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泰山

□泰安民政局 鹿锋

秦泰山刻石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残缺。

(一)

在泰山,秦始皇开创了许多第一:第一次举行今天能被证实的泰山封禅,第一次在泰山留下今仍可见的唯一秦代碑刻——秦泰山刻石,第一次在泰山极顶筑造被后人称为“无字碑”的石阙,第一次设立管理泰山的机构并在泰山建设为皇帝出巡服务的场所,还有第一次在泰山封大树“五大夫”官职以及传说中的第一次在岱顶日观峰埋剑、在岱下熔铸锋镝等。

不仅如此,秦始皇还独出心裁地让文臣将国号“秦”字底部的“禾”字换成五行中代表秦德的“水”字,创造出一个新的汉字“泰”。“泰”字有“秦”字之形,承“太”字之音,寓秦朝之德,正大山之名。由此,“太山”成为“泰山”。

在秦朝,泰山由一座自然之山成为政治之山,由一座信仰之山成为礼制之山,由一座区域之山成为国家之山。

(二)

泰山下的蒿里山,古人说魂归蒿里。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始皇出生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的赵国都城,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公元前247年,13岁的秦始皇在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境内的雍城继承王位,并于22岁亲理朝政。亲政后,秦始皇以非凡的胆识、魄力与智慧除掉政敌,并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6国,于39岁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此前的三皇五帝,便集合“皇”“帝”二字,自称“始皇帝”。他废分封、立郡县、设“三公”,实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对外击匈奴、征百越、筑长城,对内通水系、建交通、改律令。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果断进取亦伴随残暴不仁、刚愎自用,这也导致其后秦朝民怨鼎沸、社会动荡,并最终使秦朝历三世15年而亡。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见仁见智:誉之者称“千古一帝”,毁之者谓“暴虐之君”。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先后5次大规模出巡。其5次出巡中,有3次东巡。秦始皇东巡的次数之多、行期之长、刻石之繁前所未有。秦始皇为何如此热衷于出巡并尤其重视东巡?秦王朝与秦始皇又与东方有着怎样的关联?

(三)

秦人嬴姓。要追溯嬴姓的来源,首先要理清姓氏的内涵与流变。今天,姓与氏在生活中已不再区分。而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与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姓与氏的起源时间不同:姓早氏晚。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而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远古时期,为使本氏族与其他氏族相区别,各氏族往往会选择一种标志或符号来代表本氏族。这个标志或符号即人们所称的图腾。图腾即相当于最早的姓。

中国上古时期有著名的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其中黄帝因居住姬水之滨而以姬为姓,炎帝因居于姜水之旁而为姜姓;妘为帝喾之姓,姚为帝舜之姓,姒为大禹之姓。这些古姓均含女字,以表明子女均为女性始祖所生。进入父系社会后,妻从夫居,子女归属由母族转至父族。随着子孙的繁衍增多,一个家族往往会分成散居各处的若干分支。为方便识别,这些分支往往会另外取一个名称作为标志。氏即进入父系社会后由姓而衍生出来的分支。随着女性在生产生活中作用的逐步弱化,不同族群间要追溯到一个起源久远的共同女性祖先已十分困难;而随着男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不同族群间要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男性祖先则变得相对容易。

其二,姓与氏的分化机理不同:姓少氏多。母系时代的得姓方式主要有以图腾为姓、以居地为姓、以族号为姓等。由于来源比较单一,姓形成之后便比较稳定。而形成于父系时代的氏则来源比较繁杂。古人命氏的方式有:以古姓为氏,如姬、姜、姚;以国名为氏,如齐、鲁、宋;以邑名为氏,如尹、魏、韩;以官名为氏,如司空、司徒、司马;以职业为氏,如巫、陶、屠;以住地为氏,如东郭、西门、东野;以先人字为氏,如皇甫、高、刁等等。由于姓少氏多,致使同姓异氏、一姓多氏的情况十分普遍,如父子兄弟同姓而不同氏,一个人可以有几个氏。据说由姬姓演化的姓氏有400多个,姚姓衍生出的姓氏60多个,妫与陈、田、姚、胡等姓氏均同根同源。秦人嬴姓分化为翟、徐、江、赵、秦、黄、梁、马等14个姓氏。由古至今,姓氏经历了几个爆炸式增长的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仅有古姓30个左右。至汉代,姓氏已达到130多个。随着后世的由氏改姓,至明代,姓氏已增至4600多个。1996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已载姓氏11969个。

