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口臭、焦虑易怒,是脾胃湿热还是肝胆湿热?3步教你区分【一点资讯】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床常见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吐、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黄腻。

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一般而言,普通人常会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混淆,因为二者确实存在共同之处:

1、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到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泥湿热之象。

当然, 二者亦有不同之处可以辨别。

1、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

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取、 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 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

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 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4、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食疗方案

1、湿热重吃麦冬很有效,药店里都买得到,很便宜,可熬粥或泡到菊花茶里,也可像吃糖一样每天吃一把。

2、薏米红豆粥,薏米红豆粥开始时薏米和红豆的比例为1:1,另外一半是大米, 20余天后,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 另一半是大米,粥要不稠不稀。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