交价格: RMB 43700
中国古代对钱有很多种叫法,大家看看电视剧的都知道,盘缠、银子等等,都是常见的叫法。而为什么古人要把钱叫做盘缠,这么一个奇怪的称谓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清代咸丰宝泉当五百 GBCA 古-美品 85,估价: USD 1000 - 1500,成交价格: USD 5760
小编认为,这种叫法主要是与钱币的携带或储存的方式有关。大家看,我们的“钱”字,是由一个“金”字和一个“戋”。其中“金”字是指钱币的特征,而“戋”字读jian(二声),则一方面是表示“钱”字的读音,另一方面,由于“戋”字有细小之意(比如“戋戋微物”,“为数戋戋”两个四字词语就是用戋字造的词),就也同时表示了钱币的特征,那就是体积小,不易携带。
婴戏纹花钱 极美品,估价: JPY 2000,成交价格: JPY 621600
那么,由于钱币不易携带,古人自然是要尽量想办法来既安全又方便来携带或储存当时的钱,那么古人想的办法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古钱大多数中间都带有方孔,那么古人就将数个钱币用一条绳子穿起来,再吊起来。在这里,小编想介绍一个小常识,那就是传说中的“一吊钱”或“一贯钱”是多少钱呢?那就是将一千个钱币按照上述的方式拿绳子串在一起,这就是一吊钱。
北宋重和通宝小平篆书 上美品,估价: RMB 500 - 8000,成交价格: RMB 39100
想出了将钱币用绳子串起来再吊起来的方法之后,古人这就在储存上方便了许多。将钱币按照固定的数目,一串串多少个,再储存起来,即好拿放,又能在下次用钱时一目了然自己有多少钱。可是在携带上,古人还是需要再想出一些办法。
清代乾隆通宝宝福小平 大型试铸样钱 极美品,估价: RMB 10000,成交价格: RMB 36800
古代没有支票,没有信用卡,就连轻薄方便的纸币的出现以及普及,也是后来才有的,这样古人在出远门时,只能随身带上又沉又笨重的铜钱。用绳子串成串串的铜钱,在携带上依然不方便,实在是太重、太占地方了。那么为了尽量省力地来携带自己的铜钱,古人发现将成串的铜钱盘起来在自己腰间缠腰一圈,就会非常省力气,同时又能空出自己的双手,方便行路。
战国布币方足布禾邑 极美品,估价: RMB 500 - 3000,成交价格: RMB 36800
由于钱币在腰间,又是“盘”又是“缠”的,叫着叫着,古人就把钱币叫出了一个新名字,那就是“盘缠”(当然盘缠这种称呼,一般更常用在被当作旅费的钱币上面,用在其它方面的钱叫盘缠并不合适)。小编认为,盘缠名字的出现,是在纸币还没有出现之前的必然产物,当然钱币是中间带孔的形状,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西夏元德通宝小平 NPGS 古 85,估价: RMB 10000 - 20000,成交价格: RMB 35650
不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纸币,并普及使用的国家,纸币的出现很快地将大多数百姓从辛苦的携带沉重的“盘缠”中解放了出来。
新莽一刀平五千 上美品,估价: RMB 30000,成交价格: RMB 34500
不过如今,大家的生活是更方便了,有了电子支付,甚至连纸币都不需要携带,直接一部手机就走人了,这当然要归功于我国的相关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了。这样看来,从铜钱到纸币,再从纸币到电子支付,每一次的货币革新都发生在我们国家,真的是很值得骄傲!
战国刀币齐刀齐大刀背土 闻德 古钱 82,估价: RMB 10000,成交价格: RMB 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