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研究的哲学语法

在今天很流行的所谓“文化研究”一般被默认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既有社会科学成分,又有人文知识成分,但其中似乎比较突出其文学批评、历史和人类学和社会学背景。不过,无论是文学批评的,还是历史的,或者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模式,都有着作为它们的“深层语法”的哲学语法。如果没有充分理解这些哲学语法,就有可能不清楚那些文化分析模式的合法性及其限度。在这里我们只能非常简单地讨论几种特别重要的文化研究模式的哲学语法。
1.人类学的模式
人类学试图描述“其它”文化,按照哲学的概念说,也就是描述其它的“生活形式”。这正是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所应该着重分析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哲学和人类学是不谋而合的。哲学要描述的是关于生活形式的抽象的和一般的问题,但与人类学所要描述的具体生活问题直接相关。生活形式总是表现为某种“游戏”,因此,每种文化总是个性化的。维特根斯坦的游戏分析方法论直接影响了日常语言学派,而日常语言学派的赖尔的“浓描”概念(ihtckdcesirintons)又成为格尔兹的“浓描”理论的资源。如果回到维特根斯坦的游戏分析中去,则能够清楚地理解“浓描”的底牌。维特根斯坦发现,在一个游戏中,一方面是规则在规定着行为,另一方面,行为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重新强化或修改规则,于是,规则既定义着行为,又被行为定义着,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游戏既是稳定的又是创造性的。因此,要完全彻底描述一个行为几乎不可能,因为要描述一个行为就不得不描述相关的所有规则,而要描述规则又不得不描述所有相关的行为,最后等于不得不去描述整个生活形式或者说整个游戏的全部操作。这是维特根斯坦式的怀疑论。
维特根斯坦,20世纪著名作家、哲学家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
赖尔提出的浓描属于维特根斯坦的游戏分析,但他已经冲淡了其中的怀疑论问题,而把对一个行为的浓描看作是深入其意义的一条道路,尽管他没有说“浓描”这一道路是否能够达到彻底的理解。格尔兹所发展的浓描方法就明显使之变成了一种积极的游戏分析,他不打算深入那些形而上学层次上的问题,而是满足于给定的情景(colltext),就是说,假如描述是足够浓密的,那么应该能够打捞到在给定情景中去理解一个行为、一种游戏或一种文化的必要细节。
理解浓描的关键在于,经验主义或行为主义的细节描述无论多么仔细都仍然是“浅描”,只有当描写出各种经验细节之间的意义关系所形成的某种意义解释系统才达到浓描。我们通常在理解一个行为时(比如说一个手势或一个暗号),总是已经知道了能够解释这个行为的意义分析系统,就是说,我们事先懂得这个游戏,所以能够读懂属于这个游戏的随便某个细节。但是当我们进人一个不懂的游戏,就不得不仅仅通过这个游戏的各种细节去发现或者重新建构出这个游戏的内在解释系统。于是浓描就是一种破译,是在一个游戏内部去破解这个游戏的意义系统。
在哲学上说,浓描方法等于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文知识的性质问题。对一个人文事实的描述为什么不同于对一个自然事实的描述?自然事实之间的关系(例如因果关系)并不是意义关系,一个自然事实并不是对另一个自然事实的意义解释,而只是其存在和变化的原因或者条件。而一个人文行为却是另一个行为的意义解释,这一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科学地”理解文化事实。要理解一个文化事实就不得不承认一种文化拥有自身的意义解释系统,并且,这个解释系统在解释这个文化时优越于任何外在于这个文化的解释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格尔兹要通过浓描去获得“地方知识”。
显然,只有当承认了一种文化自己的解释体系才有可能去认真地理解这种文化。文化的承认先于文化的理解。而且,“文化的承认”是比“政治的承认”更基本的承认,仅仅有政治的承认仍然不是彻底的承认。或者说,文化的承认才是最根本的政治承认。
