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建州女真不兴起,那么沙俄会不会最终兵临城下,灭掉明朝

不会,明朝虽然最终灭亡了,但不代表人家就是好欺负的。确切地说当时的沙俄,根本不具备入关灭亡明朝的实力和机遇,信不信?当年沙俄要是敢火急火燎地跑过来,想趁乱占便宜,竖着回去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咱们看历史,千万不要以结果论英雄,清朝虽然最终取代了明朝,但其本身却是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机缘和凑巧,跟捡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明朝灭亡,前人总结颇多,无外乎是出于自身政权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土地兼并过度,天灾造成的农民大起义冲击等等。

而关于后金势力对东北边境的过度压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叛变,崇祯皇帝和朝臣处置不当等等,明史结语里居然用了“殆天亡之”的类似感慨,这个理由就有点儿玄之又玄了。

那么明朝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

两个摆在明面上的军事原因:

一个是建州女真的崛起及明廷军事镇压与对抗,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明末农民大起义,后者固然是出于天灾频繁,民穷盗起,但很大部分的起因也都来自于三饷,即繁复、沉重不断加码的辽饷、剿饷、练饷。

问题正根源于咄咄逼人的“建奴”崛起,明廷关外屡次三番军事失利,不得不集中精力经营关锦防线。没有边防的失利和挣扎,没有过大的军事压力,明末流民起义便不会那么遍地开花。

打仗嘛,就是一个烧钱的事儿。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虽然大炮刚刚派上用场,但真金白银却是真的哗啦啦地从大明国库里不断地流了出去。

明史记录,崇祯年间一年三饷加征超2000万两白银,整整是先前岁入的五倍多。

明朝的财政之所以那么快濒临崩溃,就是因为东北和西北两边作战;东北这边越打越起劲,越打越要命,皇帝老儿就在燕京这儿住,天天头顶架着一把刀,半夜睡着就可能吓醒了。

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呢,刚开始小打小闹,可后面一看,我去,造反这工作,有前途,也就开始越打越凶。

好汉还难敌四拳,同时面对两面战争,让谁不吃力?国家越打越穷,税银越征越高,越是民变便越来越狠,如其时奏章所言“流寇越打越多”,走入死循环。

明明火急火燎,老天爷居然再一个劲泼油,大地震不断,后面又来连年颗粒无收的大干旱,这样流民更多民变更大。

可是仗还得继续打,明朝的决策阶层曾想过议和撑过危局,又偏偏碰上刚愎自用&一味喜欢让人背锅的皇帝以及一帮认死理的大臣,最终拗不过清议,继续两线开打,同时和东北方的满清和国内各地的农民起义军猛干。

慢慢,明军hold不住了,京师被攻破,崇祯吊死在煤山上,明亡了。

那么明朝灭亡就是因为自身不行了吗?

要知道,这一切原本都是有转机的;明末军事人才其实并不缺乏,其中更不乏一流的牛人,如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卢象升,单论军事统帅才能的话,洪承畴也还算过得去;洪承畴此人治军狠辣,以“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为方针围剿农民军,一度把各路农民军重挫,李自成甚至身边只剩十八骑车,不得已深入商洛大山保命潜伏起来。

若不是此时建州女真边患危机,心怀中兴大梦的急性子崇祯皇帝也不会在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阶段成果之时,速招洪承畴入京商讨东北军政大策,危如累卵的农民军得不到暂时喘息的话,能否得以保存很难说。

如果建州女真不曾崛起呢,那明朝可能又会再鼓捣鼓捣,崇祯皇帝虽然猜忌滥杀,但是求治心切,保不齐会焕发一段生机,王朝得以续命。

建州女真如果不兴起,明朝灭亡的可能性很低,实力或许会转危为安。那么接下来咱们再看看沙俄这边,他到底能过来不?

眼馋的沙俄,能力在哪儿呢?

从莫斯科公国一步步蚕食壮大的沙俄,地域虽然逐步渗透到远东,但是截至16世纪上半叶,在彼得一世改革前的沙俄从根本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说,沙皇真的昏了头,也不敢万里远征,因为国家实力不允许。

历史上沙俄领土往亚洲扩展的方向,开启是从西往东推进的,军事政治手段齐下,进行明里暗里的蚕食或鲸吞,从西北的新疆下手,扶持了阿古柏势力(左宗棠大帅出征打掉的那个),当然,可能大家会说八国联军时候俄军攻入了京师。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时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晚清,加上列强并力而来,不单一个沙俄,谁都能临门踹上一脚。

回顾一下,16世纪初沙俄的势力并没有覆盖整个远东,当时与明朝接壤的部分主要在西北。如果硬要触霉头,地理上决定出兵方向只能从西往东打,那首先面对西北的准噶尔部,西北塞外地形复杂,拥有极其辽阔的沙漠和戈壁滩,准噶尔部的骑兵飘忽不定,兵力强盛如康熙雍正乾隆经三代用兵也才逐渐荡平。

