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期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辣椒一生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着果期、结果期。特别是苗期管理不当的话,病虫害会发生严重并影响产量和品质。今天小编为大家辣椒苗期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侵染性病害
猝倒病
1、症状
辣椒播种以后,由于病菌的侵染,常造成胚茎和子叶变褐腐烂,致使种子不能萌发,幼苗不能出土。当幼苗出土以后,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成为线状,由于不能承受上部子叶的重量而猝然折倒,子叶在短期内仍保持绿色,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非常迅速,幼苗成片死亡。苗床潮湿时,病部及附近土壤表面有白色棉状菌丝体(立枯病菌丝为褐色蛛丝网状)。
2、发生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以游动孢子的芽管直接侵入寄生,引起烂种倒苗,病菌腐生性强,能长期存活在土壤和有机肥料中,借雨水、堆肥、农具等媒体传播,苗床土壤带菌或未经消毒,是发病的根源。猝倒病病菌属低温病,最适生长温度为15-16℃,最低为8-9℃,最高30℃。因此,早春苗床发病重。
欢迎添加天宝农技服务平台果菜群微信号:Jm15311079509,交流了解更多果菜专业种植技术。
3、防治方法
(1)采用快速育苗或无土育苗法,加强苗床管理,看苗适时适量放风。避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2)根据当地要求选用抗猝倒病品种。
立枯病
1、症状
一般在辣椒真叶出现以后发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几天以后,枯萎死亡。茎基部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扩大到茎基部周围,病部收缩干枯,叶色变黄凋萎,根变褐腐烂,直至全部死亡,由于立枯病发生在木栓化以后,一般不倒伏,立枯病因此而得名,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褐色稀疏的蛛网状霉(与猝倒病区别)。
2、发生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和有机质上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中存活2-3年,寄生范围很广,床土带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根源。病菌发育最低温度为13℃,最高为42℃,最适24℃,气温在15-21℃最易发病,在18-20℃发病严重。病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pH3.0-9.5均能适应,以在弱酸条件下发育良好。病菌通过水流、农具等媒体传播。凡温暖潮湿、播种过密、浇水过多、间苗不及时均易发病。
3、防治方法
尽量避免使用带菌土壤,苗床用恶霉灵+嘉美红利1000倍液进行消毒。不使用未腐熟肥料。作好苗床的通风透气工作。发病前喷科佳(有效成分:氰霜唑)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恶霉灵或百菌清或敌克松等进行处理,可以同时撒草木灰或干细土并清除病菌。立枯病可结合猝倒病一并防治。
灰霉病
1、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出真叶以后,特别是保护地,气温低、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最易发生,是常见的苗期病害之一。当辣椒出现第一片真叶以后,子叶、幼叶均可感病,开始病部水渍状,后变褐色,缢缩、折倒,及至全株死亡。
2、发生条件
灰霉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残枝上越冬和越夏,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菌丝,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蔓延十分迅速,病菌发育适温20-25℃,最高30-32℃,最低2℃,在低温高湿下最易发病,因此,早春辣椒苗床常成片发病。
3、防治方法
灰霉病主要是床土带菌、低温高湿、气流传播引起的,因此床内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发病期应尽量控制浇水,降低床内湿度。彻底清除中心病株并喷药消毒。发病前喷科佳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真菌净等1-2次进行治疗。
疫病
1、症状
染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致上部倒伏,多呈暗绿色,最后猝倒或立枯状死亡;定植后叶部染病,产生暗绿色病斑,叶片软腐脱落;茎染病亦产生暗绿色病斑,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
2、发生条件