2.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试图建立一种互相反思的方法论。当然这里已经假设了不同的文化总能够给对方提供重要的反思资源,这等于是假定了,多一种解释系统就能够对任何问题多一些理解,或者通俗地说(也就是不准确地说),我们假定了多一只眼睛就能够看得更清楚一些。这个假定或许不可能得到证明,但是,经验事实却往往对此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支持。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总是坚持认为“开放性”是好的。给定文化交通是有意义的,仍然存在着许多可疑的事情。艾柯似乎对文化交通的效率持有一种怀疑论态度(尽管艾柯有力地支持了跨文化对话),他相信人们对其它文化的兴趣在本质上是基于自己的文化兴趣,只不过是在他乡寻找自己。例如西方人早期对东方有一种兴趣是与寻找独角兽有关的,因此总是迫不及待地把在东方找到的不是独角兽的东西认为是独角兽。格尔兹相信通过浓描就能够进人地方知识以理解另一种文化,而艾柯似乎想问,人们是否有这样单纯的知识兴趣。不过艾柯的怀疑论只是一种犹豫态度,他显然愿意承认文化交通能够促进知识发展这一假设,所以他并不反对去发现某种真正有意义的跨文化方法论,假如能够有的话。
常见的跨文化研究用的是一种比较肤浅的方法,通常称作文化“比较”。比较的方法所以是比较肤浅的,首先因为它总是以某种预先的价值判断为前提。进行文化比较而避免预先的价值判断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没有预先的价值判断就甚至不知道要比较的是什么,尽管有时候预先的价值判断隐藏着而几乎不自觉。只有事先假定了比如“先进/落后”或者“高级对氏级”之类,然后才能够有目的地去发现证据,可是证据是廉价的,对于任何一种价值判断,证据比比皆是,没有哪一种价值判断会比其它的价值判断缺少“证据”,在无比丰富的生活中找到某些证据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样的比较虽然有趣可读,因为它总能写成关于文化间如何如何发生互相误会的有趣故事,一但这种研究缺乏理论意义;其次,比较方法的肤浅在于,即使“比较”能够产生关于他者文化以及自身文化的某些准确的知识,它也不可能引导出有积极意义的实践,因为仅仅说出“这个文化如此这般”,“那个文化如此那般”,只是提供了一个描述,而不能给出某个文化该“怎么办”的理由,即可以怎么怎么演变或应该如何如何保守的理由。
艾柯等人主张一种积极的跨文化交通,称作互动知识。可以这样认为,文化交通如果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么,他者文化必须能够成为一个创造性的源泉而导致自身文化的重新创作,就是说文化交通必须能够形成互相改写的实践的文化间性,而不仅仅是互相观察的文化间性。这一文化方法论至少可以有两个哲学理由:1)艾柯关于“百科全书派”理论的新理解。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个迷宫,所以不可能有彻底的知识,但是却需要有全面的知识,于是,关于一个事物的有效知识必须是各种知识所构成的“网状迷宫”式的知识体系,它是开放的,没有中心。而所谓“各种知识”在过去只意味着各种学科的知识,而在今天却必须把“各种文化”的各种知识考虑在内,否则仍然是非常片面的知识体系,于是,由多学科知识构成的网状迷宫模型就必须进一步发展成由多文化知识构成的网状迷宫模型;2)假定我们接受艾柯“新百科全书”方法论,给定对于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关于它的百科全书知识,那么,各种文化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艾柯理论仅仅指出了“开放的”网状路径,但还没有涉及文化和知识的交往合作方式,这就相当于开了交通道路,但没有建立贸易方式及其合法性论证。我们有理由假定,如果文化间性构成一个文化的公共空间,各种在场的文化就必定成为这个公共空间的必要部分,文化间的交往必须能够使各种文化在交往中受益,并且形成这个文化空间的共同问题,否则交往就是无意义的。根据我提出的syntext(综合文本)概念,文化间性必须表现为不同文化和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互惠改写,从而达到第一使各种参与互动的知识体系发生某些结构性的变化和问题的改变;并且第二合作地产生新的知识和创造新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处,文化交往就只不过是文化“观光”。或者进一步说,如果某种文化的某些理念是可以被普遍化的而因此成为世界通用的普遍理论,那么,别的文化的某些理念也可以被普遍化而成为世界通用的普遍理论,否则不可能形成得到普遍承认的普遍知识。“普遍性”本身也必须被普遍承认。双向的普遍化正是文化交往的合法性根据。
3.文化批判
