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安徽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101亿元
12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省水利厅厅长张肖、总工程师王军到会,介绍安徽“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101亿元,其中,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0亿元,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8396处、覆盖5044万农村人口(截至2019年底),现行标准下,全面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据初步统计,“十三五”期间全省已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101亿元,是“十二五”的近2倍,以引江济淮等17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一批大江大河治理和区域水资源配置骨干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淮河治理方面,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淮河干流蚌浮段行蓄洪区调整建设、西淝河洼地治理等工程全面完成,淮河干流正峡段、王临段行洪区调整工程、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开工建设。长江干支流治理方面,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全面建成,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完成,长江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杭埠河治理、大沙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水资源配置工程方面,引江济淮工程全面开工,淮水北调工程、下浒山水库全面建成,江巷水库、月潭水库基本建成,牛岭水库、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加快建设,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工程开工建设,至2019年底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6亿立方米。
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方面,实施10个主要支流治理项目、349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75座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1617座病险水库加固和57个县区基层防汛预警体系建设,重点河段和区域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还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在全面完成“5588”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基础上,2018年启动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完成年度治理面积836万亩。加快实施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等7个大型灌区和71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善灌溉面积63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6亿公斤。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十三五”以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0亿元。到2019年底,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8396处、覆盖5044万农村人口,按现行标准,全面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增实现894万人通自来水,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推进重点区域氟改水项目建设,通过增添除氟设备、更换滤料、进行水源置换等措施,全省共解决645个村214万人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对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端天气影响、水厂管理服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饮水问题,持续加强监督,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
水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张肖介绍,近年来,我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用水量年均增长率控制在0.7%。用水效率逐年提高,修订《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2020年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预计将分别比2015年降低35.2%、26.1%。
目前,全省有36个县(市、区)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208家、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161家、省级节水教育基地25家,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至2019年底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71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43条,建成16个水生态文明城市,28个水环境优美乡村试点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间,省市县乡四级河长湖长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并延伸到村,设立各级河长5.3万名、湖长2779名,河湖管理制度机制、机构队伍等支撑体系加快健全,河湖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示范河湖建设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进入“见行动、见成效”新阶段。(记者 陈欣然 摄影 李轶晗)
[责任编辑: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