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为中华续文明——《论语》悟读【45】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语》第三篇第五章:
【原文】
子曰:“夷狄(夷狄:古代中原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之有君,不如诸夏(古代中原华夏族的自称)之亡(通“无”)也。”
【译文】
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悟读】
“夷狄”,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以地域来划分,谓之不开化,不知书达礼;一种认为是文化落后之区。孔子的思想以文化为中心,凡是没有文化的,统称夷狄。
“诸夏”,也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代中原华夏族的自称;二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亡”,也有多种解释,一种认为通“无”,一种认为是轻视之意,还有一种认为是灭亡之意。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的解读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还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代表多数人的理解,如戴望言:夷狄无礼义,虽有君不及中国之无君,明不当弃夏即夷也。
朱熹的《论语集注》中引用程子的注“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意思就是说连夷狄都有君王,诸夏之地反而由于礼崩乐坏,无上下之分,尊卑之别。
本章孔子主要阐述了“礼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他的思想中,“礼乐”代表的是文化制度,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典章制度。在他看来,“夷狄”之族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人,不懂得礼仪。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很难长久生存的,更不值得赞许。
有人据本章内容批评孔子有强烈的“夷夏观”,以至中华民族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
应该说本章孔子是以夷狄和华夏作以对比,重点还是强调“礼乐”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一个不讲“礼”的国家和社会,是无法正常运转的。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屹立不倒,个中原因值得深究。但是,绝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文化以及文明的传承,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没有共同道德规范、文化心理和民族信念,一个民族是很难真正强大的。
志士不愁生短暂,壮意留与待来人。
文化和文明传承的重要,毋庸置疑。且为中华续文明,应该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共同重要和艰难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