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四)

整齐划一收放疏密形成艺术变化,它影响书法艺术风格,所以章法布局(布白)是很重要的。临摹以范本作根据,也不可随意改变章法。特别是创作时,章法布局在下笔前就要经营妥当,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借鉴古代隶书作品中的章法布局。从大量汉碑隶书作品中看,:

(1)汉代不少隶书碑的章法都是字距大于行距 如《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鲜于璜碑》、《封龙山碑》、《孔宙碑》、《史晨碑》、《韩仁铭》等等。但其中有的字距大,虽然隶书左右张开,但因字距大,纵势的字也加以调整,写的较平正,显得疏朗,如《曹全碑》(见图111)、《礼器碑》(见图 112)。第二种情况总的讲字距大于行距,但是纵势字虽然往左右有张力,但仍然保持自然结体的纵横,且笔画上收放鲜明,结体变化丰富,章法较错落,显得较茂密而有变化,有密有疏,有小有大,横向错落,这种章法较难经营,但艺术性高,如《张迁碑》(见图113)、《鲜于璜碑》(见图114)。第三种情况如《封龙山碑》(见图115)、《鲁峻碑》(见图116),字距大于行距,但相差不是很大,字距之间纵势或横势的字基本按其自然结体,因此在字距中空白有大有小,错落其间,章法比较饱满。所以字距大于行距的章法并非都是疏朗的布局,也有比较茂密的丰满的布局。这与作品风格和审美追求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在所举的各碑隶书作品中可以看出风格差异是很大的。

(2)字距和行距差不多 如《熹平石经》(见图117)、《三老赵宽碑》(见图118)、《西狭颂碑》(见图119)、《石门颂碑》(见图120)等碑的隶书作品,应该说字距和行距是差不多的,章法属于茂密饱满的,但是因为结字和笔法的不同,这种茂密章法的风格也极其不同。如《熹平石经》是当时官方立的文字,传说是蔡邕等名家写的,是当时标准的隶体,所以结体严谨,笔法收敛,线条较匀称,章法显得茂密。《西狭颂碑》笔画较自由,熟练而率意,纵体结体尽量往左右伸展,章法也较茂密。《三老赵宽碑》则又是一种,它尽量将一些横势字往纵势拉,使纵横字势的字都处理得比较接近,字距之间空白比较平均,使章法布局比较丰满。《石门颂碑》从结体来说写得十分气派,饱满伸展,但线条细长飘逸,相互穿插,所以章法虽然丰满而能空灵,这种章法布局更难。我们细致考察章法布局虽然可以大体分类,但从实际作品看是各不相同的。当然还有许多巧妙的似同而实不同之处。这只有读者细致的玩赏才能得其妙趣。

(3)字距间隔少于行距,章法布局比较疏朗 如《尹宙碑》(见图121)、《五凤刻石》(见图122)、《三老讳字忌日刻石》(见图124)等。《尹宙碑》由于横势的字处理比较往纵势方面拉长,字距间隔较匀称,波磔和撇捺笔比较收敛,造成行间距离空白较多,章法疏朗。《五凤刻石》和《三老讳字忌日刻石》,似乎是按刻石原石的面积来布局的,内容是按一定规格布署的,字距较紧,行距较宽。这种行距宽字距窄的布局不是特别的多。这种布局与当时盛行的竹简有关系。有部分竹简和木牍较宽,可以写两行三行,因顺手从上往下写,字距容易写得密,行间距离要宽一些,才能分清行次,这样就成为此种章法布局。有些碑刻就受这种章法影响。

(4)字距行距无一定规则的茂密结构 如《开通褒斜道刻石》(见图123)。此刻石刻于汉中褒斜道。为开通褒斜纪功,可能因岩石面积的关系,故无行距,只是顺行而写,又由于石质坚硬,凿刻困难,基本上只能刻出细线条,反而形成独特的章法和风格。这种章法较为特殊和罕见。由于顺行由上而下刻下来,大小参错,相互避让,章法满而空白多,颇具独特的风格。

(5)竹简、木牍的章法与碑刻自然不同 碑刻是宣扬统治阶级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严肃性,碑文内容都有一定程式。当时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请名家撰碑文、书写、刻石立碑扬名。简牍是日常用品。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形式。当时纸张尚未流行,日常书写主要用简。简分为竹和木两种。竹经过杀青后破成长条,木牍则破成薄片,这种薄片大小不一致。竹木简因在一定的宽度下书写,故右边笔画重,特别是捺笔、横画的收笔,笔势往往左高右低,时也有左低右高,字距较密,但有的写的较好和规矩者,也有字体间隔较大的。如《阜阳汉简》、《河北汉简》,一部分居延、敦煌出土汉简也大致如此。木牍、竹简中的章法布局根据内容如纪年、书籍、账目等等不同,各有区别。竹木简的隶书往往出现长笔画,如“年”字将长竖画写得超长,有时也将捺笔写的非常伸展。字距密的也有错落的,如两行笔画左右穿插的,如《居延汉初元四年简》、《敦煌汉五凤元年简》(见图125)等等。总之,简牍中的章法布局是根据实用的内容不同,书写者水平不同,章法布局有规整和草率的两种,其中既有字间隔大的,疏朗的,也有字间隔密的,章法密集的。字体有严谨恭正的,也有错落的粗细变化的。我们学习汉简书法时,切不可机械地模仿,只能从规律性的颇有艺术价值的特点中吸取。