文化批判是当代的文化问题政治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文化批判根源于社会批判。社会批判是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它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对古典等级社会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则是最典型的社会批判理论,它奠定了社会批判的基本模式,甚至开始了文化批判(后来的新马克思主义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新左派等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虽然有些新内容,但没有超越马克思的基本框架)。不过马克思的批判模式并非唯一的批判模式,只是特别典型和激烈。所谓的右派也有着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只是其批判模式有所不同。尼采哲学虽不严谨,却有力量,它是典型的文化批判,它试图指出现代社会在精神和价值上是多么堕落可耻。从尼采到后来的列奥·斯特劳斯,都指出了现代性的本质在于争取权利的斗争,其中有两个基本路径,一个是“新的反对旧的”或者说“进步的反对落后的”,这是现代性在时间方面的运动;另一个是“低的反对高的”或者“边缘的反对中心的”,即被压迫的人们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这是现代性在空间方面的运动。现代性的斗争运动表现在一个社会内部空间中或者说“本地”时,它就只是社会批判,而当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或者说“此处”和“他乡”之间时,就变成了文化批判。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在话语形式中进行的争取权利、谋求被承认、试图解放自己的斗争,简单地说,就是话语中的政治权力斗争。
也许可以说,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深层结构,或者是社会批判的升级版,是更加彻底的批判。在今天,社会批判的最基本手法仍然是马克思模式,它力图揭示由不公正的经济关系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并且试图证明不公正的社会同时就是反动的或落后的即妨害人类自由发展的社会。文化批判的基本手法之一是福柯模式,即主要是去揭示出某种知识/权力的运作结构,以及在这个运作结构背后的利益关系;另一个基本手法则是尼采模式,即反对价值堕落。
从理论上说,社会批判有着更完整的结构,它的优势在于,它有着明确的批判依据,即现代性的核心概念“进步”(尽管这一指标是非常可疑的,但它可以指向明确的实践后果)。凡是不够进步的,就被认为是必须被推翻的。马克思以非常明确的未来理想定义了进步,这一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比任何“资产阶级理论”更典型的现代化理论。社会批判的结构所以是完整的,是因为它不仅是批判理论,而且同时还是革命理论,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才能够完成批判,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原来被批判的世界,否则批判就只是一纸空文,所以马克思才有理由以“改造世界”去嘲笑“解释世界”。与此有些不同,文化批判虽然也是政治性的,但是却没有一个革命理论作为后续理论,这样就从“改造世界”退回到“解释世界”的层次上。虽然文化批判缺乏改造世界的雄心,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解释世界”的做法,它的解释就是去解构别人的解释,也许可以说,它虽然没有改造世界,却嘲笑了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批判或多或少是后现代的。无论如何,文化批判由于没有包含一个革命理论而终究缺乏力量,而且在理论上是不完整的。如果所能够说的终究不可以做,那么,嘲笑世界这件事情也会被嘲笑,后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后现代总是同时采取了自嘲风格。毛泽东可能自觉地意识到了文化批判理论同时必须是个文化革命理论,这样才能够像社会批判理论那样具有力量。不过毛泽东并没有完成文化革命理论的构思,没有深思熟虑的文化大革命,就像法国的“五月风暴”一样,不可能是成功的革命,但它们都留下了里程碑式的深刻问题。今天的文化批判不但没有超越那些文化革命的深刻问题,反而退化成为对世界的有节制的嘲笑,与被批判的世界同流合污而达成“双赢”。

