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身带毒针,却偏偏喜爱使用蛮力,这就是蝎子
蝎子这种动物,有的人爱得不行,从外表上看起来,蝎子就代表了力量、威武、战斗等等等等具有气势的词汇。同样,有人爱就有人怕,在中国的古文化中,蝎子乃是五毒之一,往往代表着阴险、狠毒等等,况且蝎子不仅外貌狰狞,也的确十分危险,所有人都知道,蝎子是有毒的。和蜘蛛与蛇不同,蝎子可以称得上是“毒”的代名词。因为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蛇都有毒,通常所说的草蛇,还有颇具气势的蟒蛇都是无毒的。蜘蛛也是如此,有毒蜘蛛,但也有无毒的蜘蛛。蝎子不同,所有的蝎子都有毒。
现在,已经发现的蝎子种类多大1750种,这1750种蝎子全都是带毒的。所以当你在石头缝中发现一只小蝎子的时候,不要自我安慰说是什么无毒的“草蝎”,然后抓起来玩耍。所有的蝎子都带毒,所有。自然界生物的毒死有很多种,而蝎子所携带的毒素主要是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的作用原理还是比较复杂的,简单来说吧,即使干扰生物的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得生物失去活动能力,甚至丧命。蝎子的毒液就储存在它们的尾部末端,那里有一个鼓起来的小小毒囊,毒囊直接连接尾部的毒针,看起来令人畏惧。
不过,我们也不用过于惧怕,蝎子虽然带有毒液,但是人类与蝎子相比,体型还是大了不少,所以并不是所有蝎子的毒液都能够对人产生致命的威胁,在1700多种蝎子中大约只有20几种蝎子的毒素可以轻取人类的性命,而其它的蝎子蛰了你,是不会有性命之忧的。另外,蝎子的毒针如此炫目,你一定以为这是蝎子战斗和捕猎的主要武器吧?那你可就错了。蝎子虽然身带毒针,但是却更加偏爱使用蛮力,相对而言,蝎子使用毒针毒杀猎物的例子是比较少见的,在捕猎过程中,蝎子更愿意使用自己强有力的双螯。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见到蝎子用蛮力征服对手。特别是一种巨大的红爪雨林蝎,这种蝎子最大可以长到20多厘米,提醒虽然大,但毒液的毒性却并不强,相反,它们对自己的力量有着绝对的自信,巨大的双螯就是它们最有力的武器。至于毒针,蝎子只是用它们来作为防御的武器,当蝎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之时才会考虑使用毒针。蝎子虽然外表看起来狠辣、阴险,可实际上却是一种十分团结的动物,蝎子是群居动物,同一群体之中的蝎子基本上不会发生同类相残的事件。但如果见到别的群体的蝎子,那可就不客气了。
当然,如果生存条件急转直下,比如干燥少食,同一窝的蝎子也是有可能自我相残的。和很多甲壳类动物一样,蝎子也是要脱壳的,为什么甲壳类动物要脱壳呢?因为蝎子、螃蟹一类的甲壳类动物的甲壳实际上是一种多糖类物质,通称为“甲壳素”,这种甲壳素和昆虫的外骨骼是有区别的,甲壳素构成的外壳是无法生长的,所以这些动物要想长大,就必须要脱壳,而一只蝎子从幼蝎长到成蝎至少要蜕去六次壳。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关于蝎子的文化,可见蝎子无论外在还是内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