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中国文化在消失,它只是悄然变了模样

文/Leon Ye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近现代的中国,可以说是世界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特例。

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催生出了庞大的人口以及世界历史鲜有的治理规模。这使得庚子年后近50年的战火纷飞和清末民国已然烂透的旧中国,还有那些如今还活跃在荧幕上“受苦受难”的帝国列强都无法磨灭中华精神的延续。注重传承的中国文化注定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从1978年改革讲起,在最短的时间里,中国的土地上爆发的大激荡影响了文化、历史、建筑以及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变革。在这样的变革下,中国这些独有的文化特征也渐渐显露出消退趋势。

80年代的人们充当了变革的先锋,以离经叛道的姿态挑战着传统;像我一样的90后接过“垮掉的一代”的帽子,不再像父辈那样认为该靠国家来养活自己;00后迎接着新世纪的朝阳的同时,也鄙视着80后、90后的Old-Fashioned;至于10后的小娃娃们,丢掉了布偶铃鼓,抓起了手机平板……

有人说这是西方文化在逐步蚕食中国文化,但这或许只是历史注定了各种不同文化最终会走向趋同。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被迫要问出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文化的优势在哪,而是我们的文化区别到底在哪。

数十年的飞速发展撬动了延续数千年的绝对传统的中式形态,现今中国人在生活方式上已经完成了传统的骤变。面对如此的情形,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割裂,要么迎合。换上更浅显易懂的说法:我们应该回应形式,还是回应生活?

就我的专业来说,我们今天大谈室内设计或建筑设计的时候,和唐宋明清的室内装饰和建筑风格,早已不再是同一个语境。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中国文化?

圣诞与跨年的喧闹尚未褪尽,春节又悄然临近。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们就从春节的种种来展开说说。

符号和元素并不是中国文化本身

春节,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古有诗云:“新年到,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贴春联,福来倒,灯笼舞狮踩高跷。”

年关岁末,家家户户和商场店铺纷纷张灯结彩。几张红纸、一贴福字、红彤彤的灯笼无不预示着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即将来临。回看诸多传统,这些象征性装饰品不仅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甚至成为了保险公司维护客户关系和街边摊贩的年末创收的重要之物。

然而,这样我们就能将春联、年画还有身后背着的胖娃娃与中国传统文化画上等号吗?难道文化就是看图识字,或者简单的符号堆砌?

传统文化,不是符号的罗列和复制,而是追求在表象背后通过当代设计形式、设计语言,张扬地表达当下的审美意志。

就拿年画来说,康乾年间的年画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到了民国,西画的输入和商业的发展使得年画又出现了将国画工笔重彩与西洋擦炭水彩结合的月份牌年画。

抗战时期,在解放区出现了以民间年画的形式表现革命内容的新年画,鼓舞军民士气;1949年以后,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使得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

可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基于准确的认知,不拘泥于表象,采取新的形式组合,来对功能提出诉求,并呼应当代精神与生活价值,才是对文化传承的正确定义。

不能适应于当代生活的无需留下

反观同为传统的“放鞭炮”则被边缘孤立,甚至被打上“陋习”的标签。爆竹起源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恶鬼。”

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那么这怎么就成了“陋习”了呢?

概括一下,无非一是不环保,二是难清理,三是易扰民。

中国多个城市实施“禁放令”后,不少人跳出来指责这是因噎废食,是逃避责任。其实从本质上看,且不说驱逐瘟神年兽等信仰崇拜,放鞭炮更多的是一种属于精神文化的娱乐行为。

窜天猴,五连响,拿在手里的大呲花,在那个精神娱乐匮乏的年代,绚烂的烟花和爆炸的声响是许多人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最不缺的或许就是精神娱乐的方式。

整整一年都在追逐着不可名状的欲望,何必再用整夜失眠、耳听窗外炮火连天的方式固守符号化的所谓“中国文化”,而不肯用更适合的方式享受来之不易的团圆和假期,为来年的奔波操劳养精蓄锐。

更何况,放鞭炮还是造成环卫工人春节加班的罪魁祸首。“放鞭炮”的禁止,禁的不是传统文化,只是它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方式。

不能指向未来的传统不成其为传统

中华文化体系的根基,都锚定在天文和历法之上,是从亘古不变的确定性事实出发,用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

所以,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或者更具象一点,春节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

对于尚在象牙塔中的学子来说,也许不过是可以吃吃喝喝,自由支配的一段时间罢了;对于辛苦工作了一整年的上班族来说,是为了来年继续奋斗,休息充电的假期;对在外漂泊的游子和守望家中的老人来说,是难得团聚的时光。

过年,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有着两重意义,一方面是敬天,一方面是治事。旧的一年结束,如果过去的这一年风调雨顺,那么就怀着感恩之心,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收获。

如果过去的这一年生活不顺,那么就感慨着生活不易,期盼着下一年会变得美好一些。这才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意义。

它代表着希望和梦想,更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圆满。

同样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是绑住手脚的墨守成规,或是披着“国学”外衣的思想毒药。

那不叫 “传统文化”,那叫封建糟粕。诚然,传统文化并不会直接告诉你如何才能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但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也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它不是永恒不变,但同时又亘古长存;它无处寻觅,而又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