文化存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

要理解文化问题的实质就需要理解文化的存在方式。经典的存在论讨论的是抽象的或一般的“存在”问题,原则上说适用于任何种类的事物,不过,经典存在论如果不与知识论配合地去讨论事物,就几乎没有意义,离开了知识论的存在论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一般存在论本身没有意义。海德格尔把存在论由一般存在论落实为人的存在论,这是意义重大的改革,因为只有通过人的存在境遇,存在才能够成为一个问题。接下来又会出现问题,人的存在经验所能够显示的存在问题仍然是非常单薄的,人是精神性的存在,可是存在经验并不足以显示人的精神性存在的问题。由于人的精神存在表现为文化存在,所以,从理论结构上说,人的存在论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表达为文化存在论问题。
文化的生存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广义的“经济学”问题。既然文化是精神的存在形式,那么,文化一方面“占有人”,即占有人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被人占有”,即它是人所拥有的资源。于是,文化具有两个基本存在性质:“可占有的”和“去占有的”。显然,人与某种文化事实的关系必定是:l)如果一种文化事实(如权力、权利或保密知识等)在存在论意义上是能够被独占的,而且,一旦被分享就会贬值甚至完全失去价值,那么,人们将试图独占它;2)如果一种文化事实(如语言、价值观、制度和时尚等)在存在论意义上没有可能被独占而不得不被分享,那么,人们将使用它去占有或支配他人的心灵。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不能独占而不得不被分享的文化事实天生是“侵略性的”或者说是扩张性的,它的存在意义甚至它的生存条件就在于扩张自身,或者说最大化自身。语言为例子,母语和说母语的人是给定互相占有着的,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语言的推广就是去占有他人的心灵,于是,在文化这一特殊的存在事实上,“被分享”并非“被送给别人”,相反,“被分享”就是去占有他人。凡是可分享的文化事实越被分享就权力越大,因为它占有的人就越多。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文化天生就是包含着权力因素的存在事实语言、思想、价值观和时尚等等虽然是公共性的,但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公共资源,它的一些性质甚至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资源的性质恰好相反。对于物质性的公共资源而言,由于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资源的使用都不能排除其他人对这种公共资源的使用,因此必定会导致所谓“公共资源的悲剧”,例如没有被干预和管理的公共渔场因为’`租金消散”很快就无鱼可捕。但是对于语言或思想这样的公共资源,它的性质恰好相反,一种语言/思想越是被公共地开采和使用,它的利用价值就越大,权力就越大,越被集体开采,它的储量就越多(解释者和批评者越多,它就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既然这种思想的权力变得越大,它就控制着更多的人的心灵和行为。假如一种思想成功地成为普遍思想,那么它就相当于精神垄断企业,它通过成为支配性的话语而控制一切心灵,结果人们就只剩下“嘴”是自己的,但“话”都是别人的。可以说,思想成为公共资源不但不是悲剧,反而是“公共资源的凯旋”。
一种文化越是成为普遍的和公共的资源,它就越成功。这种另类经济学的“公共资源的凯旋”至少表现为两种情况:l)文化依附体系。一种普遍化程度比较高的文化就获得更大的政治权力。在文化权力的诱导下,人们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于另一种文化就是媚俗在现代世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媚俗成为文化间性的一个主要形式是不足为奇的;2)“自动实现的预言”的历史。一种文化或知识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导,那么,它所预言的或者推销的“未来”就将通过被它所导向的集体行为而几乎必然成真,于是,历史就变成提前写成的了。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的终结”。

文化身份所认同的是什么?