一个很不好惹的主,完全够沙俄的哥赛克骑兵们满满喝上一壶的,接下来,要对上强大的蒙古诸部势力,这次是更大一壶,再能喝的俄罗斯士兵们估计也要醉倒醉死一大片的。

个头更高的哥赛克骑兵,想冲过矮壮但更勇猛善战的蒙古骑兵阵大本营驻地,会出现啥样的场面,画面感预计很尴尬,我不想做过多评论(想想当年强大的后金部族,都选择持续联姻稳住蒙古科尔沁等部族)。

即便算上帝援手,沙俄的军队的加持之力真冲过来,因为游牧民族的迁居属性与强大的移动力,只能一时打败无法摧毁,出于劫掠和报复的蒙古骑兵们想必也会不断袭扰攻击沙俄军队的后勤和补给线。

那么最后抵达明朝京师的军队必然兵锋大减,疲弱不堪。

俄军兵行万里后来到的是华北境内,中原王朝腹心所在的燕京坚城之下,攻占逆守的形势,存亡胜败的结果,想想都很容易猜到结果。

在此假设下,料想拿破仑千里远征莫斯科而惨败的故事要调整角色提前预演了。

建州女真部落的行政中心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东北,相比沙俄要近很多,即便数次寻隙而动来驱军攻打,多回的袭扰掳掠行疲兵之计,仍然无法攻入关内灭亡明朝。

因此,建州女真的后金不能,沙俄则更不能,总后方在万里之外的首都莫斯科,中间隔着屏幕崇山峻岭和寂寥宽阔的沙漠草原,粮草和后勤保障根本无法保障,信息通讯极差(来往一次需要以月来计算单位),加上语言不通,可谓客军孤悬,败军覆将随时的事。

1904年—1905年争夺东北控制权的日俄战争,正是在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修好以后才发生的。

再为俄军设计第二条可能的进攻路线,那就是从北往南打(这需要帮俄军推进一大片土地,如图)。诸位可援引雅克萨之战的案例。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当年从西往东征服的时间跨度很大,它不是靠常规状态下的武力征服,属于小部队巡逻式探索,极有可能就是出去打猎,今天骑马外出十几里,明天再走远几十里,最后发现一直没人管,然后就插个牌子,这以后属于我们毛子啦。

大家别不信,如外兴安岭往北区域的西伯利亚荒原,是极北苦寒之地,人迹罕至,只能是极其耐寒而绵韧顽强坚苦耐劳的游牧民族才能生存下来。

而对于能在零下几十度里用雪洗澡的俄罗斯人来说,却不是大问题。一个明显的证据是,这位一直住在中国北方,为啥我们强盛的汉唐王朝都未曾有用兵交兵的记录,甚至就没有派兵去占领?

还不就是太冷了,华夏中原王朝的军队扛不住,戍边太难不值当。

沙俄如选择从兴安岭方向往南打,也不可能把这样穷白无人鸟不拉屎的地方作为大后方来征服明朝一个如此大国。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兵员粮饷大都来自于自己的欧洲区,这就意味着跨越更长的补给线。

先前提到的雅克萨之战,俄军连预备队在一起的总兵力不满1000人,可见补给能力有多差。

千难万难我们且不说,俄军从兴安岭跨过以后会遇到啥,海西女真,建州诸部,叶赫部等野蛮游牧部族,没一个善茬,天知道他们葬身之地在哪里,见到辽东的明军城楼的旗帜就算命长,更不要说攻入关内灭亡明军。

明朝对外一贯强悍,烈性到坚持打到灭亡,满清如此,对于他们认为的差异更大的番邦国家俄罗斯更不会客气。

毕竟比邻而居满汉混居数百年,建州女真阵营里不免会有一些汉人知识分子,一些明朝失意文人和旧官僚也为求名利投靠依附,所以后金后来能借着文化渗透和了解来进行策略欺骗斗争。

清初诸帝也确实从心底里仰慕亲近汉文化,拥有范文程为代表的为数不少的汉族幕僚。这些人深知明朝虚实,手段无数,谍报策反收买,甚至如行反间计杀名将袁崇焕等,换成沙俄,从满汉之争变成夷汉之争,恐怕十有八九只能靠打仗硬刚,阻力大了不知多少。

没有建州女真,那么极有可能流民起义规模很小或者会很快平定,一个内部团结统一强大的大明朝,承接“天子守国门”祖训的明朝诸皇帝,拥有九边重镇的强大边军,仗估计不会在本土打,俄军把战火烧到叶赫部和海西女真诸部时,明廷估计会提前出兵。

毕竟他们名义上从属于明朝管辖,日本打朝鲜我们来了个万历朝鲜战争,届时估计也会有个崇祯(东北)抗俄战争,合称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明朝四大征”。一巴掌把俄罗斯打回去,拒敌于国门之外。

那么明朝能打过沙俄吗?

