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七十年有感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今天的日子里,感慨万千。改革开放是这七十年间重要的一环,谈到票证的产生和退出,可以从一个侧面来看其影响和变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票证供应可见一斑,只要是供应紧张的物品,都会用票证来供应调节。当年的工业品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布票等,食品方面那就多不胜数了,粮票、油票、副食票等。票证发放虽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又发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我记得在粮本上,家里每人的口粮都不一样,除了细粮白面为主及少量大米外,还有小比例的杂粮,品种不定,根据当月粮食供应情况供给。如果个人需要粮票时,可以在粮店适当兑换部分本省粮票。
有些人好奇,这种票证发行,外国有没有?其实是有的。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革命前1916年的鞋票。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中国取消粮票后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当时的朝鲜和越南等一些国家。
其实在中国,票证当时也为国家的管理制度在服务,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因为票证的缘故,在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下。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自由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因此农民离开了农村,在城市就无法立足。
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流动两种。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兑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
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在各种票证中,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也都有自己内部发放的粮食供应凭证。粮票在当年诸多的票证中可以称为“中国第一票”,其种类之多品种之全在世界票证发行中首屈一指。尤其是上海的粮票特别,除了有写称为“一市两”的,还有“50克”的,“半市两”的。
如果你是农民,你不是吃商品粮的市民身份,那个年代你就只能吃农业口粮。在农业生产队每年根据你的劳动工分,根据当年生产队打下的粮食,分配你一定的口粮。如果你要出门,确实需要在外吃饭,可以带上实物粮食到有关粮食收购部门兑换一定数量的粮票。那时出门,没有粮票,吃饭就成了问题。在城镇,有些吃商品粮的市民,体力劳动者或饭量比较大的,粮食定量不够吃,只能在市场上去买不要粮票的高价粮,那要贵很多。而在农村,粮不够吃,买不起高价粮,只能瓜菜代了。我当年插队的日子里,在一户社员家吃饭。由于他们家粮食不够吃,用压榨过麻油的油渣做的油渣蒸饼让我吃。每天劳动下来,在那饥饿的年代,刚开始吃起来也味道不是那么好咽,但吃到后来,还感觉余味有些油渣的香味。
当改革开放的年代到来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在粮食上,不是那么紧张了。人们的饭桌上油水大了,主食也就吃的少了,自然粮食不紧张了。随着各种票证的逐步退出,粮本上的杂粮没有人光顾去买了,粮票也多了,那时用不完可以去市场上换鸡蛋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逐步渐进的减少到取消粮票的使用。如今,粮票已经彻底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各种商品物产的极大丰富,已经不再需要凭票购买了。票证时代的过去,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