其三,姓与氏的社会功能不同,姓平氏贵。姓是婚姻嫁娶的重要依据,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姻。三代之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贵族有姓有氏有名,平民往往有名无氏。平时平民称名不称氏,如庖丁、匠石、医和都是在职业后面加上名作为称号,其中“庖”是厨师、“匠”是木工、“医”是医生;而贵族称氏不称姓,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称孔丘而不称子丘。在这个时期,氏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人权力的大小、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封建制度建立后,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父辈氏号。秦汉之后,封建宗法制度逐渐没落,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普通老百姓也能称氏了。尤其是秦始皇实施郡县制后,更加速了姓氏合一,如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就叫嬴政。虽然人们平时并不敢直呼其“嬴政”“赵政”之名,但毕竟在姓名结构上,皇帝与百姓并无不同了。汉代以后,姓与氏由两个概念变为一个概念:姓即是氏,氏即是姓。

经过5000多年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姓氏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家族观念与血缘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目前,全国占姓氏总量不足5%的100个姓氏覆盖了85%以上的人口,其中李、王、张三大姓总人口达2.7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3个同姓人群。中国的姓氏状况已成为研究中国人口尤其是父亲遗传物质起源、分布、流动的重要途径。

(四)

泰山岱庙里的木绣球

伯益是嬴姓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

在《尚书》《国语》《史记》等古籍文献的记述和后世的传说中,伯益是个集驯兽高手、治水能人、农业专家、地理通才、政治谋士于一身的智慧达人。不同典籍对伯益的名字有不同写法与不同称谓,如伯翳、柏翳、后益、益、费侯、大费等。据说伯益之名的来历与东方部族的鸟崇拜有关。有分析说,“益”是“燕”的音转,益为燕,燕为益,即玄鸟,即凤鸟。古时文字数量不多,同音替代十分常见。伯益的那些不同名字可能均因音转而成。

相传伯益的父系为少昊,母系是颛顼。历来多认为少昊部族生活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汶泗流域。《说文》载,少昊嬴姓。对少昊嬴姓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少昊族以鸟为图腾,“燕”“嬴”音近,以鸟为姓;也有人认为少昊因居于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的嬴汶河滨而得名。伯益的母系祖先是颛顼的后裔女修。

《尚书》中的《舜典》《益稷》《大禹谟》对伯益事迹多有记载。伯益年轻时与大禹一起服务于舜。帝舜让伯益主管山川草泽。后来伯益又辅佐大禹。伯益从政50余年,做了许多大事、要事、好事。伯益擅长调训鸟兽。在远古时代,蓄养六畜事关生计,调训战马事关征战。他负责的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同时调训鸟兽的工作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不经专门训练和缺乏实际经验难以胜任。传说中伯益能听得懂鸟兽语言,可能就是对伯益深知鸟兽习性的夸张性描述。伯益的这种特长成为嬴族的传统技能,让伯益的后裔中产生了很多善训善驭的人。伯益改进了凿井技术,教老百姓种植水稻,被后人称为“井圣”。相传《山海经》为伯益所作。现在看来,作为一本在民间长期流传的经典,《山海经》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可以推断的是,伯益应当在《山海经》的成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记录、汇集、梳理作用。因懂得多、管得宽、干得好,伯益被舜封嬴邑,赐嬴姓,并得以与帝舜之姚姓家族结姻。

甲骨文中并无“嬴”字。最早的“嬴”字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康殷释“嬴”为黑蜂;有人释“嬴”为熊;也有人释“嬴”为蚌螺一类的水生动物,认为这类动物为嬴族先民提供了重要的肉食资源。对于舜为何赐伯益“嬴”姓,后人解读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因伯益居于嬴地而得赐,也有人认为是帝舜嘉许伯益而让伯益归宗其父系少昊。

