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珍品——傅抱石字画精品欣赏
建国后江苏绘画能跃居中国画的中 心地区之一,江苏绘画能群体性崛起,傅抱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江苏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人物,作为“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一代领 袖和灵魂,傅抱石在中国画尤其山水画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 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 大。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
傅抱石这种把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人物画得十分接近的现象,与傅抱石本人的才学、艺术追求有关。
在傅抱石看来同样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则,借助个性化的“写生”理解和实践方式一样能实现自己的天才创造。因而中国画的“写生”观念不仅是表现技巧层面的选择,也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绘画功能的适应和发挥。
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始了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了新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中期的蓬勃发展。他们在长达三个月的旅行写生期间,这批生长于江南的画家,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并瞻仰了诸多革命圣 地,参观了祖国的建设成就,游览了风光名胜,达到了“开眼界,扩胸襟,长知识和向兄弟省市画家们学习”的目的。这无疑也是美术史上的一种创举。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将五十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因此,傅抱石后来感叹这次旅行,是“兹游奇绝冠平生”。可见,这次旅行写生对傅抱石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并为他后来在山水画上的突破,无形中打下了坚实的的生活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的画作取材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从此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转变为以毛主 席诗词为蓝本,进行艺术创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题材有着天然的可行性,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此后,傅抱石先后创作了《抢渡大渡河》、《井冈山》、《更喜岷山千里雪》等作品。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1959年,时值北京人民大会堂在这一年的9月3日竣工,大厅内急需一副大型国画。
傅抱石擅画山水,其绘画创作题材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自然、诗境、历史、临摹古人、想象与感怀。他的绘画创作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写意”之风,酣畅淋漓,诗情文思并重。同时,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