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主”的光绪皇帝,只可惜生错了时代

前言

大清朝自太祖努尔哈赤开始经过康熙、雍正、乾隆这些英主“披星戴月”、“日以继夜”的治理下,达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的顶峰,开创了一代盛世,成为后世子孙“礼顶膜拜”的对象,但是“由盛而衰”是一个自然现象,谁也改变不了。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自嘉庆一朝开始,国力更是一年不如一年,自道光一朝开始,鸦片战争更是敲响了大清朝的“丧钟”,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年年有,即使个别英主,想励精图治,改变大清朝的颓势,恢复昔日的荣光,但已是“杯水车薪”、“穷途末路”,只因生错了时代,辜负了这大好河山,只能自己悔恨终身,而光绪皇帝就是其中一人。

光绪皇帝画像

平淡的出生

光绪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原名爱新觉罗·载湉,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所以慈禧太后是光绪皇帝的亲姨妈。光绪皇帝在集中排行老二,他原本有一个哥哥叫爱新觉罗·载瀚,可惜两岁的时候夭折了,后来才有他的来世,而且是醇亲王的嫡子独子,虽然平淡出身,却深受父母的喜爱,成为了父母的掌中宝。

光绪皇帝相片

按照常规的看法,光绪皇帝这么平淡地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继承父亲的爵位,当一个贝子贝勒,毫无争议地过完自己的这一生。可惜上天还是要给他开个天大的玩笑,有时候天上的馅饼就会砸向你,这不光绪皇帝就等来了他人生中的馅饼。是福是祸可就得自己去承受了。

光绪皇帝画像

意外继承皇位

正当光绪皇帝尽情享受童年时光的时候,同治帝一命呜呼,同治皇帝一生没有留下子女, 并且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子,他去世后,咸丰帝一系也随之绝嗣。而国家不能一日无主,皇位该由谁来继承呢?所以在同治皇帝去世的两个时辰内,紫禁城召开了紧急会议,大家一起议定皇位继承人。

先是议定从皇族溥字辈选出入继给同治帝继承皇位,可惜大家都不同意,慈禧太后也不同意,最后选来选去,慈禧太后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继续自己的垂帘听政梦,所以在选择继承人的时侯,“力排众议”亲自选择醇亲王奕譞的次子,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新帝。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话音刚落,醇亲王奕譞一声哀嚎,大哭不止,瘫倒在地。要知道光绪皇帝和同治皇帝是堂兄弟,将光绪皇帝过继给同治皇帝为子,这是有背宗礼法的。更何况醇亲王就只有这么一个独子,而且皇宫这个大染缸就是一个虎狼之地,在慈禧太后手里也讨不着什么好处,无非也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已。

这一点醇亲王比谁都辛苦,所以他痛苦哀嚎反对,当朝亲贵纷纷伸手相搀,但谁也拉不动劝不动。但他无法改掉这个结局,只能默默地接受。就这样 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

当光绪皇帝第二天早上被接走的时候,醇亲王夫妻抱头痛哭,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光绪皇帝画像

两宫垂帘与中法战争

继位后的光绪皇帝,因为年纪还小,还是和同治皇帝继位一样,实行“两宫垂帘听政”,即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史称东太后与西太后。所以大清国的权利依然控制在太后的手里。此时的光绪皇帝主要任务是继续自己的学业,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导师“翁同龢”,结果成也“翁同龢”败也“翁同龢”。

光绪皇帝画像

正当光绪皇帝认真读书,争取早日学成归来的时候,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太后算是一览大权,成为了大清朝最有权力的人。于是他大胆地提拔重用“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景廉”等人,培植自己的势力。风风火火地开展“洋务运动”,这些人也没有辜负慈禧太后的厚望,在各自的领地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还有那么一点味道。

光绪九年五月,法国军队进攻越南河内的纸桥,挑起中法战争,在李鸿章北洋水师的阻挡下,中法战争结束,结果是谁都没有讨着好,法国还是灰溜溜的回去了。这样大清国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下让慈禧太后看到了洋务强国的希望。

光绪皇帝朝服像

亲政风波

随着中法战争的结束,此时的光绪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鬼子六恭亲王联合大臣上书请求慈禧太后让光绪皇帝亲政,可惜惹恼了慈禧太后,竟然将恭亲王逐出朝局,由醇亲王光绪皇帝的父亲接替,史称"甲申易枢"。

毫无悬念,慈禧太后这一安排,既是给了醇亲王的面子,又有了心腹。慈禧太后不愿意放权,醇亲王心知肚明,于是上奏光绪皇帝还年轻,大婚后在谈亲政的事情。就这样慈禧太后再次将大清朝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颇有治国之方的恭亲王却只能在家闲赋。所以注定了大清朝的灭亡,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慈禧太后画像

光绪皇帝终于等到了大婚的时候,但是在选择皇后的事情上,光绪皇帝很是不爽,自己喜欢的是珍妃,想要立她为皇后,可惜慈禧太后不允许,一定要娶自己的侄女为皇后,而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连他自己的主都作不了,又怎么作他人的主呢?