伯益受封的嬴邑在今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一带。此地位于大汶河三大支流之一的嬴汶河畔,距“少昊之墟”曲阜120公里,位于《山海经》所描绘的“少昊之国”的范围内。现在城子县村的“嬴城遗址”有两重,外城东西长600米,宽400米,内城东西长各约200米。遗址城墙为土筑,约始建于商末,20世纪50年代废弃。

大禹即帝位后,伯益全力辅佐。大禹崩前,举荐伯益继承帝位。大禹三年之丧期间,伯益已成为事实上的部落联盟领袖。但最终伯益并未能继承帝位,继承帝位的是大禹的儿子启。对于其中原委,先秦典籍有不同记述。有人认为因启贤能而伯益让位于启,也有人认为大禹虽指定伯益但并未正式禅让,所谓谦让只是做个姿态,真实的传位过程应充满了血淋淋的杀戮与赤裸裸的争夺。在今天看来,远古时代的权力承继由“传贤制”向“传子制”的转变有其历史必然性。大禹之时,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逐步增加,阶层分化日益明显,这些均使得部落的权力内涵发生重大变化。一种十分可能的情况是,启承帝位的结果实际上来自于大禹生前的谋划、布局和铺垫。在大禹的精心安排下,启以自身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使伯益在权力斗争中日益被动并最终被杀。当然后来启也祭祀伯益,但这些似乎只是启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安抚政策。无论历史真相如何,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从夏启开始,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方式由“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五)

岱庙铜亭

秦人视伯益为祖先。但伯益生活在东方,秦人生活在西部,东方伯益的子孙如何变成了西方的秦人?

长期以来,对于秦人的来源,学术界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王国维、蒙文通等主张“西方说”,认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傅斯年、钱穆等主张“东方说”,认为秦人祖先或源自位于今济南市莱芜区的嬴城、或源自今山东费县、或源自今河南省范县。在很长时期内,两类观点难有定论。清华简的问世,让这一千古之谜有了清晰明确的答案:秦人是来自莱芜、曲阜一带的“商奄之民”。换言之,秦人的祖先是山东人。

2008年7月,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向母校捐赠了2388枚通过境外拍卖得来的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这批具有楚国文字风格的竹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因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所以这批连司马迁都没见过的竹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先秦古籍的面貌。清华简被称为汉代以来继孔子后人孔鲋“壁中书”、河南汲县古墓“汲冢书”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第3次惊世发现。专家们对竹简长短、编绳位置、字体间距、竹简内容等进行串联释说,找到至少63篇文献。这些文献内容关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清华简《系年》第三章明确地记述了西周初年秦国先人西迁的过程。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791年的国运可分为两个时期: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西周结束。随之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前半期,是诸侯争霸较劲的春秋时代;东周后半期,是诸国相互征伐的战国时代。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昭襄王所灭。

西周建立之初,其有效控制范围主要在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为中心的黄河中上游区域。周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的意见,分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的商王畿殷都地区,以利用他安抚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周武王灭商后不久病逝。因13岁的周成王尚小,故由周公旦摄政。“三监”中年龄最长的管叔认为,按兄终弟及惯例,自己应当摄政。管叔心怀不满,便联合“三监”和武庚叛乱。

嬴姓国族是商的拥趸。伯益的第13代孙蜚廉参与了“三监之乱”。叛乱失败后蜚廉从今河南逃到位于今山东泰安、曲阜、莱芜一带的嬴姓大国奄国。逃至奄国后,蜚廉鼓动奄国反周。周公旦亲率大军东征平叛。经过3年的艰苦拼杀,动乱终得平定,蜚廉及其子恶来被杀。平叛后周公旦把这些参与叛乱的“商奄之民”遣送到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这部分被强迁的“商奄之民”与先期西迁的嬴族人汇合在一起,成为后来秦国人的祖先。

(六)

嬴族作为“商奄之民”西迁只是嬴族长期以来不断西迁过程中的一部分。周公旦之所以把“商奄之民”遣送到甘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此前早有嬴族在西部生活。

