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开国功臣中,张良为何得以全身而退?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中,作为汉初开国功臣之一的张良绝对算得上是'神'一样的存在。虽然与萧何、韩信一起被并誉为'汉初三杰',但抛开功劳不谈,张良无论是在辅佐刘老板成就大业的过程中与老板的默契程度,还是最后的结局,都是三个人当中最好的。他既没有像萧何那样为了打消老板的疑虑而被迫'自污'甚至吃牢饭,也没有像韩信那样不明所以就死于老板娘之手,而是始终像老板的第二个'大脑'一样被善待、善待、善待。
汉初三杰 剧照
人们对张良能如此幸运的原因也做过不少总结,'获赞'最高的原因是说他懂得'急流勇退'。的确,人臣做到张良这个份上,如果一直'勇往直前',那么成为下一个'韩信'也未可知,毕竟当他在力劝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定都关中时,可能就已经与从丰沛出来的刘邦故旧们结下梁子了,而那些多为军功之臣,要收拾一个文弱的谋士,还不是轻而易举?
其实,'急流勇退'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张良在功臣中几乎不曾刻意'出过头'。他是常驻刘邦身边的一位谋士,两人天天在一起说话,只要他们不说,旁人很难分辨什么计策是张良献的,什么主意是刘邦自己拿的。那么,张良到底凭藉了哪些优势,才得以在刘邦面前做到进退自如、从而得以善终的呢?
01. 从'贵族'到'侠客'的身份转变
'高出身'可以说是韩信的一个先天优势,也是时常被人们自动忽略的一个因素,因为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出身高于张良的不在少数。但如同今天的我们常常念叨'环境决定命运'一样,我们是不是也该公正地思考一下,张良的生长环境曾经带给他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良家底丰厚,祖父和父亲两代人都作为宰相辅佐过韩国五位国君。试想,如果韩国没有被秦始皇灭掉,那么张良继续出任韩国宰相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韩国被灭国,作为韩国国相的张良父亲,家里必然受到牵连,当时的张良也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年,只能眼睁睁看着故国被灭而无能为力,'仇秦'的种子也就此深深地埋在了少年心中。说得俗气一点,张良家里借以谋生和引以为傲的'铁饭碗'被秦始皇打破了。
博浪沙刺秦的张良 剧照
凭借着丰厚的家底,韩国虽然被灭了,但张良家里依然富得流油,光家僮(即仆人)就有三百余人。但张良的弟弟死后,张良却没有把弟弟厚葬,而是散尽家财来寻找刺客,以求能够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后来,就发生了广为人知的'博浪沙刺秦'事件,虽然失败了,但张良'智勇双全'的好名声也随着始皇帝的震怒而传遍六国。
可以说,正是因为张良有着一个较高的出身,才使得他有财力也有能力和魄力策划'刺秦'的行为。不仅如此,张良的这股侠义之气使他敢于救助因杀人而四处逃亡的项伯,使得项伯终其一生对他感恩戴德,并数次通过项伯的疏通,才使刘邦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真像是《老子》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啊,可张良救项伯时,难道就预知了后面的事情吗?只能推给'天意'来解释了。
02.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战国时期,山东六国的'任侠'之风非常浓盛,尽管秦朝统一后曾极力打压,但由于秦朝享国不过短短十几年,随着强大的国家机器土崩瓦解,'任侠'之风必然卷土重来,而且很可能出现我们今天所说的'报复性反弹'的状况。
因此,张良作为'博浪沙刺秦'的主谋,他的名声一定是传遍'侠'界的,而他后来的老板刘邦,也正是一个深受乡间闾里侠气影响的人。刘邦虽然好酒色,不事生产,又喜欢捉弄人,但他心胸开阔,为人仗义,又喜欢施舍,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在刘邦与张良相遇于留地之前,刘邦就已经听说了张良的仗义之举,而且心里先入为主地对张良有一个好印象了。
及至见到张良本人,对于一个体形虽然瘦小,但无论家世、学识、胆量、谋略都强于自己百倍的人,刘邦心里必然暗自敬服。恰好这个人愿意为自己所用,刘邦自然对他青睐有加了。惺惺相惜的二人最终处成了我国漫长历史上少有的君臣关系的典范。
刘邦 剧照
在当时的刘邦阵营中,张良显然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虽然他的学识和智谋尚未大放异彩,但他'五朝宰相'的家世和'博浪沙刺秦'策划者的身份,已足以使刘邦阵营中的其他所有人黯然失色,即使是项羽阵营中的'老狐狸'范增,也不得不对他高看两眼。而此时的张良,一心只想着恢复他的故国。
可见,比较高的家庭出身及其带来的影响,使张良在进入刘邦阵营之前就先入为主地给刘邦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而在人们寻找张良善终的原因是,这也往往是被忽视、但确实重要的一个方面。
03. “高智商”背后的强大知识体系
