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哪一种更能诱导人的欲望?

人类创造了语言,语言可以直接传达我们的思想给别人。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这种模糊不清、不能说明白、非直接抵达目标的音乐?

想象一下,你和另外一个人相爱了,可你们不是同一个国家的人,你们不能流畅沟通,只能间接地进行个别词语的沟通。你不能完整地表达你的思想,对方也不能完整地表达她的思想。

但你们相爱了,你们生活在一起会有问题吗?沟通会有障碍吗?

01

语言的功能

语言到底有什么功能

一、准确传递信息

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他不会说话,只能通过一些急切的表情、哭闹和手势,通过这些他也不知道代表什么的方式,向外界发出信息。

这些信息母亲也不能准确翻译,只能去尝试看是不是孩子所要。

在尝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互动的方法。每次孩子使用这样一个信息,母亲似乎就能读懂大概代表什么含义,但这种表达不精确。

为了更准确地告诉母亲他要什么,孩子会学着说出一些最重要的词汇,比如,妈妈、吃奶这些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

当必须通过语言让别人知道我们要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得精确地操纵语言来达到目的。

语言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抵达对方的思维,传达我们的想法。

二、直接误导他人

一个孩子打烂了一个玻璃杯,妈妈问是谁打的?

这个孩子可以用语言去误导妈妈,说是另外一人打的。

三、代表社会法则

再长大些,我们会听到一些来自于社会规则的语言。甚至不懂这些语言是什么意思,但我们知道这些语言具有很高的权力。

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时,我们必须得听。

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法则、一种规则、一种不得不做的事情。

虽然我们不愿意,但是至少我们表面上要听。

四、委婉表达想法

慢慢的,语言的功能越来越多。

在社会规则面前,我们想要达到目的,但是又不能突破社会规则,所以就得说出那些含混不清的意思。

在约定俗成之下,我们要用一种模糊的方式来表达想法。

这就和最初的语言不一样了。

比如,在公众场合假设我们还是想吃奶,母亲就会暗示你不能吃奶,孩子可能就要同样委婉的暗示——他就是要在这个时候吃奶。

这样孩子慢慢就学会一种不能直接清楚表达的能力。

语言,从最开始直接清楚地表达想法,演变成不能直接清楚地表达想法。语言变成了非常复杂的一种现象

五、转述别人欲望

孩子还会发现,有时候来自A传达给我的一句话,我还可以把这句话传达给B,这样自己就会成为一个中介。

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有来自于老师的一个规则——不准上课吃糖,然后把这个规则传达给同桌的小朋友。

我们通过语言转诉来自于别人的一个欲望,传达给下一个人,这样我们就会完美地躲过这件事情。

语言就有了可以防御的目的。

02

问题答案

了解语言的多种功能之后,我们便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这两个问题了:

为什么我们已经可以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想法,却还需要音乐?

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不能、不允许你清楚地表达,我们被迫使用一种含糊的表达方式。

我想和对方说我爱她,但是我又不能直接说,我绕了好大的圈子,她都不能明白我到底怎么想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被迫使用一些其他的方式。

比如会使用音乐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来直接表达我们的目的

同样,我们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和一个无法沟通的人结婚,她说的语言和我说的语言并不相通,在这种沟通不畅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双方都爱对方,我们仍然可以沟通?

因为这时候我们发出的一个符号、一个词、一个肢体表达,对方虽然听不懂,但她会知道这个词是直接抵达目的地,不是为了故意让我听不懂。

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什么词都无所谓,因为我们知道不管用什么样的词,都直接沟通在我们俩想要的一致性目标上。

这样的沟通并不在乎我们是不是能够通顺地使用同一种语言。

(未完待续)

添加

小明老师微信号

zhaoxiaoming3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1

2016-2018连续3年今日头条心理类自媒体10强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作者:赵小明

文字编辑:马荆芳  崔贯利

图文编辑:段艳梅

审阅:徐放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