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精致的利己者,你准备好了吗?
年越来越近了,人们也越来越忙了。
今年农历新年和阳历新年挨得比较近,一月就过年了。这之间的距离只有二十六天,所以大家会觉得更忙。
中国这个年有自然年的意思,但过年的概念当中更多的是社会意义——一种仪式。
其实,中国人不喜欢“过”这个字,“过”就是过去了,完了。比较雅一点的叫法是迎新春。
“过大年”多代表气势,有点虚张声势的意思,而“迎新春”更多地是期待美好,春天总是美好的,对于北方来说最起码不冷了。
“春天里那个百花香,浪里格浪里个浪里个浪。”
听起来挺虚的、挺淡的,但总比大鱼大肉的感觉要美好得多,有前景、有空间,能浪一浪也不错。
所以,我更喜欢春节这个词。春天的节日,是开始不是终结,说到年,说到过年,就没有什么开始的意思了,都是终结。过一年少一年。
现在过年有个代名词叫回家。
原来我以为对于移民城市的人才这样,后来发现不是,全国都这样。
出去的人急着要回家,家里的人惦记着离家的人回家。
这样的期许放在特定的时间里就多了太多的急切和盼望。
因急切和盼望而焦虑。
回家是一个挺可怜的词。社会分工的细化、交通的便利、产业布局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让每年的春节变成了中国人的一次大迁徙。
突然发现,人类不再是定居的动物了,变成了像候鸟一样的迁徙动物。
文明的发展路径一直是本着让人定居下来的发展方向延展的,人类一直想把自然改造成社会,而在今天,人类越来越把社会变成了自然。
从游牧到定居,人类走了几千年上万年,又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来巩固定居,而从定居到游居人类只用了三五百年,从大航海之后开始的;中国人只用了三十多年,从改革开放开始的。这就是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现在,我们觉得这种现象很自然,但在建国初,人口是被限制流动的,流动出去的人口叫“盲流”。
现在好像在全世界又开始刮起了一股限制流动之风,也就是反全球化之风。
最早大喊全球化的美国开始向全世界的美国人大喊——快回家吧。
很多人说这是特朗普现象,特朗普一个人吹不出来那么大的风,虽然他的嘴够大。这是一种趋势,或者说应该当成潜在的趋势来看。
扯远了,还是说过年。
春节马上就到了,应该换个想法,这不是一年的结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应该做计划、做准备,而不是做总结。
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表扬过去、检讨过去。表扬产生的是对过去得意的留恋,检讨产生的是对过去失意的留恋。总之,都过去了,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春天要来了,前面有绿草,有鲜花,有一块需要你再次耕耘的空间,你准备好了吗?
回家只是为了拿工具,并不是送成果。
离春节还有几天的时间,应该打扫一下心情,把有用的留下,把垃圾扔掉。无论你是在归途之中,还是在安居的故土。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过了二十三的小年每天都有说法,汉族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市场发达,猪肉虽然贵点,但不是问题。
对于腊月二十六,民间谚语还有一种说法:“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洗一洗还是很重要的,除去污垢,让自己变得更干净。
这一点好像很难做到,春节往往会往心里装很多东西,也就是现代人说越过年心里越堵。
想让心里更干净也是要动手的,和收拾房间一样,要该扔的扔,该撇的撇。对一些老物件有时是有些心痛,但只要没用了,它就是你的负担。留着负担在,心里就没有办法干净。
昨天腾讯“大家”的专栏作家闫红写了一篇文章,叫《贾雨村: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模板》。意思是说在社会上有那么些人,他们以洞穿真相来享受智商的快乐;以俯首帖耳,赚取现实的利益。两边的便宜都占着,什么好处都不落下,规则也好,情怀也罢,都不过是为他们所用而已。
如果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在写贾宝玉,那么还不如说是要写贾雨村,贾宝玉是社会的个例,贾雨村才是这个社会的全部。
我们不去讨论贾雨村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的纷杂现实,但我认为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如果能做一个“精致的利己者”也不错。当然不能有主义,只可惜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精致”。
什么是精致?
精致:谓精巧细致;细密。也指精美工巧。美好等。
能把利己做到美好实在是不容易,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这个世界也就美好了。
打着道义的大旗利他的人,往往背后是最大的、能够伤害到别人的利己。
美国原来就是这么干的,现在特朗普说不能这么干了,管好自己再说吧。
新的一年已经进入了现在进行时,把过去的东西扔掉,做一个能带来美好的利己者,你准备好了吗?如果没准备好,就从今天开始打扫,让心情变得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