嬴族的渐次西移主要发生在商周时期。依据有关资料,嬴族西迁主要有以下几个节点:

夏末商初,费昌入中原。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一部分伯益后人已迁入中原地区。在商汤讨伐夏桀的鸣条决战中,伯益的第7代孙费昌为商汤驾驭战车,立下战功。鸣条位于今山西省夏县之西。

商朝中期,中衍成诸侯。约公元前1400年前后,伯益的第7代孙孟戏、中衍兄弟为商太戊驾车。后来中衍成为商朝诸侯。约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046年间,伯益的第12代孙中潏及其儿子蜚廉为商王朝“在西戎,保西垂”。商晚期直接统治的西方边界在今山西太行山之西、黄河之东。

周朝初期,蜚廉逃商奄。清华简记述的“商奄之民”西迁,即发生在这一时期。

西周中期,非子封秦地。蜚廉被杀后,其后人分为两支,一支到了山西,另一支辗转到了陕西。伯益的第17代孙、蜚廉的玄孙造父在山西石县一带为周穆王驾驭战车。因参与平叛立功,造父被封于位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的赵城。造父一族从此为赵氏。至春秋末期,赵氏后人策划发动了三家分晋,建立了赵国。伯益的第19代孙、蜚廉的另一支后代非子,迁居陕西省陇县一带。一次周孝王(公元前897年—公元前886年)巡视养马情况,发现非子养马技术高超,便派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间的地方去主管养马。因非子尽职尽责,把马匹养得雄俊无比,周孝王便将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县城北的秦邑赐给非子,并让他再延续嬴姓祭祀。非子由此成为秦国的始封君。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此时的秦地,已约有二三万人。经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因伐戎有功被封为西陲大夫,并赐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永兴乡一带的西犬丘为其封地。到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列为诸侯,秦正式立国。在非子受封后的500多年里,秦人先后经过9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迁都,逐步从西部边陲迁至西周王室的故地,并最终定都于咸阳。至秦始皇,相传已是伯益的第46代孙。

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嬴族人不断西迁的轨迹大致为:从山东到河南,从河南到山西,从山西到陕西,从陕西到甘肃。这个迁徙的过程也可从地名的迁移得到印证。今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县、河南省商丘市的永城市、陕西省咸阳市的兴平市、甘肃省陇南市的礼县,从东至西,均有“犬丘”地名。“丘”本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居民筑房的台地,其名、实均与西部地区的“原”“坝”等不同。多地的“犬丘”地名应为由东至西渐次迁移所致。“秦”的名源亦或如此。非子的封地与后来的国号均称“秦”。“秦”的来源亦或泰山附近的地名相关。商末周初时,泰山以东临淄以南的淄水、汶水之间有“秦”地。《春秋》中所载的鲁地“秦亭”,在今泰山西南与山东省交界的河南省范县境内。唐朝诗人高适曾在诗中写到“汶上春帆渡,秦亭晚日愁”。按照古地名“名随族走”的命名规律,周孝王赐予非子的“秦”地,其命名应源于嬴族在山东故土的已有地名。

东晋道士张忠的修行之所

□李继生

于泰山修行的高道,在秦始皇时的安期生、汉武帝时的稷邱君及崔文子之后,就是晋之大道士张忠了。其字巨和,号野老,中山人(中山国在今河北正定东北),隐居于泰山岩洞,清虚服气,与僧朗为友,后被苻坚(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公元338年至385年,初为东海王,后杀苻生自立称大秦天王,任用王猛,压制不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夺取东晋益州,遣军远征西域。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征调90万军队攻晋,在肥水大败。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后被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征至长安,乞还余齿,归死岱宗,苻坚以车送之,未入关死,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安道先生”。