辣(甜)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借风、雨、灌水及其他农事活动传播。发病后可产生新的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生育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宜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迅速;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氮肥使用偏多、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3、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增施嘉美红利、海力宝,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定植前7天和当天分别细致喷洒两次杀菌保护剂,做到净苗入室,减少病害发生。
3、栽植前实行火烧土壤、高温焖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栽植以后,严格实行封闭型管理,防止外来病菌侵入和互相传播病害。
4、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冲施一次嘉美海力宝或赢利来,喷施一次600-1000倍41%聚砹·嘧霉胺,连续喷洒1-2次,提高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
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搞好肥水管理,调控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长势,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6、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使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夜晚维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辣椒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
7、注意观察,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发现茎干发病,立即用200倍70%代森锰锌药液涂抹病斑,铲除病原。
8、土壤消毒,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亩喷洒3000倍96%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千克,或38%恶霜嘧铜菌酯50ml每亩,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一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注意!不要喷洒开放的花蕾和生长点)。每2次波尔多液之间,喷一次41%聚砹·嘧霉胺600-10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00倍液,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
二、非侵染性病害
烧根
1、症状
烧根是栽培技术不良且人为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发生烧根时,根尖变黄,不发新根,前期一般不烂根,表现在地上部生长慢,植株矮小脆硬,形成小老苗,有的苗期开始发生烧根,到7-8月高温季节才表现出来。烧根轻的植株中午打蔫,早晚尚能恢复,后期由于气温高、供水不足,植株干枯,似青枯病或枯萎病,纵剖茎部未见异常,别于上述两病。
2、发生条件
烧根现象多发生在幼苗出土期和幼苗出土后的一段时间,多与床土肥料种类、性质、多少紧密相连,有时也与床土水分和播后覆土厚度有关。如苗床培养土中施肥过多,肥料浓度高则易产生生理干旱性烧根;若施入未腐熟有机肥,经灌水和覆膜,土温骤增,促使有机肥发酵,产生大量热量,使根际土温剧增,也易导致烧根;若施肥不匀,灌水不均以及畦面凸凹不平亦会出现局部烧根;若播后覆土太薄,种子发芽生根后床温高,表土干燥,也易形成烧根或烧芽。
3、预防方法
苗床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氮肥使用不得过量。肥料施入床内后要同床土掺和均匀,整平畦面,使床土虚实一致,并灌足底水。播后覆土要适宜,消除土壤烧根因素。出苗后宜选择晴天中午及时浇清水,稀释土壤溶液,随后覆盖细土,封闭苗床,中午注意苗床遮阴,促使增生新根。
闪苗和闷苗
1、症状
揭膜之后,幼苗很快发生萎蔫现象,继而叶缘上卷,叶片局部或全部变白干枯,但茎部尚好,严重时也会造成幼苗整株干枯死亡。因其“闪苗”现象是在揭膜后不久即发生的,好似一闪即伤一样,所以叫“闪苗”。
2、发生原因
当苗床内外温差较大,且床温超过30℃以上时,猛然大量通风,空气流动加速,引起叶片蒸发量剧增,失水过多,形成生理性干枯。同时因冷风入床内,幼苗在较高的温度下骤遇冷流,也会很快产生叶片萎蔫现象,进而干枯,亦称冷风闪苗或“冷闪”。闪苗也是因苗床管理不善,尤其是通风不良造成幼苗生长环境突变而引起的一种生理失衡的病变,它发生于整个幼苗覆盖生长期,尤以缺乏育苗经验与技术之人最易造成此种现象。幼苗生长后期(3月至4月上旬)温度变化幅度大,特别是连续低温多雨后遇到晴天,大棚内温度可达35℃以上,大棚外温度只有10℃左右。通风口过大,幼苗不能适应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失水,造成叶缘干枯、叶色变白,甚至叶片干裂,发生闪苗。通风不及时,由于长时间在低温高湿、弱光下生长,幼苗营养消耗过多、抗逆性差,幼苗不适应大棚内温、湿度变化,容易出现凋萎,发生闷苗。
