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妃曲·其二》今韵
宋《明妃曲·其二》今韵
一君木子
明妃曲·其二
宋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评析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这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注释
“毡车”句:写匈奴派了大队胡姬人来接昭君。《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写贵族女子出嫁,陪从很多。
两:通辆。
杆拨:指弹奏琵琶时用以拨动琴弦的工具,用来代替指甲。
春风手:形容手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汉宫侍女:指陪昭君远嫁的汉官女。
青冢:指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
韵译
当初明妃出嫁的时候嫁给了胡儿,
百两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之姬。
她多么想找人说话但无说话之处,
只有所弹琵琶之声对我的心可知。
美妙声音是因她拨动金杆拨的手,
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随嫁的汉宫侍女们暗中低头垂泪,
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汉朝之恩尚是浅薄胡人之恩更深,
人生的欢乐全在于相知的心与心。
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被荒芜埋没,
但可是还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年间,任参知政事,后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于1074年被罢相。保守派得势后,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作于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后。当时,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皆写有和诗。
北宋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们借汉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