《晋书九四·隐逸传张忠》有详细记载: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晋惠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八王战乱相继。永兴元年,即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利用时机起兵离石,今属山西,国号为汉。晋怀帝永嘉四年,即公元310年,刘渊死,子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10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俘杀太尉王衍等。同年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3万余人),隐于泰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食芝饵石(舔食石钟乳),修道养之法:冬则緼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无琴书之适,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道虚无为宗其居,依崇岩幽谷,凿池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受业观形而退,立道坛于窟上,每旦朝拜之,食用瓦器,凿石为釜,左右居人馈之衣食,一无所受。好事少年,颇或问以水旱之祥,忠曰:“天不言而四时行焉,万物生焉,阴阳之事非穷山野叟所能知之其遣,诸外物皆类也。”年在期颐(百岁)而视听无恙,苻坚遣使征之,使者至,忠沐浴而起,谓弟子曰:“吾余年无几,不可以逆时主之意。”浴讫(洗完澡)就车及至长安。坚赐以冠衣,辞曰:“年朽发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觐,从之及见。”坚谓之曰:“先生考盘山林,研精道素,独善之美有余,兼济之功未也,故远屈先生将任齐尚父。”忠曰:“昔因丧乱避地泰山,与鸟兽为侣,以全朝夕之命,属尧舜之世,思一奉圣颜,年衰志谢,不堪展效尚父之况,非感窃拟。山栖之性情存岩岫,乞还余齿归岱宗。”坚以安车(相当于今之小轿车)送之,行达华山叹曰:“我东岳道士没于西岳,命也奈何!”行五十里及关而亡,使者驰驿白之,坚遣黄门郎韦华持节策吊,祀以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必三牲齐备)褒赐命服,谥曰“安道先生”。

初刻于明代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的《岱史》卷八《遗迹记》,也有晋张忠的简述,不再赘述。

既然张忠“隐于泰山常穴居”,教授弟子“以形不以言,弟子亦以窟居”,那么穴居之处在哪里?据《灵岩志》记载:“在寺东三里许,今犹为野老庄。”根据这一线索,我又查找泰山军事地图,果然在灵岩寺北山后,找到了东野老村和西野老村。于是,我从泰安城区出发,途经南麻套村、北麻套村、高尔乡,向西南,经齐子岭,下山坡后到东野老村,寻问村中老人,方知从西野老村开始了解最为方便。到西野老村后,经人介绍,我找到了当地的“秀才”郭庆禄。他十分热情,一边引路,一边介绍:先进入黄家峪大山谷,然后从北向南沿着杂草与灌木丛已遮掩的野径到了小口峪,接着是通天峪、大口峪,再从大口峪向南行。他指着半山腰一个黑乎乎的小洞口说:“那就是张忠洞,也叫迎仙洞,当年张忠与高僧朗公结交,都在此洞内修行过。后来朗公于泰山西北金舆谷的昆仑山中创立精舍,人称'朗公寺’。后又至山前讲学时,感动地岩石为之点头,即又创建了'灵岩寺’。”

清代人唐仲冕《岱览》卷二十七中写道:“琨瑞山在泰山东北四十五里,旧名金舆山。”《水经注》云:“苻秦时竺僧朗居之,因号朗公谷。”释慧皎《高僧传》云:“崑瑞山,峰岫高险,水石宏壮,谷中旧多虎灭,人多执杖结群而行,及朗立精舍于此,猛兽归伏,晨行夜往道俗无滞。奉高人(即今泰安人)至今犹呼金舆谷为朗公谷也。”

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爬到一米见方的洞口。稍微休息后,他又说:“这个洞有75米长,里边有天然形成的三道门,第一道门只能侧身而过,第二道门内有从洞顶渗出的滴水泉,可供人饮用;第三道门内较宽阔,为僧道人修炼之暗室。”进洞后,首先看到了一只罕见的倒挂白蝙蝠,里面即为郭庆所言。关于白蝙蝠,在岱麓王母池的东崖下有吕祖洞,古谓“发生洞”,又名“金母洞”,在唐代显庆六年,即公元661年的《岱岳观造像记碑》(亦称双束碑或鸳鸯碑)中的《任要等祭岳题名并诗》也言白蝙蝠:腊月中,与韦户曹游发生洞,徘徊之际,见双白蝙蝠一、二飞灵洞,时多异之,同为口号(即作诗之意),“山翠幂(章蜜,罩之意)灵洞,洞深玄想微。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但张忠洞中的白蝙蝠多已变成黑蝙蝠,而吕祖洞内的早已不见踪影了。

