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晋祠里的三大国宝建筑,竟有最早水陆立交桥
地上文物看山西。
仅仅到了晋祠,一下子就能从宋代开始,到金、元、明、清等各代古建筑群及特色文物欣赏个够。晋祠还是
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创始于西周初年。
晋祠的建筑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晋祠三绝:侍女像、周柏、难老泉。
匾额三绝:难老、对越、水镜台。
对越坊是一座木制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牌坊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有功德坊、忠孝节义坊、
科第坊等。这座牌坊叫“对越”坊,属功德坊。
“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
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
相传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
鱼沼飞梁,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十字形桥,是世界上至今发现最早的水陆立交桥,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古桥为北宋所建。
“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飞梁”系沼上石桥。前后与献殿和圣母殿相接。桥面东西平坦,南北两面下折,
好像鸟之飞翼,故称飞梁。梁思成先生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孤例,洵属可贵。”
婆娑的古树,留下长长的影子,与桥上的人成了伴儿,桥下的鱼,不知疲倦地游着,寻觅属于自己的方寸世
界。
难老,为明末清初的傅山所写,悬挂在难老亭内,堪称书法艺绝。
难老泉亭子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但汩汩不息的泉水少说也有几万年,“难老”出之于《诗经》“永锡难
老”句,意取晋祠之泉长清不竭,永远年轻之意。
侍女像,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作品。无论是发髻、服饰、妆容,还是
亭亭玉立的姿态,感觉就是那个时代时尚潮流的代表。
水镜台其实就是戏台,戏台下面埋有八口大瓮,可以扩音。
前台正中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
三大名匾之一。
水镜台,出之于《前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名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尽人皆知,乃清乾隆
间著名书法家杨二酉书写。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1955年用原料找原样翻修,榫卯结构,比
较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尤其是把稳重的大殿与玲珑的凉亭集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坐西向东,独冠中居,是晋祠大国宝建
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
珍贵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内塑像两方面。廊柱上的八条木质盘龙大柱,是我国最早的木质盘龙
大柱。
会仙桥,位于水镜台西面,明代石质建筑。相传四月初,四仙人在桥上约会,故名。桥长6米,宽3米,桥面
中间凸,东西各有台阶数级,南北有石栏围护,两侧均有题字。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
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