3、预防措施
注意及时通风,从背风面开口,通风口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当床温到20℃时,要适时正确掌握通风量,一般随气温升高通风量由小渐大,通风口由少增多。通风量的大小应使苗床温度保持在幼苗生长适宜范围以内为准。并要准确选择通风口的方位,应使通风口在背风一面。阴雨天气尤其是连续阴天应选择时机揭帘揭膜,增加光照。
僵苗
1、症状
僵苗又叫小老苗,是苗床土壤管理不良和苗床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一种生理障害。受害幼苗生长发育迟缓,苗株瘦弱,叶片黄小,茎秆细硬,并显紫色,虽然苗龄不大,但看似如同老苗一样,故称“小老苗”。
2、发生原因
苗床土壤施肥不足,肥力低下(尤其缺乏氮肥)、土壤干旱以及土壤质地黏重等不良栽培因素是形成僵苗的主要因素。另外透气性虽好,但保水保肥很差的土壤,如砂壤土育苗,更易形成小老苗。若育苗床上的温室低矮,也易形成小老苗。
3、预防措施
宜选择保水保肥力好的壤土作育苗场地。配制床土时,既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料,也要施足幼苗发育所需的氮、磷、钾、钙等营养。及时划锄增强土壤通透性,用800倍嘉美红利淋根,促根下扎,促进营养吸收。
烧苗
1、症状
烧苗是一种高温生理灾害,一般出现在苗床中部,烧苗现象发生快、受害重,几小时之内可造成整床幼苗骤然死亡,损失惨重。烧苗之初,幼叶出现萎蔫,幼苗变软、弯曲,进而整株叶片萎蔫,幼茎下垂,随高温时间延长,根系受害,整株死亡。主要表现为黄弱、茎细而硬、生长缓慢,拔下幼苗检查,可见根系变褐,根量少。
2、发生条件
多发生在气温多变的育苗管理中期。前期气温低,后期白天全揭膜,一般不易发生烧苗。高温是发生烧苗的主要条件,尤其是幼苗生长的中期,晴天中午若不及时揭膜,实施通风降温,温度会迅速上升,当床温高达40℃以上时,容易产生烧苗现象。烧苗还与苗床湿度有关。苗床湿度大烧苗轻,湿度小烧苗重。烧苗易发生在酿热温床、施用未腐熟有机肥较多的苗床及土壤养分严重匮乏的苗床。未腐熟的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要吸收大量水分并放出热量,造成幼苗缺水及烧根,而营养严重匮乏的苗床由于幼苗长期营养不良,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造成秧苗老化。
另外,苗床前期严重缺水、苗床长期低温也会出现烧苗症状。辣椒苗床四周一般不会出现烧苗症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苗床内以中部温度最高,土壤水分蒸发快于四周,所以苗床中部易出现缺水症状。二是塑料薄膜的流滴作用,使苗床四周及边缘地带的土壤能得到一定的水分补充。三是苗床边缘受苗床邻近土壤水分的影响,即使缺水缺肥也不会像中间那样严重。四是边缘地带有机物发酵产生的热量能向四周土壤传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烧苗症状。遇到烧苗情况后,应及早查明原因,及时补水或水肥并补,苗床温度低的要采取增温保温措施。
3、预防措施
经常注意天气预报,晴天要适时适量做好苗床通风管理,使床温白天保持在20-25℃。若刚发生烧苗,及时进行苗床遮阴,待高温过后床温降至适温可逐渐通风。并可适量从苗床一端闭膜浇水,夜间揭除遮荫物,次日再行正常通风,待好转后叶面喷施1000倍嘉美金点,提叶养根。
沤根
1、症状
沤根非病理性病害,而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几乎所有蔬菜幼苗均可受其害,瓜类早春苗床发生较重,尤以育苗技术粗放、气候不良的地方极易发生。发生沤根的幼苗,长时间不发新根,不定根少或完全没有,原有根皮发黄呈锈褐色,逐渐腐烂。沤根初期,白天萎蔫,早晚复原,幼苗叶片变薄,阳光照射后白天萎蔫,叶缘焦枯,逐渐整株枯死,病苗极易从土中拔起。
2、发生条件
沤根多发生在幼苗发育前期,陕西关中地区多在2-3月份,北方多在3-4月份发生。辣椒苗沤根的主要原因是苗床土壤湿度过高,或遇连阴雨雪天气,床温长时间低于12℃,光照不足,土壤过湿缺氧,妨碍根系正常发育,甚至超越根系耐受限度,使根系逐渐变褐死亡。
3、防治方法
防治沤根应从育苗管理抓起,宜选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段作苗床地,床土需增施有机肥及嘉美红利。出苗后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通风换气,可撒干细土或草木灰降低床内湿度,同时认真做好保温,可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夜间可加盖草帘。条件许可,可采用地热线、营养盘、营养钵、营养方等方式培育壮苗。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创作
转载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ID:tianbaonj)
参考资料:
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当季蔬菜”专栏
《辣椒苗期病害集锦》南京廖华
《辣椒疫病防治方法》李金铭
《辣椒育苗期主要生理病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院植保所 韩学俭
《大棚辣椒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禄丰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刘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