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五畜为益:如何科学吃肉补身体?

古时候人们以采集天然的浆果、幼芽、嫩叶、块根和菌类等食物充饥,有时也捕捉一些昆虫、雏鸟、蛋类等作为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许多食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既可补养身体,解决温饱,又可医治简单疾病。由此,逐渐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中医膳食配伍原则。

谷主养神,果次养神,畜主养形,菜次养形。在中国,古人饮食概念中金字塔为:谷>畜>果>菜。五畜为益,这里的“益”就是“补益”咯。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灵枢·五音五味》:“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畜又分五行,牛肉属土,犬肉属木,猪肉属水,羊肉属火,鸡肉属金。五畜分属五行又有益于五脏精气,能够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

牛:《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牛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本草纲目》言其:“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牛肉“专补脾土”,与黄芪同功,最能补益脾胃的气血津液。因此常吃牛肉,尤其是鲜嫩的小黄牛肉,可以使人身强力壮,最适合身体虚弱者食用。

尽管牛肉是脾胃虚弱者的养生保健品,但由于牛肉肉质坚实,不易消化,所以烹饪牛肉的要点就是注意把牛肉炖烂,方便吸收,可以多选择牛肉汤。

【注意】由于牛肉较为温热,风热感冒及患者湿疹、疮毒等皮肤病者应少食用。

【姜汁牛肉饭】

食材:鲜牛肉150克,粳米200克,生姜200g、西红柿一个、葱两根、盐、酱油、食用油、淀粉、鸡蛋清各适量。

做法:将鲜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状,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匀后加些酱油、花生油再拌。把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如常法煮饭,待锅中水将干时,将牛肉倒入米饭,约蒸15分钟,待牛肉熟即成。作主食,随意食用。

功效:有益气和胃,补虚消肿的功效。


豕:《大雅·刘公》:“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猪肉又名豚肉,其性味甘咸微寒,入肾、膀胱经。猪在五行中属水蓄。

《随息居饮食谱》对猪肉总结得很到位:'獖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因其滋阴,故润皮肤;因其滋阴故能通利大小便;因其滋阴,故能使瘦弱人长胖。

【猪肤膏】

食材:猪皮500克,米粉250克,蜂蜜250克。

做法:猪皮洗净,去油,切成小块,加5升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6~7小时,然后将猪皮捏碎,加入米粉,再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熄火,冷却,置入干净瓶中,冷藏。服用方法:每次1汤匙,开水冲化,温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功效:滋阴益血,滋润肌肤。

羊:《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日杀羔羊。”

羊苦甘大热,入脾经和肝经。其淳浓温厚,暖肝脾而助生长,缓迫急而止疼痛,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民间俗语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宜】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忌】但是因为羊肉性温热,一些阴虚有热、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均应忌吃羊肉。

中医古籍中还有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极易“上火”。若是阴虚体质,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

【金玉马栗枣羊汤】

食材:胡萝卜1根(约100克),玉米1根(约250克),荸荠250克,板栗 200克,陈皮15克,红枣6枚,生姜3片,羊肉10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1、先将羊肉洗净,斩块,放进加有料酒、大葱、生姜的冷水中稍焯血水,捞出冲洗干净;2、荸荠、胡萝卜洗净,分别去皮,切厚块;玉米去外衣及须,洗净,切段;板栗去壳,陈皮用水润软,切丝;红枣劈开,去核。然后,将上述备好的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和中、开胃消食、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鸡:《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不同品种的鸡(丹雄鸡、黄雌鸡、乌雄鸡等)在古籍中其性味略有不同,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本草纲目》:今有风病人食之,无不发作。”鸡好动,有风木之性,能煽动人体的阳气,会生热动风,风火相扇,所以常常有虚火,吃了鸡肉,很容易就动风生热,煽动肝火。如果有湿疹,有咳嗽等老病根,也很容易被煽动出来。感冒、肝火旺、皮肤病、高血压急性期、胆囊炎、胆石症的人也应当忌食。

但是,鸡作为五畜之一,吃它,就要充分利用鸡肉的风火发动之性,还有温热的特性去帮助身体。所以产后体虚、畏寒怕冷、贫血、痛经、抑郁的人就非常适合用鸡肉进补。

【桃仁炒鸡丁】

食材:核桃仁30克、鸡腿肉500克,甜椒(红、绿、黄),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鸡腿肉切丁,加适量胡椒粉、盐、淀粉、酱油、料酒腌制备用。将炒锅置大火上加热,加入食用油,放姜片爆香,随即下鸡丁炒熟。加核桃仁、枸杞,甜椒炒熟,加入适量酱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温肺,润肠补脑。