前面说从军事后勤补给来看,沙俄过于遥远,从武器优势而言,即算沙俄当时装备拥有最先进的军事科技。

当时的无论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比明军用的鸟铳强不了多少,是无法形成冷热兵器代差的。

大英帝国在鸦片战争中以4000人军队在大清境内迅猛难敌,如遇无人之境,瞬间兵临南京城下的优势,要提前二三百年是无法想象的,也就是说沙俄军队的单兵装备相对明军无优势,至于大炮应用,明军可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购买到先进的红衣大炮,而且能通过海运到山海关和东北前线,十分方便,这方面没有丝毫弱于对手。

沙俄有没有可能提前启动对马海战兵力的海军环球万里大游行,从天津卫登陆,海陆两面夹击燕京呢?

这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此时的沙俄还没有获得波罗的海的入海口,也就根本没有像样的海军。

千古悠悠,历史原本不容假设,当时又有谁能想到,强盛了几百年的明朝竟亡于李自成大顺军,而后马上又被建州女真捡漏,顺势入主中原呢。

然而,当此之时,即使建州女真依然蛰伏,部落涣散,沙俄也没有太大力量能染指东北,当然无从攻入关内,就算发起战争了,也丝毫没有获胜希望,这是毋庸置疑的。

(0)

相关推荐

  • 萨尔浒之战,十万明军精锐惨遭失败,是因为分兵的缘故吗?

    整场萨尔浒之战,明军除了总体兵力优势,士兵作战素质.武器质量都不占便宜(虽然拥有比起建州部先进的火器,但在仍旧唱主角的冷兵器方面,建州部的武器非常精良).再加上不熟悉地形,天气恶劣,武将相互争功等因素 ...

  • 拥有百万雄师明军,讨伐清军屡战屡败,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在明清之争中,明军拥有上百万的军队,且有相对先进的火器,但是明军对清军的战争中屡战屡败,除了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等少数战役的胜利之外,其他的战争都以明军失败而告终,例如萨尔浒之战,明军11万人,被努尔哈 ...

  •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大清迅速崛起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88,<明朝史话>连载13,欢迎收看. 15.16世纪,当明朝被南倭(倭寇).北虏(蒙古部)拖得疲惫不堪,内部党争倾轧不已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即后来的满族,乘机 ...

  • 建州女真迁移历史

    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为了躲避野人女真的侵扰,并加强同更高文明区的经济联系,因此逐渐向南迁移. 下载PDF格式<建州女真迁移历史> "建州女真"中的"建州&quo ...

  • 一手建立了清王朝的建州女真,是怎么来的?

    在明代,明王朝把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区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落.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都是以所在地区得名,位于"极东"的女真各部落统一被称为野人女真也称东海女真. 据明末所修万历< ...

  • 清朝弓箭那么贵,当年建州女真那么穷!八旗军为何还能用得起?

    关于清朝的骑射,有两个误解,一是满清一直它当主要杀伤手段,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因为性价比的原因,康熙.乾隆皇帝都在战争中大力普及火器,拒绝给八旗军报销弓箭费用:另一个就是把八旗军的弓箭当成了单一的武器,忽 ...

  • 土煮黄瓜制作/吴烽餐厅/福州建州宴这是吴...

    土煮黄瓜 制作/吴烽 餐厅/福州建州宴 这是吴烽父亲在家常做的一道菜,原料只用黄瓜和辣椒,操作极为简单:吴烽开店后,每当大厨们忙着走菜顾不上吃饭,他便主动烧制员工餐,其中这道菜最受大家喜爱:后来,许多 ...

  • 探寻建州六祖城

    加入文保团队两月余,每一次活动都受益匪浅.所以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全力以赴.排除万难的参加每一次活动,积累更多的收获.而每一次回来总是第一时间把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担心自己太快忘记而辜负了传授者的劳动. ...

  • 罗向东:文山建州六十华诞抒怀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文山建州六十华诞抒怀 罗向东 盘河①南去, 腾轻烟, 文山风景甚妍. 普者②八宝③世桃源④, 绿水青山 ...

  • 米芾《建州帖》【1】□□□□□数恶诗上呈...

    米芾<建州帖> [1]□□□□□数恶诗上呈送陈建州觉民七年乌帽抗黄尘,昼锦归来世又新.若过武夷 [2]山下看,人间不太敝精神.□ 头何慕久京华,静洗黄尘眼界花.万宝精神在风月,好诗追取不须 ...

  • 米芾《建州帖》1.0版 | 已收录1篇

    <书法全集> <建州帖书法全集>1.0版新增米芾等历代书法家1篇高清图文:3篇书法展:3篇书法课堂等内容. 我们力争做到史上最全,如有遗漏与错误恳请帖友补充与指正! 米芾< ...

  • 米芾《建州帖》字库1.0版

    米芾<行书建州帖>,又称<送陈觉民诗>.凡十五行,共一四一字,写于元符二年(1099)六月. [始] [1]□□□□□数恶诗上呈送陈建州觉民七年乌帽抗黄尘,昼锦归来世又新.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