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进行一次诗歌排名,我愿意把第一名投给这首《秋日》,你同意吗
寄情文学,阅读人生,用清白之眼、草木之身、慈悲之心体悟生命中的明亮与阴影。亲爱的朋友,你好!欢迎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的你来到《亮影文学》,并阅读《亮影文学》推出的系列读诗文章。让我们一同放眼世界文学、品读经典诗歌。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奥地利德语诗人里尔克的经典之作《秋日》,以及对这首诗歌的解读与感悟。
《秋日》
.
作者:里尔克(奥地利)
译者:冯至
.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作者简介:赖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 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1926年12月29日因白血病逝世。
放眼世界诗歌,杰出乃至伟大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在这些诗作中,里尔克的这首《秋日》堪称是一首完美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诗作。这首诗在全世界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评论此诗的文章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在列数全世界的优秀诗歌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少了这首。里尔克的诗歌在中国有广大的读者,他的诗歌也对中国诗人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里尔克的诗有很多中文译本,其中受广泛认可的译者有冯至、陈敬容、北岛等。这首《秋日》的中文译本里,冯至和北岛的译本最为出名,也比较接近。综合比较,我更喜欢冯至的版本。需要一提的是,冯至将里尔克视为人生道路与诗歌精神的先导和同道,是里尔克在中国默契的知音和重要的传播者,他对三、四十年代里尔克的“中国之旅”发挥了桥梁作用。另外,冯至在潜心研读里尔克的日子里,写出了被朱自清欣喜地称为代表了新诗成熟“中年”的《十四行集》。所以说,里尔克与冯至有一段跨越时间与地域的缘分,甚至也可以说,因为里尔克,才有了冯至乃至“九叶诗派”的创作巅峰;因为冯至等,里尔克与中国的创作者与广大的读者才有了难能可贵的“遇见”。
《秋日》一诗里尔克创作于1902年9月21日,那时里尔克刚到巴黎,年仅27岁。诗歌以一个踱步者的遐思写出了没有边际的孤独感和动人心弦的秋天唯美意境。其中第三节的“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更是成为了经典名句,被全世界的读者津津乐道至今,而且这两句也基本概括了里尔克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对于一生漂泊不定的里尔克来说,孤独是诗人生命意义的一种存在状态,已和诗人的日常生活形影不离。有意思的是,这首诗共三节,其中每后一节比前一节多出一行,这种每节递增一句的阶梯式结构,显然是诗人刻意为之的,为的就是将“重头戏”放在最后。诗歌从“主啊”开始层层展开,逐渐书写了夏日的过去、秋天的来临、果实的成熟、美酒的酿造、漂泊的状态、孤独的永恒。从上帝到自然,再从自然到人,诗意又失落,柔软又有力,盛大又孤绝。诗歌营造出的诗意、孤独、怅然的氛围,让人读过就觉得有所得又有所失,很美妙又很失落。
里尔克与许多风格独特鲜明的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便已经过去一个世纪,但是对于里尔克的诗歌似乎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义”定位。他似乎属于象征主义,却又觉得不太准确。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里尔克的魅力所在。由于里尔克一生漂泊,加上他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里尔克的许多诗歌中,都存在一种悲伤的氛围。比如他的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还有“在日常生活和伟大作品中间/存有一种古老的敌意”等。不过,里尔克并不是一个厌世者,相反,他认为一个诗人应该将生命中存在的撕裂与分离进行统一,这是一种伟大的使命。他在《波德莱尔》一诗中写道:“世界在人人身上分崩离析,/唯有诗人才将它加以统一。/他把美证明得闻所未闻,/但因他本人还要颂扬把他折磨的一切,/他便无止境地净化了祸根:/于是连毁灭者也变成了世界。”而且,他觉得“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他也深刻懂得“写作,就是一门孤独的手艺。”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里尔克身上,不是只有悲伤与孤独,还有使命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