没有一种文化就其本身而言需要什么身份,所谓文化身份纯属文化间性的产物。文化身份是文化间性导致文化成为一个问题的明显标志之一。各种文化在声称自身的身份时,它到底是事实陈述还是价值判断?
考虑一块石头,比如说一块最大最漂亮的钻石,当然有着区别于所有石头的性质,但是它没有必要有自我认同,它只不过“是什么什么样”就是了。人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什么样”,这表面上看同样是个关于存在论状况的表述,但是由于这个存在论表述已经同时是个反思性的描述,因此问题就复杂化了。给出一个人的基因编码,就足以描述他的“唯一性”,但是没有人会满足于把基因编码之类的准确描述看作是关于他“是什么什么样”的表述,比如说,基因编码表明某人智力平庸、体能低下等等,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样的身份界定。显然,自我认同只是采用了事实描述的形式—因为这样可以显得好像无可置疑,显得科学和公正—其实是伪装成客观陈述的主观表述,就是说,自我认同是个把自己理想化的表述,它已经由表达“是什么”的事实陈述暗中演变成表达“想是什么”或者“相信是什么”的价值预期,因此,自我认同是一个自诩的预制身份(自我认同在本质上都是自我表扬,但偶尔也会有情景性的自我贬低,比如说为了逃避承担责任或者为了减轻心理负担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辩护)。
自我认同语句是伪装成陈述语句的价值语句,这一点应该是普遍而明显的事实。表面上看,界定差异的语句是客观陈述:x区别于Y,因为X有如此这般的性质。当抽象地说到“x和Y有着关系’R,这似乎不会产生什么价值问题,但是当具体地代入为“自己(seir)和他者r有着关系’R’,就会出现价值问题。可以明确,自我认同是在“自己和他者的关系”格式中出现的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和权利所进行的价值论证或资格论证。或许这样一个关于自身认同的定义是合适的:给定他者的存在,自身认同是一种自私认同,它表现为对自身所有利益以及各种权利和权力的主观预期,而且这种主观预期总是表达为一个价值优越的文化资格论证。正如前面分析的,自身认同表面上采取的是“如其所是”的表达形式,但这其实不是兴趣所在,它实质上是“如其所求”并且,这个“如其所求”又同时在价值资格上被论证为“所求即应得”。满足这样一个结构的自身认同就是一种认真的自身认同,否则是不当真的。文化身份就是非常典型的作为资格论证的自身认同。
文化身份既然是资格论证,就当然在价值判断上不讲道理。在价值判断上不讲道理其实是合理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对自身的一种价值辩护,当然不能去为他者辩护。可是假如一种文化身份在概念上和事实上不讲道理,则又只能产生无效的身份。现在流行的一些作为文化身份的概念,例如“东方”、“亚洲价值”甚至“西方”等,就是无效的或者正在变得无效的身份概念。
“东方”是个伪概念,正如许多人都已经论述过的,“东方”是西方创作出来的一个虚假的文化存在,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和观念)”,所谓“东方主义”(神秘的、落后的、专制的和审美的),诸如此类,总之是按照西方的历史观(特别是“进步”和“现代”观念)以及知识论(特别是“理性”和“科学”观念)去定义出来的“东方”。可是东方并没有一致性,东方各种主要文化之间的差异决不小于东方与西方的差异,所以不存在“东方”这个事实,我们只能“听说”有东方,却“看不见”东方。东方这一身份既不是事实也不是东方各种文化想要的身份,所以既不符合事实判断也不符合价值判断,也就不是一个有效的身份。
和“东方”这个概念一样,“亚洲价值”概念也基本上不成立,因为并没有什么理由能够证明亚洲的几个大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更多的相同价值观,而与西方文化之间则有比较少的相同价值观。通常被主推的据说是“亚洲价值”的集体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东方主义虚构,尽管亚洲价值是被作为一种“正面的”价值来论证,但是关于亚洲价值的定位却仍然参考着西方所提供的描述框架。在亚洲原本的思想中,很难说有集体主义这一主张,它其实是因为西方主张个人主义而采取的故意对比,因此难免似是而非。集体主义总是以宗教、类似宗教的政治意识形态或者民族主义为条件的,可以看出,集体主义至少与中国这个最大的亚洲文化的精神并不非常吻合。相反,西方虽然有个人主义的一面,但同时又有集体主义的方面。集体主义与其说是亚洲的,还不如说是西方的某个方面,就是说,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个概念都是西方的。东方在根据西方概念框架去虚构各种东方价值时,这一在理论上多少自相矛盾的背景有时候就会使得诸如“亚洲价值”这类概念始终不清楚而且缺乏力量,即使把它说明确了,也不会有真正的特征性。亚洲价值之类的概念如果作为政治策略,那么是可以理解的,但假如作为理论概念,则是不合格的,并不足以作为挑战西方的他者价值。哈贝马斯在《论人权的合法世界哲学》一文中就专门有一部分批评了“亚洲价值”话语在学理上的缺点。毫无疑问,东方各种文化或者亚洲各种文化当然有着自己的伟大传统和独特的价值观,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价值观恐怕不能够按照西方的概念格式去定位,否则就总是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理论,却总是被表达成比较蹩脚的西方理论。
