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走出故乡的雨中行者
在赣南农家小憩
人走得越远,心却离故乡更近。梦里千回百转,故乡的云和风总在不停地召唤着浪迹天涯的游子。故乡,在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的归去来兮中积淀而发酵成乡愁。无论曾经出走多么的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一旦触碰故乡的草木山川人物,出生的血地就会激发起无尽的似水柔情,没有人会抗拒故乡独一无二的乡音和滋养一方土地的山泉。故乡的原风景是最美的风景,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会携带着故乡的精神胎记行走于天地之间。也许,我们从未走出。
在黄石博物馆
“雨中行者”陈春生教授就是一个一直在寻找原乡的人。从十七岁开始离开故乡,到异地求学工作,从农家少年到知名院校的博士,从普通教师到高校专家领导,从长江到赣江,他在追梦的路上不懈跋涉着。然而他笔下写得最多的文字是关于故乡罗田的,他无数次地回罗田游罗田赞罗田,他用脚步丈量罗田,他在典籍中搜寻罗田,他在记忆中复活罗田。倘若要找一个最能代言罗田的人,我会毫不犹豫推荐他。因为他知行合一,把故乡的原味融进了生命的血肉,因为他始终在故乡的山水间沉思和守望。
在湖北工程学院
“雨中行者”是陈教授新浪的网名,应该也是最能概括他生活态度的称号。所谓“行者”,乃佛教用语,是指出家而未经剃度的佛教徒。悟空是行者,武松也是行者,他们都有大本事大智慧,且爱憎分明,行侠仗义,说到做到。行者无疆,勇者不惧。而“雨中行者”,则增添了些许浪漫色彩和诗意,还预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事实也是如此,雨中行者就是陈教授,陈教授就是雨中行者。我从未后悔当年去湖北师范,去青山湖畔读书问学。因为在这里,我遇见了许多精神的引路人和有肝胆的同行者。正是在青山湖畔,我认识了雨中行者。虽然陈教授当年只给我们上过一次《经典名著导读》的课,而且是我接触较少的外国文学,但我已认定他是我的老师。老师当年声如洪钟,贯通中外,信手拈来的风采仍历历在目。雨中行者当年锐意革新,他倡导开设的“精彩一课”每每都是爆棚满座。遗憾的是,我后来没能成为他的研究生。
陪张炯先生考察
二00九年,我和陈教授在青山湖畔不辞而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无言是最深的敬重。同是这一年,我毕业独自南下,而雨中行者也改变了生命的轨迹,选择了后半生的“漂泊”,孤身前往赣州履新。这一年他四十六岁,却远没有孟郊四十六岁中举后“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离开亲人,有的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挑战,适应和思念。也就从此时,雨中行者的笔下频频出现了故乡罗田。我曾粗略统计,从二零一九年到二零一二年短短三年间,他就写了近五十篇关于罗田的文章,有的题目则明显含有思乡之意,如:《回家,是一个美好的字眼》(2011年3月22日)《故乡,那些消逝了的地名》(2012年6月18日)还有八篇《典籍中故乡》,关注故乡的历史和先贤。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行旅的话,那么我想,思乡或许是途中最好的慰藉,与故乡自言自语的交流也是最好的寄托。“青山隐隐水迢迢”,故乡啊故乡,那里可是尘嚣之外的精神庇护所啊!
和导师冯宪光教授在瑞金
珍重故人心,门前江水深。我们常用人杰地灵来形容土地的厚重与荣光。“人杰”和“地灵”是相互依存的,一块土地的神奇莫不因为一代代的“人杰”留下的文脉,潜移默化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而若失去祖先世代生息养育的土地,“人杰”将在哪里寄托怀抱呢?雨中行者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他以一个人文学者的眼光,凭借扎实的文献考释功夫和超逸传统的格局,思接远古,从故纸堆中探寻故乡文脉的密码,又与时俱进观照当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小城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查阅县志,实地考察,辨录口述,还多次进京或委托亲朋搜集资料,先后与人合作整理成了《晚近黄昏一片云——周锡恩传》《潘焕龙文集》,也对方志学家王葆心的事迹进行了公允再评价,《典籍中的故乡》更是对县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爬梳。我想许多人正和我一样,透过陈教授点石成金的讲述,才知我们曾生活的土地也孕育了大贤俊才。雨中行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赤子情怀,他用妙笔把故乡的纹理镌刻得饱满而秀美,说不说俺家乡好呢?正如他在《故乡处处是风景》中写道:“我热爱着自己的故乡,精神上无法摆脱对他的依恋,故乡的每一条小路,每一道田埂,每一口水塘,还有每一条小溪都和纯真的童年记忆联系在一起,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就像重新温习一下自己的成长历史,也是忘却尘世烦恼的一种最自然的方式。”的确如此,地与人通灵以后,人会怀抱故人心而深深迷恋那片山水,包括它的前世今生。
主持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讲座
雨中行者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人,这里是父亲和母亲的灵魂安放地,这里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坚守的家园,这里还有少年一起玩耍过的伙伴,他们都成了陈教授内心最深的眷念。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雨中行者没有沉醉城市的繁华而不知归路,他牢牢记着自己是大别山的子孙,罗田不仅是地理的故乡,也是精神的故乡。正如他的自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每年不回几次故乡罗田,不在老家外石源河边走一走,人就像掉了魂似的。是啊!一个人出生的血地怎么会说忘就忘的呢?父亲忍受着贫困的折磨,用自己并不宽大的树荫庇护着他,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最真实、细腻的爱;母亲像一面镜子照耀着他,以无私的爱和博大的胸怀让他知书明理。故乡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你的筋骨、相貌、气象等都会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地域的特有形态。初见雨中行者,魁梧雄壮,丝毫想不到他会是佼佼儒者。一见就是大别山的性格,坚毅,稳重,英气十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雨中行者写过故乡的四季,写过故乡的野菜,写过故乡的地名,他默默注视着山野河畔的草木荣枯,百看不厌,百写不烦,千言不尽,万语也不尽兴。久负故园期,永是故乡人。
寒冬腊月的石源河
“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又是一年春天,石源河畔的青草又返青了,陌上的柳条自在舒展,纵使物换星移,故乡都不曾落寞,纵使年深月久,你也走不出对故乡的思念,雨中行者如此,我也如此,你会是例外吗?
韩杰:生于八十年代,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平时教书,业余写字,喜欢游历,关心乡土,业余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