隶书章法应包括题款、印章,这是一幅作品和谐统一的一部分。古代碑刻无落款,而现代创作的作品就有落款印章,它是创作一幅隶书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款和印章既是作品主体的补充,弥补主体部分的不足,也可以使作品由于题款、印章更加有神韵,如果主体部分写得板拙,可通过题款、印章使其活泼空灵,相互衬托,巧拙相映;如果主体部分写得较得意,用上题款、印章,会使作品更为完美。我们这么说只是说明落款印章重要,在书写当中要非常重视、认真,不可以为题款、印章就可以随便、任意。更不要使题款喧宾夺主,超过主体部分。

隶书分为“秦隶”(简牍体)和“汉隶”(今隶)。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汉隶)略显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凤尾”、“一波三磔”。它源于秦小篆和简牍体,到东汉时达到顶峰,书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落笔轻重顿挫富有韵律变化,具备了现代美学意义上的“书法艺术美”。风格也日趋多样化,颇具艺术欣赏审美价值。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结字,要突出横画,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要切忌臃肿,使静态的字变为动态的艺术。每个汉字笔画的大小、多少、长短不等,书写时须依据其字的特点和自然形态,决定字的高低、宽窄及字的大小的形状。宝盖头一类的上宽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但重心不偏不倚。上实下虚,相映成辉。中间贯穿竖画的结字,要使竖画正而直,写的略长些为宜,以突出竖画在结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写的稳重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有些字形出于结构变化之因,往往把左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统一,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有些汉字左边写的较大,右边部分则写的较小,放左敛右,右侧紧缩,左侧舒展,两部分之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相互呼应,犹似是独立国家联合体别有一番情趣。有些汉字由于结构笔画繁简等问题,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现松散、不和谐,应此要把有的笔画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拥挤又不分离,保持整体的稳定。有些汉字,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体结字要根据各自结构处理,要做到上宽下窄、上实下虚、以虚托实,方显中国汉字的书法艺术魅力有的字,下部要宽大舒展,而上部宜紧小短促,似三角形。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进行处理,要做到下宽上窄、下实下虚、稳实端庄,犹似大厦基座稳若泰山。字的右边部分小,应把右部分与左边大的部分相靠近,并居与中间,切记偏上或偏下,以使结字整体有平衡感。

在隶书创作中,拖锋行笔方式主要运用在一些尺幅较大的作品中(图3-38),以枯笔表现居多,丰富笔墨效果的同时增加了作品的流动性。

小编微信

以下为  三位编辑老师微信号

(0)

相关推荐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四)

    节奏是一个既古又新的概念.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节奏的较早记载开始,节奏概念已经有上千年的使用史.<礼记·乐记>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零三)

    编者按:唐代书法家学是唐代普及书法教育的重要力量,为唐代书法教育的繁荣奠定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书法家学代代相传,身处其中的子弟自小便受到浓厚书学氛围的熏陶,其成长的条件得天独厚.文人士大夫们为维系家庭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八)

    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活起来,就必须讲"势".势是发展的.流动的.变化的,所以蔡邕认为笔势应来去自然,不可遏止.这"势&qu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七)

    篆书的章法排列除了甲骨文之外,绝大部分都具有排列匀称的特点.即行距与字距之间基本上都呈现出比较整齐的特征.特别是小篆,可谓整齐划一,纵横的行列分布都十分匀称,犹如体操队列一样. 图22-1 毛公鼎(局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六)

    对于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把字写得好看.漂亮,可以说是最大的理想.比如有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总想把写出来的字和原帖进行比较,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让高手一看,还是被认为存在问题很多.那么,衡量书法好坏的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三)

    积字成篇,就要懂得篇章布局,这就叫章法.掌握章法,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前提之一作点之法,其势要重,所谓重即落笔的速度要快,但落点要轻,所谓"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二)

    取先人笔法之精华,加以创新而变通.无论什么时期,先人的笔法永远都是后人创作的基石.当下书坛,书家们在创作中更多强调的是艺术性的创新,但"千古不易"的笔法规律依然遵循.笔法在具体的作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一)

        书法方笔的运用,可表现笔画的平硬"厚拙"感.康有为有言:"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厚拙中皆有异态."<说文>这样解释&qu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八)

    我们创作书法的时候,对用笔的起头.收尾很重视,相比较对转折就没那么精心了,而转折对于书法最为事关重大!不管方折还是圆转,上翻还是下折,左了还是右了,总之说白了就是拐了弯,姑且把他们称为折笔比较统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