“西方”的概念也在发生严重的分化,这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尽管欧洲和美洲在基本观念上是同源的(当然是以欧洲为源,尽管欧洲也从美国那里学到一些观念),但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是欧洲文化的另一个版本,这个美国版本的西方文化越来越具有它自己独立的性质,与欧洲貌合神离,甚至逐渐发生文化冲突。美国所创造的现代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数量主义、标准化生活、消费主义、政治正确、艳俗格调、牛仔文化等等,以及经过美国过分强化了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商业至上精神、胜者通吃、帝国主义等等“一般的”西方观念,与欧洲的精致文化、精致生活和传统观念已经开始发生深刻的分歧。当然,西方仍然还是笼统的西方(相比之下,东方连这种笼统的身份都是虚假的),西方毕竟还有在宗教上的(上帝)和意识形态上的(人权)一致性,但在文化的各种细节方面则有比较大的分歧。这个经验现象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那些相对比较细碎的、比较次要的文化细节分歧是否最后会以“量变到质变”的方式导致一个文化共同体的解体?例如西方概念的解体?或者说,不同文化在基本原则上的冲突固然难以互相接受,在细节上的严重分歧是否其实也是难以互相容忍的?
也许最有理论意义的文化身份问题是“中国”。但是这个问题也最容易被表面化、浅薄化处理,即很容易在流行的文化解释范式中解释成一般的世界运动特别是世界的“现代化”运动的一个从属部分。诚然,中国义无返顾地追求着现代化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也毫无疑问地有着所谓东方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各种“东方主义”问题和困境,中国本地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和歪曲,西方对中国的歪曲甚至很可能超过对任何其他文化的歪曲,但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独特反应以及西方对中国的完全荒谬的歪曲正好说明了背后有着异常的原因。萨伊德以阿拉伯为分析对象所建立的东方主义研究模式尽管是富有启发性的,但无疑过于简单,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得多,如果去套用那种美国左派的研究模式恐怕不会有很大的意义,同样,套用美国右派思想也不会有什么意义。
那么,中国文化的境遇特殊在什么地方?关键在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不是一种对立性的关系,尽管中国文化非常非常地不同于西方,“非常不同”的东西之间不见得是对立的,很可能是互补性的。事实上中国欢迎了西方文化,以至于现在的中国是个相当西化的国家。而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那种紧张关系是由于它们都是宗教性的而且在根本上是原教旨主义的文化,都是一定要树立“他者”而后才产生出自己的意义的文化,也就是依赖着“异教徒”思维模式的文化,都是在“区分我他”模式中的文化。而中国文化的根本性质就在于是在“我/他”模式之外的另一种模式,强调的是兼收并蓄,融化他者,所以能够在今天形成中国的双重文化身份,即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双重文化身份,由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现代方案总是“中西结合”,这是唯一的众心选择又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没有人能够找到另一个更好的方案。尽管“中西结合”这个普遍方案经常被嘲笑,这个说法也可能确实有些俗气,但是它是唯一被选择的事实。这一点说明了如果学术藐视庸俗的事实就将会失去整个事实。表现在物质存在和社会存在中的观念必须被研究,因为社会生活最敏感,生活本身最有活力,生活中庸俗的、主流的、制度性的部分才最有力量,所以,历史反思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庸俗的普遍事实而不是某些希奇材料。
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主要的问题(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则是“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是“我/他”的对立关系(尽管我/他之间的某些矛盾总是存在的),而是“新/旧”之间的历史的嫁接问题。在现代中国,所谓“先进的”生活(其实仅仅是在技术上的先进)成了进口商品,如何去过别人的生活?如何去想别人的事情?如何变成别人?当然,最后是,如何把变成的别人再变成自己?这些就是中国在西化过程中的问题。由于中国文化强调的不是“我/他”对立,而是“新/旧”嫁接,于是所自然而然采取的方式就是把“西方”内化,把“他者”内化,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于是就有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以及各种中国特色的生活细节。这样一种中国现代经验事实上已经建立了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跨文化模式,这种以扩大自己的容量的“内化他者”模式从根本上不同于“守住自己”的文化批判模式,可以说,对东方主义的反抗仅仅是试图“把别人说的给说回去”,这虽然有益于纠正许多文化间的误读和误解,然而,误读另一种文化并不成为严重问题,除非是恶意的。真正重要的是通过内化他者而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当然,中国现代经验中也有许多失误,包括过分西化的问题,但其中这一内化他者的模式对于文化创新显然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其实也正是因为中国现代经验暗含着这样一种文化重构的模式,它所创作出来的新文化既不是中国传统的也不是西方的,它没有真的变成西方,而是利用了西方,所以才会让西方感到茫然。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具有了真正的开放性和前沿性,而西方文化正在变成封闭的和保守的。
本文节选自《世界哲学》2004年第3期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暨基地
(0)

