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隘 文辉塔
第一次听到白鹤隘这地名,应该是30年前吧,那次是已在百色定居多年的大伯父回合山探亲,让父亲带他到白鹤隘一转,特意看看他当年长大的地方。
我没跟去,那时正在柳州寄宿读初中,除了较重的学业,暇时关注的都是港台明星,唱流行歌,与女同学建立友谊,满满的青春气息,还不懂得怀旧,不知道关心长辈,记录长辈的历程。
第二次听到白鹤隘,是20多年前,我自己跟同学学会了象棋,一次高中的暑假在家饶有兴趣地拉父亲下了盘棋,父亲只是初懂象棋怎么走,并无多少棋艺,我几次都是轻易地吃掉他的车和马,然后提醒他,让他悔棋,最终他还是很快输棋了。
父亲本来就不喜欢下棋,这应该是他一生之中我们父子下的唯一一盘棋。
下完棋后,父亲不经意地说,我下象棋应该找阿爷才对,他当年在白鹤隘象棋无敌手,方圆几十里之内下没人能赢他。
我惊讶,并惋惜,当时阿爷已有高血压,中风半瘫好几年了,说话不利索,不能多用脑,自然也不能再下象棋了。
后来我当面问过阿爷这事,他没正面回应,但眼中有一丝自负的眼光闪过。他某次看到我和表弟下棋时,虽没说话,但能感觉得到他的看棋盘的眼光很到位,似乎在评点哪一步棋走得对不对,不过他并不多看,转身就离开了。
那时我就想,为什么不早知道自己家里就有象棋高手,反而在外面跟低手学棋?如果阿爷没有中风,或中风前几年我就和他学象棋,那会是怎么样,棋艺水平是不是更高?
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长辈们之前的经历。
终于我来看到了白鹤隘!
这里地势险要,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以前常在来宾合山间坐火车时这里是必经之路。
来合铁路1935年修建开始,1938年12月建成通车,全长64.2公里,是广西最早修建的一条轨距一米的窄轨轻便支线铁路(1970年10月来合铁路全线改为标准轨道并在来宾站与湘桂线接轨),白鹤隘是一个重要的铁路补给站,除了转运合山的煤矿,还有机修厂修造各种矿山机械。
阿爷40年代携阿奶和大伯大姑一起从南宁老家来白鹤隘工作,父亲在家里排第三,是在这出生的,那时一份工人的工资足够养活几口之家了。
1958年整个白鹤隘的相关工厂都搬到了合山,白鹤隘由此衰落。1987年,整个来合线一年货运量创下了320.59万吨的历史纪录,达到历史顶峰后,合山煤矿产量逐年减少,白鹤隘受其影响更是萧条。
只剩下一些富有时代感的建筑,留给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工人和后代怀古抚今。
照片中山脚下最里面那间大房子就是阿爷的家,父亲说旁边还有些菜地,是阿奶开荒来种菜的。
附近几个房子就是机械车间,从旁边而过的铁路长满了荒草,但铁轨依然完好无损,见证了那个工业化的时代。
照片是2016年回合山给阿爷阿奶做清明后,从合山回南宁的途中拍的。那次我带着妻儿从上海回来,父母和妹妹妹父外甥从南宁过来,难得的全家一齐回合山。
做好清明,回南宁路上经过阿爷故居时父亲叫停车下来看看,指给我们看当年住过的具体那间房子,他出生的地方,小时候发生过的事……第二年,父亲在与病痛搏斗了7个春秋后离世。
路过白鹤隘时,母亲也显示出对这很熟悉,说河对面那个古塔几十年前常看到,现在居然还没倒掉。
母亲的外公是从广东过来的,到广西后与母亲的外婆在来宾县迁江镇定居,后来合山因煤矿兴起,太外婆带着我的外婆、大舅公等来到东矿,与人合伙开了家粉店,平时节假日或要进货时就带着子女走山路穿过古邦村,到北泗上边的公路坐车回迁江镇。
在几十年后的二级路修建之前,从柳州到南宁的班车都走这公路,车到白鹤隘后由于那时红水河没建有桥,需摆渡过河,横渡就是整个班车连人一起大船渡河,直渡是直接人坐小船渡河。
母亲那时小,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跟太外婆一起去迁江镇,到那还帮做家务到河边挑水, 50多年前那塔就这么荒旧了,没想到仍能屹立到现在。
古塔给母亲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但路过看过多次却也没问过叫什么塔,后来我自己在网上才查到是叫文辉塔, 明代时重建至今的, 有400年了。
风景依旧,斯人已去。
古塔400年来一直在那,与50多年比没多大变化,母亲的外婆46年前去世了,我的外婆虽长寿也在5年前逝去,母亲从当年十来岁的小姑娘变成了60多岁的老太太,孙子都快和她当年一样大了。
光阴似箭,世事沧桑……
写于2018年清明前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