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疝
(疒颓)疝为病名。(疒颓)(音tuí,其异体字还包括(疒贵))又作颓,《素问·阴阳别论》曰:“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颓疝。”
(疒颓)疝是指以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即寒湿下注所引起的阴囊肿大。(疒颓)疝相当于大的斜疝。
《儒门事亲》卷二曰:“(疒颓)疝,其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之痛者是也。得之地气卑湿所生,故江淮之间,湫溏之处,多感此疾。宜以去湿之药下之。”
《类证治裁》卷七曰:“传为(疒颓)疝,囊丸肿大如栲栳,顽痹不仁。三层茴香丸、荔枝散。”或可用燥阴散,寒者加吴萸、大茴;湿者加泽泻、木通;湿热者,加小茴、山栀、黄柏等。
(疒颓)疝指妇女少腹肿或阴户突出的病证。《素问·脉解篇》曰:“厥阴所谓(疒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儒门事亲》卷二曰:“(疒颓)疝……女子阴户突出,虽亦此类,乃热则不禁固也,不可便谓虚寒而涩之、燥之、补之。”
(疒颓)疝指阴疝。《圣济总录》曰:“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阴疝也,一名(疒颓)疝。”
(疒颓)疝指阴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阴挺下脱即(疒颓)疝,突物如蛇或如菌。”
阴疝又称阴(疒颓),《圣济总录》称阴疝。阴(疒颓)为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此谓肠(疒颓)、气(疒颓)、水(疒颓)、卵胀之总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曰:“夫阴(疒颓),属肝系宗筋,胃阳明养之……古方虽出四证,但曰肠(疒颓)、气(疒颓)、水(疒颓)、卵胀……凡(疒颓)病,惟肠(疒颓)无问贵贱多有之。有睡卧膋(liáo,脂肪)系延入胁下者,有坠入囊中者,或遇疲劳,天色变动,逼上囊根,肿急作痛过于寒疝(急性腹痛),得暖则下,其如卵胀,有作热生脓为痈溃烂者,比比有之。”
肠(疒颓)指因寒湿侵犯下焦而致的小腹、睾丸牵引作疼,肿、痒、坠、胀的病证。治宜散寒止痛,服木香金铃丸。肠(疒颓)亦指直肠脱出。《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五曰:“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疒颓)。(注:广肠,指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肠段,言其广阔于大小肠也。)”
卵(疒颓)多因过劳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曰:“卵(疒颓),玉茎肿硬,引脐绞痛,甚则阴缩肢冷,囊上生疮生痈。”治宜桃仁捣烂外敷,燥即易之;内服天台乌药散或橘核丸。
气(疒颓)为阴(疒颓)之一。即疝气,俗称小肠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曰:“病者久蓄忧思,恐怒兼并,随脏气下坠阴(疒颓),肿胀急痛,名曰气(疒颓),属内所因。”治宜大戟丸。
水(疒颓)多因水湿内积而成。证见阴囊肿大,不痛不痒,或肿胀坠痛。宜服五苓散加小茴香韭汁为丸;偏热者宜服三白散、橘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