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浅谈
关于猪苓的卖相,
按照我们对“食品”的审美标准,
希望左边占比越多越好,
当然这样价格也越高。
但是猪苓是“药品”呀,
药品的含量,
喜欢分布在各种奇奇怪怪的犄角旮旯。
比如黄芪的皮,何首乌的皮,浙贝母的芯芽。
含量都远远高于中间的肉。
我们测每一批混合猪苓的麦角甾醇,
但有没有分开三者来测过呢?
如果含量分布在卖相不好的边皮和花片中,
以含量多少定质量,
是不是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降低”质量标准,
购买边皮和花片,然后降低成本呢?
如果我们知道麦角甾醇,
主要存在于猪苓的什么部位,
那我们还可以从古代“药象学说”的思路,
分析该含量标志物是否对应他的药效?
进而分析怎么用,更合理?
找到一些混合检测的数据,都能符合药典,
但具体的含量分布规律,就交给读者去研究啦,
要行业一起进步。
就像前面写的“低头拉车,抬头看路”呼吁的一样。
我先收集一下文献中,关于猪苓的认识。
【基源】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检查】
水分不得过14.0%。
总灰分不得过12.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
【含量】
原药材含麦角甾醇不得少于0.07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检查】
水分不得过13.0%。
总灰分不得过10.0%。
【含量】
含麦角甾醇不得少于0.050%。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神农本草经》中,即将猪苓列为中品,主痎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
《药性论》问世,补充猪苓,臣,微热,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的主治内容。
此间,猪苓药性由《本草经》性平改为微热,在利水渗湿之外,尚有治疗外感热病的多种功用。
金元以来,猪苓功用有所增益,逐渐向利水渗湿倾斜和细化,同时注意在与茯苓的比较中阐明其用。
《药类法象》指出:猪苓大燥除湿,比诸淡渗药大燥。
《主治秘诀》认为其用与茯苓同,去心中懊憹。
《本草纲目》称其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具体说来,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胎肿,小便不利,皆湿邪为患之疾。
《本草分经》则有升而能降,利湿行水,与茯苓同而泄更甚。利窍,发汗,解湿热的功能概括。
历代本草均未直接论及猪苓的补益作用。
但《本草纲目》:猪苓入补药不如茯苓,可知并未否认猪苓有补益之功。
古代含猪苓复方仍有19首用于多种虚损,提示猪苓或有补虚强壮作用。
《中国药典》对此不予收录。
《药性论》以其解伤寒、温疫、大热,与《本经》所论相合。
古代含猪苓复方治疗伤寒23首,用于热病19首,治疗疮毒16首,提示猪苓或有清热解毒功能。
《中国药典》未予记载。
在历代本草学中,猪苓利水渗湿,侧重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和淋涩,但古代含猪苓复方除治疗这些病症外。
还用于谷疸、诸疸、阴黄、三十六黄、伤寒发黄等黄疸类疾病,提示猪苓或有利湿退黄的功能。
《神农本草经疏》注云:其主痎疟者,疟必由暑,暑必兼湿,淡以利窍,引暑湿之气以小便出,所以分消之也。
古代含猪苓复方治疗各种疟疾15首,说明古代本草、方剂所论基本吻合。
《中国药典》未收录猪苓截疟功能。
《药性论》称猪苓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
《本草纲目》认为能开腠理,古代含猪苓复方将其用于伤寒等,共同提示猪苓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尚有发汗解表、疏散热邪之能。
《中国药典》未予收录。
猪苓多糖可增强膀胱癌大鼠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水平,从而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猪苓多糖和猪苓多糖锌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随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
猪苓发酵液对细菌有抑菌活性,猪苓发酵液中存在抗生素类物质,但稳定性差。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猪苓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 姜开运 梁茂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沈阳 11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