犬:《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狗又名犬或地羊。《本草纲目》:“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荫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狗咸酸性温,其肉大补元气、补脾暖胃、温肾助阳,可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遗精遗尿、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带下清稀等症状。但是阴虚内热、素多痰火及热病后者要忌服。(此处为古籍记载,若您为爱狗人士,请理智看待。)

【狗肉煲萝卜】

食材:狗肉400克、胡萝卜200克、黄酒、姜、大葱、胡椒粉、盐适量。

做法:胡萝卜切块;狗肉用冷水清洗干净后;放入20~50度水温漂洗,直到洗净血水。姜、葱节拍松;净锅置旺火上,掺入清水下狗肉,烧沸后打去浮沫;下胡萝卜、黄酒、姜、葱节、胡椒粉、盐,移至小火炖至肉软透离骨即可。

功效:暖腰膝,补中益气、补肾助阳。

文字/洁如;编辑/赵能;编审/小团、半夏

(0)

相关推荐

  • 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看看哪种肉你最适合吃

    文 / 罗文轩 蔡秉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指导老师 / 肖永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肉 常出现在大众的餐桌上 面对性味不同的肉类 如何吃才健康呢? 善吃鸡肉长肌肉 鸡肉味甘,性 ...

  • 这种肉最补脾胃,给孩子吃对肉,才能真正补身体

    不少宝妈在后台留言: 想给孩子吃肉补充营养,又怕积食不好消化,孩子能不能多吃肉?吃哪种肉更好呢? 中医饮食讲究"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平时的饮食要以五谷杂粮为 ...

  • 原来我们都不会吃肉喝奶?|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之五畜篇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五形人与治未病>,欲知详情,可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 五畜篇 五畜为益.五畜,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 ...

  • 最全吃肉指南:孩子这样吃肉,补益、不积食

    图片来源:图蜗创意 "妈妈,我要吃肉!" 孩子爱吃肉,很多家长觉得是好事,但也有家长担心,孩子偏食挑食.只爱吃肉,一吃肉就积食--是不是孩子就该少吃肉.多吃蔬菜,才能顺应孩子的脾胃 ...

  •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4 五畜为益话补养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4 五畜为益话补养

  •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

    汝州中医王国营 阅18721 转180 2016-08-19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段话 ...

  • 理課三十六——五畜為益

    五穀是我們一生必不可缺的,營養我們精氣神的物質,在吃好五穀的基礎上,才能談到補益身體的另一個關鍵--五畜為益,也就是吃肉的補益作用.什麼是補益呢?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口鍋,補就是補住鍋的漏洞,益就是往鍋裡 ...

  • 养生--五畜为益之鸭

    来自学习强国--养生课堂 05 - 黄帝内经养生--五畜为益之鸭 今天讲解的是鸭,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应该是马肉入肺经,而平常的饮食中马肉很少,和马算是近亲的,驴肉倒是很香,也仅仅偶尔 ...

  • 养生--五畜为益之鸡

    来自学习强国--养生课堂 04 - 黄帝内经养生--五畜为益之鸡 今天讲解的是鸡,羊肉具有温热的性质,而鸡肉比羊肉更热.西医学科研究动物只注意动物的肉在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含量上有不同,而中医的营养 ...

  • 养生--五畜为益之猪

    来自学习强国--养生课堂 03 - 黄帝内经养生--五畜为益之猪 今天讲解的是猪,猪在古代叫做豕(shǐ),狼奔豕突的豕,是加个肉字边念豚,海豚的豚.如果问猪和豚的区别,野猪叫做猪,而驯养的家猪叫做豚 ...

  • 养生--五畜为益之牛

    来自学习强国--养生课堂 02 - 黄帝内经养生--五畜为益之牛 今天讲解的是牛.不温不凉.中性平和的牛肉,中医认为牛肉甘平偏温,能补益脾胃的气血津液.之前讲过羊肉补肝.鸡肉补心,而牛肉汤则最适合脾胃 ...

  • 养生--五畜为益之羊

    来自学习强国--养生课堂 01 - 黄帝内经养生--五畜为益之羊 今天讲解的是五畜为益的羊,五谷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精气神的物质在吃好五谷的基础上,才能谈到补益,补益身体的另一个关键就是&quo ...

  •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具体是什么?

    提到食疗养生,不得不说的就是中医食养理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但是,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指的都是什么呢?他们又有什么功效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时候人们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