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行走系列南行杂记(十五)穿山越岭去看你之二
美丽的自然景色确实令人沉迷,有时甚至会忘了为什么出发。我和夫君都不愿意离开翡翠般的河流,但又不得不离开。夫君找了一个充分的理由:“该出发了,前面肯定还有更美的景色等着咱们呢!”
往前走是一座村庄,村口离河很近,新修的木质围栏把河与道路分开,不远处是一处临时工房,从工地的规模推测该是在建高速公路。民居依地势而建,国道穿村而过。
已经是正午十分,我们在路边找到一家饭店,准备随便吃点。饭店很简易,房子似乎刚刚建成不久,还没有全部装修完毕。老板娘是个年轻的女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见我们进来很热情地打招呼。点好菜,夫君就和老板闲聊起来,问起刚才那条河的名字,老板说这是红水河,然后他指指房子另一面的窗户说:“你看,那边不远就是红水河。”我和夫君都站起来走到窗前看,原来这家饭店就建在河边,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房子的第二层,下面还有一层,从那层出去是一条小公路,小公路的外侧就是红水河。如果不是进了这家小饭店,我们还以为河离这里很远呢。
来上菜的老板娘见我们很好奇,就给我们介绍起周边的情况来。她说如果我们不急着赶路,可以从她家一楼的大门出去沿着小公路向下坡的方向走,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达附近的小渡口,每个人只需要一块钱就可以乘摆渡船到达对岸,再花一块钱还可以乘摆渡船回到这里。听了老板娘的介绍,我和夫君都很兴奋,能体验一下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我和夫君狼吞虎咽吃完饭,老板娘带着我们来到一楼,她打开锁着的大门,门外就是一条朝着渡口的方向倾斜下去的小公路,她指着不远处的一列车队说:“那里就是渡口,一会儿你们坐完渡船还从我家上去。”
谢过老板娘,我们和三三两两的行人一起朝渡口的方向走去。要过渡口的汽车已经自动排在小公路的右侧,行人则站在岸边等待。
一条小型摆渡船慢慢悠悠地从河对岸驶过来,一会儿就来到我们面前,等到船上的车辆行人上岸,我们开始登船。驾船的人并不主动收费,坐船的人也不说话,都主动上前交费,一来一往极其自然。
船开始向河中间行进。水太绿了,莹润的样子像极了极品的玉石。风带着水汽迎面吹来,神清气爽。我和夫君站在船头,看着对面馒头形状笼罩在雾气中的小山从眼前转过,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这幅画没有经过任何华丽的雕琢,带着质朴而真实的气息,其实这就是当地人的日常,却是我们生活中的奢侈。
到了对岸,我们打算还坐这条船回去。驾船的人指指旁边的一条大些的船说:“你们可以坐那条船回去,我还要再等一下。”这个主意也不错,我和夫君上了大船,大船是汽渡,刚才的小船只渡行人和摩托车。
我和夫君找到老板摸样的人交费,那人居然笑着摆摆手说:“算了算了。”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这难道是当地人表达热情的一种方式?
回到岸边,从饭店老板娘家的一楼爬回二楼,辞别热心的老板娘,我们继续寻找巴马之路。国道在无尽的群山中百转千回,导航带领我们进入巴马县城,看来,目前为止确实没有直达巴马县城的高速公路。
我们在巴马的长寿博物馆里与一位当地的中年人边看展览边闲聊,他指着墙上那些长寿老人的照片提出自己的质疑:“他们看起来那么年轻,真有那么大的年龄?“对于当地人的质疑,我们也无法回答,巴马是很多人心中神一样的存在,是长寿的代名词,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就相当于《西游记》中的唐僧肉。不过不管那些长寿老人的年龄是否真实,从照片上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神态平和。
长寿博物馆很小,几乎没有什么游客,难得的清静。不知道那些散落在大山中的村落是不是也这样安静?他们是不是也像红水河旁边的那个小村子里的人一样不紧不慢地生活?可惜我们不能去一一探访那些神秘的村落,又得继续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