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中的2020,有多少房企千亿梦破碎?
艳姐说
2020年,一个不同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
进入12月,2020年的终章终于到来。放在历史大潮中,这一年堪称魔幻,对于曾经的龙头行业地产来说,更多是焦虑一年。
年初疫情黑天鹅带来的行业急冻,令行业年初开局就变得异常艰难;年终三道红线骤然落地,宣告了行业“高周转”、“弯道超车”时代轰然落幕,恒大、融创等巨头率先打响惨烈的折扣战。
行业由高速增长到“高位盘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那些过去无往不利的传统做法,一时间失效了。
茫然,焦虑几乎是写在每家房企脸上的情绪。
这一点或许能从复盘房企前11个月销售的成绩来一窥端倪:
成绩不理想的房企增多了:今年前三季度,有近3成房企目标完成率不足65%;前11个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增速已连续4个月下滑;
头部房企涨不动了:头部房企因为自身增长基数高体量大,增速开始放缓,越来越多的头部房企开始提出保持10%-20%的增速目标;
第二梯队与“千亿新贵”锐气少了:部分去年表现强势的第二梯队房企以及一些“新千亿”、“准千亿”房企今年房企都面临着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
千亿新贵又有新看点了:前11个月销售额超千亿房企3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而即将冲击千亿门槛的房企也有8家左右。
我们可以从房企前11月销售榜单中一窥今年哪些房企有冲击千亿的底气。
数据来源克而瑞地产研究院
在当下行业环境和时间节点下,扣响千亿大门的房企身上具有特别的研究意义,我们今天先从禹洲集团开始分析一下。
12月7日这一天,禹洲集团(01628.HK)正式发布公告,集团累计实现合约销售突破1000亿元。
至此,禹洲集团提前撞线完成年度千亿目标,正式晋级“千亿俱乐部”。
禹洲这个时间节点破千亿,这份成绩里超越同行和超越自己两个成分在:
①一是,禹洲今年前11月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7%,在TOP50房企中数一数二,在大多数房企面临增速下滑的局面下,禹洲的这个增速属于大比分超越。
②在克而瑞数据榜单上,去年禹洲前11月是672.2亿元规模,排名46;今年已经位居百强榜单第34名,一年时间在百强位次上升12位,也实现了自我超越。
在这份成绩单反映的经营周期内,禹洲还收获了资本市场、产品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荣誉。
尤其在今年6月,穆迪等多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上调了禹洲的信用评级,高盛等投行纷纷看多,在当前融资环境下,获得机构的认可意味着禹洲在资本市场获得了极大主动。
这份成绩带有禹洲鲜明的增长特点:冲劲足,质量高,风险均衡。而在千亿成绩的背后,我们更关注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
几年前,房企规模增长的发动机是踏准周期节奏,拿地高举高打;近年来,房企的增长换挡为寻求结构性机遇。
这样看来,一家房企的战略布局,是这家房企规模增长的最佳注解。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复盘了禹洲在战略布局上的打法。
禹洲的布局新战略是在2017年提出的,当时的提法是“区域深耕,全国领先”,并明确了三年后实现千亿目标。
对房企来说,战略深耕的优势非常凸显:
一来区域深耕可节省管控成本,扩张盈利;
二来有利于资源聚焦,与当地金融机构或其他部门建立信任链;
再来也有利于加深客户理解,快速形成品牌效应。
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禹洲布局了长三角、海西、大湾区、京津冀、华中和西南6大区域、37城、超200个项目。
在禹洲的土储结构中,整个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90%。2019 年禹洲新增的35块地中,95%地块都在一线和二线的省会级城市,以及准二线城市,基本位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成都、重庆、合肥,南京,苏州,郑州、天津、无锡,杭州等核心城市。
这种布局的思路虽然不会带来爆发式集中增长,但在今后的行业周期下会显示出旺盛的生长能力。而今年的疫情则是最好的试金石。
在今年疫情复苏期内,一线和二线城市市场恢复超过预期,禹洲深耕的长三角都市圈,在上半年贡献了268亿元的合约销售,占比达到62%。
这其中的苏州,禹洲进驻不到3年就实现单城销售突破百亿规模,成为禹洲第1个百亿级城市公司。禹洲深耕14年的合肥,今年用了10个月实现百亿销售突破,成为禹洲第二座百亿级城市。
这是禹洲战略布局的第一个特点,坚定做战略深耕。
而另一边,禹洲这家企业又极其强调风险控制,集团战略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平衡规模、利润、风险这“三驾马车”。这背后可能与禹洲“港系”基因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香港地产商大都经历了至少50年以上的发展,负债率维持在20%-30%的低位,而利润率高于内陆大多数大型房企,这也是为什么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素以稳健的港企频频被看好。
禹洲向港企看齐,就注定了其在财务上不会冒巨大风险,在拿地上过分激进,也就造就其经营动作上不至于走形,按照既定战略,一步步稳扎稳打。
这是禹洲城市布局的第二个特点,控风险向港企看齐。
但话又说回来,禹洲布局的战略重心和拿地的动作,是以一种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但我们要探究的是这个结果形成过程中,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地产行业并非没有“路线之争”,有信奉“高周转”的企业,将这条路径走到极致,“三道红线”突降或许为这条路径的未来蒙上一层迷雾。
也有信奉极致的产品哲学,但没能逃过商业逻辑的宿命,甚至没熬到产品红利时代的来临。
越来越多的企业试着去寻求一条“中间路径”,但怎么做,各有见地。
有这类存在战略困境的房企,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曾经以高周转型房企为标杆的,渴望快速上规模;一类是规模徘徊在三四百亿,对冲千亿有强烈诉求的房企。
如今,禹洲为实现规模突破提供了一种思路:“适度高周转,极致产品力”。
一方面,这家房企严格意义上不是高周转企业,没有被现金流压得喘不过气;但也并非偏安一隅,仍不断追求规模突破。另一方面,禹洲强调极致产品力,将客户的产品体验是企业唯一致胜的法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禹洲或许为那些笃信“高周转”的房企,以及陷入增长瓶颈寻求规模突破的房企,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