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头面口齿疾病)鼻鼽

  张某,男,32岁。自幼患气管炎,近年患鼻炎,犹以阴雨天甚。刻诊:鼻流清涕鼻塞,鼻腔有酸楚感,由此引起嗅觉亦不敏感,耳鼻喉科诊为“过敏性鼻炎”,曾用抗菌消炎及抗过敏药物治疗,初期有效,渐至无效。舌苔薄白而滑,脉象弦细,带有紧象。

病为中医“鼻鼽”,谓鼻塞不通之义。

属自幼体质虚弱,肺肾气虚卫外失护,风寒反复外袭,故卫外之门户——鼻腔通气功能失常。

法当扶阳护卫,驱散表寒。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

生麻黄5g,细辛5g,炮附子6g,

炙甘草10g,

蜜炙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

7剂,水煎服。

二诊:鼻腔通气改善,仍流清涕,恶风畏寒,脉舌同上。

炮附子加至15g(另先煎40分钟),加炮干10g,

7剂。

三诊:鼻流清涕明显减少,肌肤和鼻腔有温热感,

炮附子减为10g(仍先煎),

10剂。

四诊:症状基本消失。

嘱用金匮肾气丸小剂量服之,以扶肾气。

是年春节得知,一冬未发。

  鼻鼽之名,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但无症状;至金代《刘河间医书六种》则云:“鼽者,鼻出清涕也。”

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云:“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肺肾虚寒乃是鼻鼽的主要因素,扶肾阳而护肺卫为当务之急。

附子是扶阳之要药,肾阳充足,卫气有源,则卫外功能自然增强。

另取玉屏风散健脾益肺,以激发中焦生发卫气的作用。脾肾之气充沛,肺系的生理机能就会得到改善,而属于肺系的鼻腔也会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