刘邦称赞张良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自然与张良对刘邦做出的实质性贡献是分不开的。从入关之前的轻取南阳、智取峣关,到进入咸阳之后劝刘邦退出秦宫、停军灞上;从在鸿门宴事件中通过故人项伯与项羽极力周旋,使刘邦最终化险为夷,到项羽把刘邦分封到巴蜀之后,通过贿赂项伯,为刘邦把汉中收入囊中;
从入蜀途中劝刘邦烧毁栈道以掩项羽耳目,到项羽准备收拾擅自杀回关中的刘邦时,写信告诉项羽齐国要和赵国合作灭掉楚国,从而为刘邦在关中坐大赢得了宝贵时间;从下邑画策,确定以黥布、彭越和韩信作为灭楚的主要助力,到协助娄敬说服刘邦定都关中,再到给吕后提示用请商山四皓来稳固太子之位的计谋……
刘邦与张良
在刘邦'建汉'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上,几乎都有张良的筹谋与规划,这已经是一件令人感到相当厉害的事了;更为神奇的是,张良的每一次建议,居然都被刘邦采纳了;比这更为神奇的是,刘邦所采纳的张良的建议,后来被事实证明,全都是对当时的刘邦最为有利和最正确的选择!这也正是人们常常为张良所折服的方面。
而在这几近于'百发百中'的成功率背后,则是张良本身的高智商,和他早年间就已形成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及也许是他的家族带给他的遍布各地的信息网落。高智商就不用多说了,已经充分体现在他对刘邦事业的各种谋划中。完备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略微梳理一下。
战国末期的秦国因为较为彻底地实行了商鞅的变法策略,成为了令六国闻之丧胆的超级强国;山东六国也因施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法而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同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礼法并重'的观念,通过他最得意的两名学生——韩非和李斯得以传播,韩非子正是韩国人,他以及他老师的儒、法两家思想不会不影响到家学深厚的韩国相国的家里。
此外,张良曾经学礼于淮阳,又在辽东一带拜访当时的贤人沧海君,也就是在那里,寻得了同他一起刺杀秦始皇的大力士;还曾得到一位神秘老人馈赠的《太公兵法》并悉心研读。了解军事史的人都知道,《太公兵法》即《六韬》,通晓《太公兵法》的,除了姜太公本人,前有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后有千古名相诸葛亮,说它是一部军事史上的'奇书'也不为过。
由此可见,张良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包括当时儒家、兵家、法家、道家等在内的超级知识体系。他的高智商使他不仅把这些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运用于实际,在大汉王朝的初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就是因为只有刘邦听得进去他所讲述的兵书里的内容,他才认准了刘邦作为自己毕生辅佐的对象。可见,一个善于倾听的老板,连上天也会眷顾他,送给他最好的事业伙伴。
04. 柔弱胜刚强
乱世出英雄。从秦末到汉初年间,各阵营中人才济济,英雄豪杰比比皆是。但如果仅仅是善于为老板筹谋规划而不善于应付人情世故,张良也未必能在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独善其身,典型的例子就是与他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
韩信虽然在军事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可以说汉朝近一半的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他那近乎分裂的极高智商与极低情商最终把自己送入了一条有去无回的死胡同,最终命丧妇人之手。
相比之下,张良不但能屡屡说服刘邦听从自己的意见,而且能都多次成功地在敌我之间周旋且从不被刘邦怀疑。这固然与刘邦不像项羽那般多疑有关,但也得益于张良到刘邦身边以来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行为方式。司马迁说,张良长得像个柔弱的妇女,想必讲起话来也是慢条斯理、柔声细语,从而使刘邦耐着性子听完。
张良并不是一直没脾气。当他还是少年时,如果没脾气,就不会策划刺秦的行动。同样,史书上也记载了张良在下邳隐居期间,一位神秘老人初见他,就故意无礼地要求张良给他拾鞋,并为他穿上时,张良气得想揍他的故事。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由于张良念老人年事已高,就恭敬地按照老人的要求做了,于是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孺子可教'的成语,也换来了老人在十五天之后留给张良的、使他成为'王者师'的《太公兵法》。这件事情虽然记录得有些玄乎,但不妨碍我们认为,张良自此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蜕变为了一个懂得且善于克制、隐藏自己情绪的成年人。他从博浪沙刺秦的亲身经历和《太公兵法》中,深谙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张良拾履
