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胜则肿
热胜则肿
“热胜则肿”这句话比较有说头。为什么呢?因为在同一篇“阴阳应象大论”里,就有“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条文。寒伤形则肿,热伤气则痛,很顺啊,没毛病!怎么这里又说“热胜则肿”呢?其实肿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五脏皆有令人肿,六气也都能令人肿,只是肿的具体表现不一样罢了。关于这点,张介宾在《类经》辨析得很清楚:
三月
16
“肿胀一证,观本篇之义,则五脏六腑无不有之。再考诸篇,如《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气有余则胀。《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本神篇》曰:脾气实则腹胀,泾溲不利。《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胀。此皆实胀也。《太阴阳明论》曰: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满闭塞。《经脉篇》曰:足太阴之别公孙,虚则鼓胀。此皆虚胀也。《师传篇》曰:胃中寒则腹胀。《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病。《风论》曰:胃风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此皆寒胀也。《阴阳别论》曰: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诊要经终论》曰:手少阴终者,腹胀闭。足太阴终者,腹胀闭。此心脾受伤之胀也。此外如《六元正纪》、《至真要》等论,有云太阴所至为重胕肿,及土郁之发,太阴之初气,太阴之胜复,皆湿胜之肿胀也。有曰水运之太过,有曰寒胜则浮,有曰太阳之司天,太阳之胜复,皆寒胜之肿胀也。有曰少阴之司天,少阴之胜复,少阳之司天,少阳之胜复,有曰热胜则肿,皆火胜之肿胀也。有曰厥阴之司天在泉,厥阴之复,有曰阳明之复,是皆木邪侮土及金气反胜之肿胀也。观此,则不惟五脏六腑,即五运六气,亦无不皆有是病。”(《类经·疾病类·五十六、脏腑诸胀》)
就六气致肿来说,以寒、湿、热三种最常引起肿胀。
因寒所致者,多为水饮之肿,由下而起,按之凹陷而不能起;
因湿所致者,肿势较广,皮肤绷亮,按之虽陷,移时即起;
因热所致者,多限于局部,色红,多痛,按之不陷。
这个只要咱们学过诊断学,都不难理解。难点在于,为什么热胜则肿?热胜则肿是不是只限于“丹毒痈肿”(《类经》)之类?
这就还得从热邪引起肿胀的病机说起。热为无形之邪,气为无形,所以“阴阳应象大论”说“热伤气”。但如果是热邪郁而不散呢?毕竟热邪也是一种邪气,其入人体,必然与正气相搏。如果阳气因之郁结,与热邪搏结难散,则不但反而助热化毒,更能壅塞气血,表现为局部的肿胀。
热邪搏结于何处,则肿胀起于何处。但总的来说,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所以易结于阳位。哪些阳位呢?在表为阳,在里为阴;在上为阳,在下为阴;四肢为阳,脏腑为阴。所以热胜之肿,多见于肌表、头目咽喉和四肢。
如果是热邪和阳气结于肌表,壅塞气血,则易化腐成脓,而为“丹毒痈肿”之类。这也是历代注家最为重视者。比如张介宾即注曰:“疮疡痈肿,火之病也。”(《类经》)
高士栻的《直解》则说“火气为热,热胜则经脉为之痈肿矣。”之所以如此,也与《内经》自身有关,在著名的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的说法。而这里的“胕肿”,指的就是痈肿一类的疾病。
如果热邪和阳气结于上,则表现为头目咽喉的红肿热痛。比如大头瘟、疫喉痧等皆属此类。即然是火热郁结,那按《内经》五郁理论,就应当 “火郁发之”。况且,“其在上者,因而越之”,所以东垣治大头瘟,用清热升散之法。著名的普济消毒饮就是基于这个治法来的,治疗时行大头瘟,活人无数。但其实不光是大头瘟,只是病发于上的火热郁结,都可以基于“清热发散”这个思路来治疗。李东桓的弟子罗天益就曾经治过一个这样的病人:
中书左丞姚公茂,年六十七,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再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恶寒,足尤甚,由是以床炕相接,身半以上卧于床,身半之下卧于炕,饮食减少,精神困弱,脉得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热在头身宜砭刺之,取其易散故也。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顷时肿痛消散。又于气海穴中,大艾炷灸百壮,乃助下焦阳虚,退其阴寒,次于三里二穴中,各灸三七壮,治足冷,亦引导热气下行故也。遂处方云:热者寒之。然病有高下,治有远近,无越度其制度,君以黄芩黄连,苦寒酒炒,亦为因用以泻其上热,桔梗甘草辛甘温上升,佐诸苦药以治其热,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发散上热以为臣,连翘苦辛平,以散结消肿,当归身辛温和血止痛,大黄苦寒,酒煨,引苦性上行至巅,驱热而下,以为使也,投剂之后,肿痛全减,大便利,再服减大黄,慎言语,节饮食,不旬日良愈。(《奇效良方》)
这是一个六十七岁的老人家。突有时毒是说他平时就容易发热毒之病,比如易生疮痈,口舌糜烂之类。结果这一年的春天,因为饮酒,这个时毒又发了。这次的表现是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尤甚。这就很象是个大头瘟了。大头瘟又叫抱耳风,就是耳前后肿势最为明显。这个病人就是这样。还伴有胸中烦闷,咽喉也不舒服,这些都是在上的热象。但同时,他下半身又很怕冷,小腿和两个脚尤其明显。只好把床和炕接起来睡。上半身怕热,就睡在床上,下半身怕冷,就睡在炕上。罗天益据此诊为上热下寒证。下寒非一日之病,上热可以速去其邪。所以先散上焦结聚之邪热。在肿胀的地方用针刺五十多下,放出紫黑色的恶血。再用艾灸气海的方法温化下元。配合药物治疗,具体方药和解析原文都说得很详细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普济消毒饮的方子。这个案好在记录详细,分析清晰,很能帮助我们理解“热胜则肿”的表现和治法,值得仔细体会。
如果是结于四肢呢?那就是《内经》说的结阳病了。《素问阴阳别论》曰:“结阳者,肿四支。”阳不就是热吗?结阳,当然是阳胜了。四肢为诸阳之本,所以表现为四肢肿胀。《脉因证治》说“结阳者,肿四肢。夫热胜则肿,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结于内,不得行于阴,热邪则菀于四肢,大便闭涩,是热也,非水也。宜服犀角、玄参、连翘、升麻、麦门冬、木通、芒硝。”可以为我们诊治结阳病提供思路。
所以“热胜则肿”,主要是指痈肿一类的疾病,但并不限于此。一切热邪结滞,都可能引起肿胀的症状。我们列举了一些,但临床上还可以见到更多,比如脾胃热积则舌红肿大,是不是也是一种“热胜则肿”呢?只要抓住了热邪结滞这个基本点,就可以左右逢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师承双博士。先后师从国家级名中医周安方、王坤根诸先生。勤求古训,醉心中医,倡内外兼治,针药并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外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网络主播的“从头学中医”课程累计点击三百余万。
门诊安排:
周一上午,浙江省中山医院莫干山路院区,专家门诊
周二全天,浙江省中山医院莫干山路院区,专家门诊
周三全天,浙江省中山医院庆春路院区(浙江省名中医馆),专家门诊
周五上午,浙江省中山医院莫干山路院区,专家门诊
周五下午,浙江省中山医院莫干山路院区,教学门诊
周六全天,桐君堂武林馆,专家门诊。
微信:bmznk2018
微信号 : bmzzyjt
头条号:孙洁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