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人能帮她处理好情绪,或许她就不会选择那一片寒冷
这本来只是一场小小的争执,后来却升级了。
布鲁克林高中的摩尔和辛克勒与卡琉尔发生口角,后来他们俩一再刁难卡琉尔,扬言要对付他。
卡琉尔害怕摩尔和辛克勒打他,于是在某天早上携带一把点38口径的手枪来到学校。就在离校警不到5米的过道上,卡琉尔近距离对着摩尔和辛克勒开枪了。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类似这种情况,因为情绪失控而酿成的惨剧。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也是因为发生了口角,马加爵竟然在大学宿舍连杀4人,每次想起这件事都感觉很可怕。
还有之前12月4日关于“女孩落水,未成功施救”事件而发生的悲剧,看了相关的视频后感觉很难受,生命有时候真的很脆弱。
其实本来有可能避免的,只需要跨一步过去拉住女孩,可能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我想要是我是那个警察的话,也许我会想到:“我不会游泳,万一下去遇到危险,我家里老小怎么办”,“也许她只是心情不好,先劝一劝也许就自己上来了” 。
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人性,女孩为什么会跳河?肯定是遇到了一些事情,女孩在那种情况下理性基本已经崩溃,只会想到用死亡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女孩能在水中停留,能从人们报警到警察过来,相信她潜意识下还是希望别人能拯救她,能拉她一把,这样也算“死过一次”,也能释怀,女孩也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事后提及此事的时候将满怀感恩,而不是自杀到一半自己怂了又回去的“耻辱”。
那时候她该多么绝望,多么渴望一双手能拉住自己,她回头的时候仿佛在问:“真的没有么? ”, 就这样怀着绝望离去。
这个是她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生命权利都是一样的,对此我们并不能强制要求什么。只是我们心底里都希望那时能有一个英雄, 就像他们一样【那些奋不顾身的瞬间】
那些被别人拼了命救下的人,有谁会想着再次自杀呢?
她的绝望我们能感受到,但是作为屏幕外的“观众”,除了动动嘴,我们毫无作为。
这篇文章是想表达“情绪教育”的重要性,详细了解了上面发生的事情后不禁有感而发,若是我们能很好的把控情绪,是不是类似的事情就会少很多。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帮助才能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人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的时候,需要别人拉一下。
太多的问题都是由情绪引起的,对人们情绪教育,应该以情绪和社会生活本身作为教育的主体,小处着眼,大处着手,这有利于预防很多问题的出现,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比如在某小学三年级的情绪课堂,会教导学生在发生争执的时候,要沟通,不要随意猜测,不急于下结论。以自信的态度做事,主动倾听,直率地表达感受,但不能升级为攻击行为。
类似的教导还有很多,但是处理情绪问题最大的困难在于,人们需要借助情绪技能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没有能力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的回应方式的时候,即情绪不安时:心在怦怦乱跳,双手冒汗,神经过敏,你努力听清对方的话,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克制,不能尖叫、指责或者故意不开口。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来进行辅导,可以是老师,或者专业人士,但最好是父母来做,父母跟孩子之间亲密的关系可以使辅导更有效。
情绪教育本身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无法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情绪教育跟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样,在一定的年限内持续不断地传授给儿童,随着时间推移,情绪学习慢慢变得根深蒂固:经验不断重复,大脑神经通道得到强化,形成神经习惯,在遭受强迫、沮丧、伤害时就可以加以运用,使人更加坚强,能更好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对我们未来的影响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