相关推荐

  • 哲学怎样才是有用的

    并非所有问题都值得一想.尽管哲学的确思考一些"大问题",但值得一想的哲学问题首先是因为有用而不是因为"大".可以说,哲学问题是有用的问题中的大问题,仅此而已.因 ...

  • 独立思考完全是件好事吗?

    很多人喜欢强调独立思考.我觉得,绝大多数时候,独立思考是不太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什么叫独立思考?完全不借助别人的思考,只靠自己思考,叫独立思考. 这样,能思考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吗?如果借助了别人的 ...

  • 赵汀阳:渔樵与历史 |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 11-23 20:47 ✪ 赵汀阳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张文江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导读]近期,多地纷纷迎来今冬初雪.与雪天有关的诗歌创作中,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一 ...

  • 赵汀阳:为何中国人总想“得道”, 却又不愿超脱?| 文化纵横

    ✪ 张文江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导读]近期,多地纷纷迎来今冬初雪.与雪天有关的诗歌创作中,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塑造的遗世独立的"孤舟蓑笠翁"形象,对后世产生了 ...

  • 专访赵汀阳:世界图景中的中国思想

    作为一名高质量产出学术成果并为社会大量发声的学者,赵汀阳似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这两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以身处世外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质朴地以中国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给世界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认识 ...

  • 赵汀阳: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需要娱乐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 事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都市写作大概指的是小资读物.城市生活和梦想.励志图 ...

  • 世界丨赵汀阳: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历史.山水与渔樵 文 /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历史之道是超越的,历史却不是超越的. 兴亡盛衰.成败荣辱.恩义情仇,或平常,或曲折,或无聊,或悲壮,俗世之事是历史 ...

  • 试图绕过理性和逻辑的思想很难成为理论 | 赵汀阳

    作者赵汀阳 选自<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原载<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 思想本源既然是普遍的,就不会拒绝任何一种语言.每种语言都直达真实,因此都能看见普遍问题.但因其路径不同 ...

  • 学人书房之赵汀阳

    哲学家的书房 赵汀阳的书分为两处.在摆放着电脑桌的书房里,三面墙都是书柜,基本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客厅里有两处书柜,一处摆放着<莎士比亚全集>等图书,一处摆放着中华书局出版的< ...

  • 【学点哲学】学者赵汀阳总结的10句话,警醒世人,揭露时代弊病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学者赵汀阳总结的10句话, 警醒世人,揭露时代弊病     苏格拉底和孔子式的开放性对话,可以让我们回归哲学的伟大传统和对本质问题的追问.--题记 ...

  • 赵汀阳:时间的分叉

    一.博尔赫斯的花园 存在于<特隆百科全书>里的特隆世界以心理学作为唯一基础学科,而其他所有学科都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特隆人所理解的宇宙只是思想过程,因此宇宙的存在就只有时间性而没有空间性.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