05. 千金散尽,一身轻松
当然,张良的低姿态行事,不仅体现在'喜怒不形于色'的外表上,他对物质财富也始终是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
早在韩国被秦灭亡之际,他就敢于为了报韩国亡国之仇而散尽家财招揽勇士,最终在博浪沙给已经暮气沉沉的秦王朝造成沉重打击;鸿门宴后,刘邦为感谢张良的救命之恩,赏赐给他大量金银财宝,张良却把这些财宝如数送给项伯,请他为刘邦争取到了汉中之地;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论功封赏时,让他在齐地自择三万户,他却退而求其次,拒绝了'首功'的称号,只在与刘邦相遇的留地择一万户。
张良不仅自己'散财',还积极撺掇老板'散财'。刘邦正是听从了张良和樊哙的意见,及时退出秦宫,封存秦宫府库并还军灞上,才使鸿门宴上的刘邦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从而虎口脱险;也正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及时承诺把关东地盘分给黥布、彭越和韩信,刘邦才能迅速集结兵力一举消灭项羽,从而奠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毕竟对于刘邦来说,比钱财更重要的,是天下。
鸿门宴 剧照
与张良的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相对应的,是他及时全身而退的大智慧。按照正常思维,等到刘邦称帝了,各路诸侯分封完了,各路功臣也分封完了,应该可以在主子身边享清福的时候,张良却在定都长安的路上就递交辞呈,说国本已定,大事已成,他也该离开了,从此极少参与政事。但一旦出山,又都总是胜券在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换太子风波'当中,让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与刘盈一起在刘邦面前出现的安排,可谓神助攻。
有人说,张良身上自带一股仙气,这我是信的。一个连饭都可以不吃的人,又怎么会和凡夫俗子一样,计较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银呢?或许也正是因此,张良与刘邦阵营中的任何人都没有构成实质上的利益冲突,他就真的像位仙人一样来去自如、无拘无束。
06. 小结和感想
读到这里,我们对张良的性格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了,那就是,'五世为相'的高贵家世和家国变故使年少时的张良有勇有谋、侠肝义胆;成年之后,张良言行处事更是沉稳低调,大音希声,对待钱财、名利则淡然处之,与世无争。
纵观我国整个古代历史,和张良一样对于君王有不世之功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够像他这样善始善终的却不多,除了周朝初建时的姜太公、春秋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大夫范蠡、以及唐太宗年间的秦琼、李靖、宋朝的石守信等人,大多数都因为贪恋权势或者富贵而难以寿终正寝,更有甚者因为被君主猜忌而惨遭迫害甚至被灭门。
太公垂钓
历史是通向未来的起点。我们在读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时,如果不能从中多少汲取一点经验和教训,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或者认为古今环境迥异、物是人非,没必要非从死人身上吸取'养分'的话,那就算是白读了。能够被史书记录下来并且流传至今的,对于今人而言,大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可借鉴性。
在万事都以'利'字当头的今天,我们虽然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机会靠近任何所谓的'权力中心',但如果我们对待物质财富能够像张良那样淡然,我们是不是就不会整天围着房子、盯着手机支付宝里的余额碌碌而终,也就不会把自己变成'拜物教'的教徒、物质的奴隶?如果我们能够像张良那样不那么贪恋高贵的地位和唾手可得的权势,我们是不是也会拥有一个比较清明,至少是不坏的名声?
在司马迁看来,张良是一个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每次刘邦遇险,都有张良出谋划策化险为夷。
这个在史书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污点的人,他的家世和容貌我们可能难以复制,但他的学识、胸襟,他的处世风格的转变、他对待财富和名利的态度,是不是都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方面呢?历史上虽然只有一个张良,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无限靠近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