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龙:是什么让中文失去灵魂?——动词中心句法思维的泛化
新闻学院17级小卫同学来信:
您在课堂上提到,汉语具有流动性。我认为,这种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汉语的句式结构上。汉语结构可以不断流动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这一点古汉语似乎比现代汉语表现得更好一些——现代汉语因为受了西方语言学的影响,加上为了更加便于使用,其句式结构好像越来越固定。而且现在学校教育之中似乎也有意进行汉语句式的固定化。那么请问您怎么看上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您认为古汉语的句式在今天有没有保留的必要呢?
小卫同学提到课堂上讲的“汉语的流动性”,指的是汉语句子以句读段为单位的流动铺排。这样的“流动”按照时间和事理的顺序,其目的是实现句子的特定表达功能,即叙述一件事,或评论一个话题,或说明两件事的关系等等。这样的“流动性”,不是古代汉语才有的,而是延续在现代汉语中的优良传统。我们从许多当代文学作品的语言中,都可以看到语言结构的“流动性”。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不同之处,是欧化文蔚然成风。而欧化文的溯源,指向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是为了文化变革、思想变革而进行的语言变革运动。新的思想需要新的语言。但变革之后,文言文不用了,白话文还没有来得及普及,欧汉文先盛行起来。所以陈望道校长在上海倡导大众语运动,他办的杂志名字就叫《太白》。这里的“太”,表达的是对中国现代语文大众化、本土化的希冀。
白话文的发展,虽然离口语近了,但由于取消了文言文,加上语音中心主义对汉字特点的误解,白话文与中文传统渐行渐远,欧化对于白话则如影随形,愈演愈烈。以至于王力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语法理论》,把语法的欧化与生活的欧化同样看作当时不可遏止的潮流。但他很有见识地将“欧化的语法”与“中国现代的语法”断然分开,分章论述,以帮助人们辨别汉语语法的本来面目和欧化语法之歧异。
当时王力先生认为欧化语法只是知识阶层的一种“特殊语法”,而且“只出现于文章里”。这种“特殊语法决不能代表大众的语言”。那时时髦的《白话文法》一类的书把二者杂糅起来,在他看来“是一桩极不合理的事”。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将这样一些欧式句子入另册:
“梨花是不红的。”
“冬天是荒谬的坏”。
“人类生活的极峰还没有被达到。”
“在栏杆上,你在审美的领略。”
显然,这些欧化汉语还带着“婴儿”期的稚嫩。而在今天,欧化已经深入汉语的肌理,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惟以单个动词为中心组织句子。这一点在翻译中表现得最明显。
给同学们看一个翻译的句子:
“已经享受过良好的教育机会的人们应该在他们的行为语言上表现它。”
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直观”地检视它的英语“原型”,“闻”到它浓浓的翻译腔。但它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这样的意思中文究竟是怎么说的呢?这个根本的问题,在已经被欧化浸透的现代汉语语法学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困否所在。因为找到这个答案,须“拷问”中西语法的灵魂。
这个句子之所以如此累赘,是因为它的句法思维是以动词“表现”为核心的。这样的思维长处是逻辑关系露骨,便于在分析的时候“纲举目张”,但如果让这样的句法思维覆盖中文的一切,那中文就没有了灵魂。
今天,欧化语法已经不是一种特殊语法。它登堂入室,俨然成了汉语语法和语法学的主流,欧化文反过来迫使汉语语法学偏离汉语的特点,走欧化分析的捷径,二者之间形成了某种“互文”甚至“共谋”的关系。
当年就有语言学家说:最可怜的是语法学家,他们连哪位作家、翻译家也得罪不起。他们的规律就剩下“这也行,那也可以”了。汉语语法学就是这样“节节败退”,最后失去了本土性的。
欧化文之所以能侵入汉语,除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外,与汉语本身的特点不无联系。
汉语的语词意蕴丰富有余,配合制约不足。一个个语词就像一个个基本粒子,可以随意碰撞,随心“意合”,不搞形式主义。用西方语法的眼光来看,汉语的句法控制能力极弱。只要语义条件充分,句法就会让步。这使得汉语的表达言简意赅、韵律生动,有可能更多地从语言艺术角度考虑如何表达。同时,这也使汉语语法具有极大的弹性,能够容忍对语义内容作不合理的句法编码。这就为欧化语法长驱直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到小卫同学的问题——“古汉语的句式在今天有没有保留的必要呢?”
文言文是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各种可能性的语言,这使得文言文的表达辞约义丰,时时处在一种创新组义的状态中。
文言文又是一种注重节律,讲究文气的语言,这使得文言文的表达骈散自如,辞气流畅。
中文表达的精髓在文言文中。离开了文言文,现代汉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蕴浅白,结构繁冗,音韵乏味。
汉语欧化的现代拯救就在重新认识中西语言的文化差异,深刻认识到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而非与文化无关的符号和工具。由此重新理解和继承中国语文的文化哲学和思维格局,并为这一传统注入现代化的新的生命。
具体到上面那个欧化句子:“已经享受过良好的教育机会的人们应该在他们的行为语言上表现它。”中文究竟该怎么表达这样的意思呢?——
一个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应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