不得已娶了慈禧的侄女为皇后,大婚还是很隆重的,但光绪皇帝洞房花烛夜却是在珍妃的屋里度过的,由此便得罪了皇后和太后,为珍妃的结局埋下了导火索。

慈禧太后照片

光绪皇帝大婚后,慈禧太后还是按照祖宗礼法,搬到了颐和园“颐养天年”,但是却留下了“训政”的方略。实际上这也是另一种的垂帘听政,国家的大小事宜还是必须得到慈禧太后的准予才能实施,实际的权利还是在慈禧太后的手里。

光绪皇帝画像

中日甲午海战与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年,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增兵朝鲜,蓄意挑起中日战争。然而朝中竟然形成了两派,一是主战派,一是主和派。两派各自有各自的理由,这就让慈禧太后头痛了,是战是和举棋不定。正当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高升号事件”爆发,日本蓄意攻击高升号轮船,悍然挑起丰岛海战。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此次事件完全激起了国人的对战决心,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毅然的决定开战。光绪二十年七月,朝廷颁发与日本开战的诏书,对日宣战。而此时的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便派上了用场,但是由于光绪皇帝提拔自己的老师翁同龢入军机处,掌管大清国军事以来,因为与李鸿章有些过节,所以处处给与小鞋穿,从没有拨一笔款给北洋水师,因为缺乏军费,所以此时的北洋水师已经不是当年的风光了,这完全是拿国防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光绪皇帝这就用错了人。

所以李鸿章训练的北洋水师因为经费原因,设备老旧,连购买炮弹的钱,都被挪用给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所以中日海战注定了大清朝的失败。牙山战役失利、平壤海战失利、鸭绿江江防之战失利,日本乘势发起辽东战役,连陷九连、凤凰诸城。大连、旅顺相继失守。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中日甲午海战宣布大清朝的战败,作为战败国,就必须赔款割地作为代价。于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便出现了。马关条约的签订,完全激发了全国的爱国热情,以康有为为首的士大夫联合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割地赔款,痛沉了大清朝的弊端,请求光绪皇帝改革强国。这就是史称的“公车上书”。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八国联军侵华与戊戌变法

自从甲午战争结束后,世界列强似乎看到了甜头,纷纷效仿日本想分一杯羹,于是八国联军侵华便到来,而此时的八旗军队再也不是当初的军队了,都养了些“遛鸟”、“玩葫芦”的废物。面对气势汹汹的八国联军,八旗军队不战而逃,最终攻占天津,进逼北京。

此时的慈禧太后害怕极了,于是携带光绪皇帝西逃,就怕被活捉。荒唐至极估计是慈禧太后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于是一大队人马在八国联军没有到来的时候,马不停蹄的西逃,在逃跑的时候,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的珍妃扔进水井活活溺亡。

光绪皇帝画像

最终慈禧太后跑到了西安,算是躲过了一劫。但是皇宫却成为了烟火之地,八国联军四处烧杀抢掠,最苦的就是人民,遭受兵刀之祸。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白八国联军的大火烧毁,这可是大清朝几代人的辉煌就付诸东流。

最后在一阵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下,慈禧太后终于回到了紫禁城,此时的光绪皇帝经历西逃之后,顿感国家的存亡之道,于是开始自己的变法之路。而此时的一众大臣也支持自己,特别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留洋大臣最为活跃,所以他似乎看到自己的光辉到来,看到大清国光辉的到来,于是紧急召见康有为等人商量改革的对策。

光绪皇帝画像

然而改革总会波及一些人的利益,特别是封建势力,于是就会有人出来反对,而最后也需要慈禧太后拍板才行,而改革首先就是要归政与光绪皇帝,这一点慈禧太后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于是就有了“戊戌政变”的发生。

谭嗣同等人联系了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将慈禧太后软禁,让光绪皇帝亲政推行改革。袁世凯表面答应,最后反水,使得戊戌政变失败。失败换来的是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的结局。

政变当晚,慈禧太后从颐和园重返紫禁城,全面逮捕维新派人士。而光绪皇帝也得为政变失败付出代价,便是被慈禧太后软禁于瀛台。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离奇去世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光绪皇帝时常大声呼吁:“我有意振兴中国,但我不能作主,不能如我的志。"

光绪三十四年郁郁寡欢的光绪帝病重,而此时的慈禧太后也病重,然而慈禧太后却早早地将“溥仪”接到宫中由皇后代养。似乎在计划这大清国的未来,也计划这光绪皇帝没有未来。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光绪皇帝载湉身故,终年38岁,庙号德宗。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没过多久,慈禧太后也病亡。

电视剧中的光绪皇帝

结语

经过现代医学从光绪皇帝陵寝中提取的骸骨的鉴定,确定为砒霜中毒而亡。所以看得出慈禧太后心死多么的狠毒。要是能给光绪皇帝一片天,也许他就能成为一代英主,历史也会因此改写,清朝的灭亡也许就不会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