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司马光的传奇人生(三):编写通鉴,鞠躬尽瘁
导语: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作为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通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在这部书中,司马光阐述了他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和帝王的看法,《资治通鉴》于叙事之后皆有附论,共186篇。其中"臣光曰"有102篇,其余84篇是各家评论,以篇数看来,《唐纪》所占篇幅最多,其次为《汉纪》。
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积贫积弱,局势不稳。
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
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
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
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人,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
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为突出,也最具代表性。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不仅讲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而且还细致地分析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整个国家的状况,不但记事而且写人。
另外,司马光还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属于自己的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和看法,大胆的总结了统治者统治过程中的一些历史教训和经验。
其次,《资治通鉴》的文字表达、事件情节描写都采用了独特的手法,给后人写作具有借鉴意义。
《资治通鉴》里面详细地写了很多故事,记述事件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堪称经典。
如在《玄武之变》一文中写道:"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文章只是用几个简单的词语连接在一起就说明了一件精彩的事件,十分精辟。
另外,《资治通鉴》最大的价值应当体现在他的"鉴"字上面,书中云:"前事不忘明是非得失,以史为鉴知盛衰兴替。"本书的特色也显现于此。
就如书中很多的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围魏救赵、鸿门赴宴、房谋杜断、闻鸡起舞、安史之乱等等,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对历史有鉴证作用,即"前世之事,后事之师也。"为历史积累经验,为后人开辟明镜。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宋高宗赵构说:"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
南宋学者王应麟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清代编篡的《四库全书总目》对《资治通鉴》一书评语是:"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
清代民初的思想家梁启超说:"《资治通鉴》简繁得宜,很有分寸,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
虽然一直在洛阳埋头读书,但是司马光仍然心系朝廷,对于新法带来的种种弊端他也是亲眼所见,在《道傍田家》诗中,司马光描写了当时的农家之苦。
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翁携鎌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静夜偷舂辟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筋疲力弊不入腹,示议县官租税足。——《道傍田家》
新法实施不久,司马光无法自抑,给王安石写了一封长信《与王介甫书》,主张有些祖宗之法是不可变的,对新法带来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个方面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王安石看后,回了一封著名的短信《答司马谏议书》,针锋相对。
至此,两人的政治分歧转化为公开的论争,乃至攻击。
苏轼曾在《司马温公行状》中对司马光反对变法及其远见作了简要的记载:"公上疏,逆陈其利害,曰:"后当如是。"行之十余年,无一不如公言者。"
司马光痛批王安石变法的弊端,最终在十年后一一应验。
熙宁七年,天下大旱,蝗灾肆虐,神宗无奈之下向全国"诏求直言"。
司马光于心不忍,自食"绝口不复论事"的誓言,公开提议罢黜青苗法、保甲法等六条新法。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资治通鉴》成书,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不久之后,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临政
此时的司马光已是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的四朝元老,颇具威望,被太皇太后招至朝廷主国政。
于是,上书奏事的人数以千计,都拭目以待,盼望革新政治。
时光斗转星移,命运似乎和司马光开了一个玩笑。
司马光在政坛上无法阻止王安石的变法,一心归隐洛阳,研究史学编著,谁又能想到他在六十八岁之时还能重新回到朝廷,担任宋朝宰相。
司马光重新回到朝廷,浏览了王安石具体的变法措施,他从中找到了变法的不足之处。
而朝廷上就有人以怀疑的目光,等着看司马光如何收拾变法的烂摊子,以"三年之内不能改变先皇的政策"为理由,有意为难司马光。
司马光便上书直言:先帝推崇,制定的良策,历代百世也不能改变,而王安石等人实施的变法已经成为天下的祸害。
晚年的司马光已是疾病缠身,可是为了废除新法,他只能强忍着病痛,为了完成宋神宗的遗愿,司马光更是废寝忘食。
在废除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同时,司马光也感受到了身体的疲乏和无力。
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注入到《资治通鉴》这本厚重的历史中,尽管后来官居丞相,可谁也禁不住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
司马光对于朝廷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带病处理各种事务,不分昼夜地工作。
司马光去世后,太皇太后和哲宗亲自去吊唁,追赠司马光为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去世之前,已自感来日无多,他预留下丧事不可奢华的遗嘱。
他死后,殓入早备好的薄棺,遗体仅盖一旧布被,随葬的只是一篇专门颂扬节俭的文章《布衾铭》。
前来吊唁的太皇太后、皇帝和大臣看到府中萧然,满屋图书,床上铺一领旧竹席,都感慨不已。
朝廷送来2000两丧葬银,其子遵父遗命全部退回,此种情景在盛行厚葬陋习的封建社会可谓罕见。
如今,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上,司马光的墓园已经在那里矗立了数百年。墓园十分简陋,一通石碑,几缕枯草,让人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一代大儒司马光的墓地。
在司马温公祠前,还有一座高约十米的杏花碑亭,司马光去世后,宋神宗命侍读学士苏轼撰写碑文,并亲自题写了"忠清粹德之碑"六字碑额。
元佑三年,在司马光的墓前竖起了一幢巨大的神道碑,并盖了一座碑楼
这是一块堪称国宝的碑刻,也是司马温公祠内最具价值的一块碑刻,该碑"文既宏肆,琳琅甚音,书法端谨,大存唐晋遗法,文忠第一妙迹也。"
而这些,既是帝王对人臣的奖掖,也是对司马光一生的肯定。
近千年过去了,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可以安心地驾鹤西去,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却一直没能盖棺论定,有关司马光的政治地位还将争论下去,但司马光的人格品行毋庸置疑。
千百年来,司马光之所以被人们所敬仰,除了因为他编著了鸿篇巨著《资治通鉴》外,更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那么,司马光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能授予"文正"这一最为嘉美的谥号呢?
参考资料:《宋史》、《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