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二人台
1949年10月1日,商都人民和全国各族儿女一样,庆贺着祖国的生日。在商都县城,有八家高跷队同场竞技,还有商都老艺人何官印和游占魁领班唱二人台,整整热闹了三天,使二人台艺术焕发了青春。
1949年冬天,县城的一些二人台艺人组织起一个二人台演出班子,不仅在商都县城内演出,还到张家口唱了三天,深受百姓的欢迎。同时,这个二人台班子还第一次吸收了女演员,为二人台艺术今后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
高乐美拍的现代戏《老会计》和《探三姑》在1957年正月全县文艺会演中,与东路卜子剧团双双获得好评。会演结束后,县里安排这两个剧团到商都北半部和化德公演了三个月,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
1957年,是二人台在商都的重要发展期。这一年正月,商都县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艺会演,这是一次全面展示二人台艺术的文艺大会,在全县范围内产生了很大轰动。会演结束后,县文化馆举办了为期10天、有近200名文艺骨干参加的二人台培训班,共传授二人台曲调20支、基本动作15套,以及扇子功、霸王鞭等技巧,还推出了示范剧《探病》、《挂红灯》等,有力促进了二人台艺术的规范发展。
1958年,商都县国营二人台演出团体——工农歌舞团应运而生。后剧团改为艺校,除排练优秀二人台传统剧目外,还推出了古装戏,在一年时间里走遍了全县各个大队,受到群众普遍好评。当时,屯垦队、西井子、十八顷、大黑沙土等公社都成立了业余剧团,为活跃当地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6年以后,二人台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大南坊子公社剧团代表商都县赴盟参加会演,以一出二人台《爷俩喜看机井群》(李魁编剧,高乐美作曲)为商都争得了荣誉。
1980年,县文化馆筹备成立了县级业余二人台剧团。1983年,剧团坚持“农忙回家种地、农闲集中起来演戏”的方针,经常深入农村巡回演出,为商都巩固、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二人台艺术骨干,整理、发掘了不少二人台传统剧目和古装大戏。
1984年后,全县在大办农村文化站中,一批个体文化户蓬勃兴起,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西井子的“兰家”(兰殿彪)剧团、十八顷的郭有山剧团、磨石山的“利民”剧团(徐发创办)、玻璃忽镜的麻桂芝剧团、喇嘛勿拉的于四剧团等。期间,南文述和高乐美于1991年组建了“洪乐演出队”,坚持5年多时间深入基层宣传、服务党的方针政策,为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做出了贡献。
本文根据高乐美口述及文字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