张忠在此洞久居后,又移至泰山东侧的麻塔河一带。《岱览》卷十八中写道:“药乡林场东三里为龙门山,双壁对峙,沟水流入麻塔河。东北为鹿町山,山阳有一洞,传为战国时黄伯阳隐此。”《刘氏类山》云:“仙源岭与鹿町山相望,中为津拱河。陡岸深凹,晋张忠所凿石釜也。”在这里,他利用常年流淌的溪水,发明了水冲石釜,可储物防腐。依此相比而论,张忠也应在黄伯阳洞内修行过。

(0)

相关推荐

  • 《峄山碑》原石已不在,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 ...

  • 秦始皇的出生地是赵国邯郸,那秦始皇的祖籍又是哪里呢?

    秦始皇的祖籍在哪里?是陕西?是山西?是河南?是山东?还是甘肃呢?河南为什么还有他的两个祖籍?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我们来探讨.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尊为祖龙.祖龙者,龙之祖也.他姓嬴氏赵 ...

  • 帝王有生杀予夺大权,可有件事他们不敢做,只有6位帝王做到了

    自夏朝开始,国家最高统治者,除少数傀儡外,大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有一件事,却让这些最有权势的帝王们至死都没有践行,成为他们的人生遗憾之一.究竟是什么事,让这些帝王不敢.不愿.不能践行?他们都是 ...

  • 秦始皇与泰山(上)

    □鹿锋 (一) 在泰山,秦始皇开创了许多第一:第一次举行今天能被证实的泰山封禅,第一次在泰山留下今仍可见的唯一秦代碑刻--秦泰山刻石,第一次在泰山极顶筑造被后人称为"无字碑"的石阙 ...

  • 秦始皇登泰山,中途遇雨险被冲下山,幸得一树相救,秦始皇:封官!

    秦始皇,这个在我心目中唯一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人物,不管是生前还是生后,都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神秘的故事,很难想象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才会让中国的历史发生改变.但就算是高高在上的他,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小 ...

  • 千古一帝之七:封禅泰山,除了祭天,秦始皇还想干什么?

    #秦始皇##我上头条#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改革,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与度量衡,这些开创性的措施,为 ...

  • 历代帝王与泰山(一)秦始皇封禅

    历代帝王与泰山 历代帝王为了宣扬其"受命于天",功德卓著,相继举行封禅或祭祀大典.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 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清乾隆 ...

  • 秦始皇的老家是泰山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当年就迫不及待的封禅泰山,举行了封泰山禅梁父的旷世大典,在岱顶竖立代表秦文化理念的石阙,设置专司泰山工程的泰山司空,立石以颂秦德.其后又多次东巡泰山周围.秦始皇为何不选定 ...

  • 揭秘秦始皇封禅为什么选泰山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出身于邯郸,算是河北人吧,其实他的老家不是河北.从他封禅选泰山可以看出其中的秘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当年就迫不及待的封禅泰山,举行了封泰山禅梁父的旷世大 ...

  • 秦始皇他们都封禅泰山,武则天为何偏要封禅嵩山?5大原因很现实

    中国封建王朝自秦始皇开始,几乎所有皇帝都是男的,但有个例外,那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名武曌,公元前624年生于长安,是唐朝功臣武士彟的次女.14岁入宫做唐太宗李世民的"才 ...

  • 风水常识:泰山石到底有什么作用?竟使得秦始皇多次前去巡视?

    泰山石 家中摆放过泰山石吗? ﹀ ﹀ ﹀ 辟 邪 挡 灾 很多听说过泰山石,知道它是镇宅的 跟风水沾边,在风水上用泰山石化解 确实是一个常用的办法,而且也非常有效. 有些人家里请了泰山石 上面写了几个 ...

  • 文物中的内蒙古 | 秦始皇万里长城“今安在”

    这里是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共同打造的"与历史对话". 本期节目 我们为大家讲述的,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的"文物中的内蒙古"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