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16 | 文化之旅23:城区篇·东涌捷胜采风(涂惜君+罗素丽+施良壮+谷宁)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文化之旅

“汕尾文化之旅——城区行”的作家们在黎明洞采风。

文化之旅——城区篇

东涌捷胜采风

汕尾文化之旅散记

●涂惜君

海滨听风

漫步在汕尾海滨大道,夏风夹带着微微的海腥味,拂过脸颊,顽皮地打了个旋,轻轻撩动我们的裙裾。

我和揭阳文友霞,这次应邀到汕尾采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见一见这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阿秀。

阿秀从揭西调到汕尾工作近20年了,满口的汕尾话带着家乡的客家口音,听起来像是唱歌。老同学一见如故,时光仿佛回到20多年前的师范校园里,口无遮拦叽叽喳喳说起当年的某人某事,居然心照不宣,连细节都不曾忘记,于是相视而笑,一如当年的纯真美好。

一路上,我们东拉西扯,笑声朗朗。说话间我当然没有忘记本次来汕尾的主要目的——采风,于是询问一些有关汕尾的情况,比如房价,比如治安,比如医疗,比如教育和人文……作为东道主,阿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格外亲切。谈及传说中的“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时,阿秀扭转了我对这句话的曲解,说这原是一句谚语,因海陆丰地处亚热带,背山面海,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台风,差不多每年都会登陆。海陆丰人在与自然灾害长期的斗争之中,养成了顽强骠悍的性格,故有“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的民谚。

海滨大道很长,人还真不少。有手挽手悠闲漫步的市民,有左顾右盼一副新奇状的游客,还有把衣服搭在肩上光着上身喝着啤酒的打工仔。阿秀告诉我们,再走一段路就是妈祖文化广场了。那可是汕尾市区最大的广场,里面的妈祖石像蔚为壮观。

关于妈祖的传说,美丽而神奇。

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吹着海风,听着故事,汕尾的夜,热闹而美好。

东涌访俗

7月19日,“汕尾文化之旅——城区行”再次开启。本次采风的地点是东涌和捷胜镇。

我们首先来到东涌民俗文化馆。该馆位于品清湖畔,是由东涌籍的香港企业家黄瑶先生捐资5000多万元、历时五载建成的。该民俗文化馆东厢荟萃启功、曹宝麟等名家字画;西厢专辟民俗场景。欣赏完东厢的字画之后,我们更多的时间在西厢里逗留。那40多组由雕塑家曾海生创作的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海陆丰民俗人物雕塑作品深深把我们吸引住了。

看!渔船上,渔民们正在撒网、捕鱼;盐田里,农民们晒盐,担盐……大热的天,汉子们光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发亮,汗水不停地流,湿了裤腰,顺着大腿胳肢窝直淌下来。晒盐场上,女人也不甘示弱,她们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一头是艰辛,一头是希望。

劳作归来,家就是温馨的港湾。男人放下锄头铁锹,坐在饭桌边,单腿架在凳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女人做的饭菜,笑意浮在脸上,疲劳全消。哇哇哇……随着婴儿的啼哭声,女人放下手中的活儿,坐在床沿,抱起娃儿,撩起衣衫,给娃儿喂奶。古旧的眠床、发黄的蚊帐、脱漆的八仙桌、瓦罐、竹椅……一切是那样土朴,家庭气氛却是那样温馨。

闲暇时,邻居互相串门,喝碗香喷喷的擂茶,说说话,聊聊天,家长里短……一天劳作的辛苦也许就在这邻里乡情和氤氲茶香中烟消云散,朴实的村民是如此智慧,他们知道美好时光有时就是用来浪费的……

“正月十五睇新娘”,这是汕尾东涌特有的婚俗。据同行的海丰文友介绍,正月十五元宵夜,东涌六个社头的村民自灯棚神栈祈福后,便相约前往去年娶回新娘的新郎家中,去睇新娘。新娘羞羞答答地站在厅中央,手捧茶盘,斟茶给客人喝,客人们喝完茶后,一边做“四句”(四个字的祝福话),如:“茶杯亭亭,新娘美盈,夫妻相好,年尾添丁”,一边“贴封包”给新娘。

站在“挽面”的雕像前,我看得痴了。

挽面,算是是古代妇女的美容术吧。潮剧《苏六娘》里杨家乳娘对苏六娘说:“修容择在寅时,簪花择在卯时。”“修容”就是“挽面”。在潮汕地区,新娘出嫁前夕,要“挽面”进行美容。方法是由一名具有“挽面”经验的妇女,先在出嫁女子的脸上抹粉,作润滑之用,接着拿一条二尺多长的浸湿纱线对折,中间在右手拇指上绕两匝,一头拿在左手上,另一头用牙咬着,紧贴在出嫁女子的脸部,然用手一张一弛,上下左右交叉绞动,就可以拔掉脸部的茸毛,清除脸上的污垢。先是清除眉毛底下的杂毛,再从额头顶端开始,线圈行遍整张脸,不一会儿,脸蛋便显得光滑、整洁、明净、容光焕发。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一生第一次的美容活动,所以非常慎重,负责“挽面”的必须是“好命人”(子孙多、威望高的老妇人),她一边给准新娘“挽面”一边“做四句”。“挽面”完毕,“准新娘”要赠送给“好命人”答谢礼。想起当年在出嫁之前,阿婆为我“挽面”“做四句”的情景,时光仿佛回到20多年前……

捷胜怀古

捷胜,很好听的名字,带着胜利的喜悦。据资料介绍,捷胜是个历史悠久的名镇,原址为古战场捷琅埔,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千户侯良率吏民英勇抗击并大败倭寇,故改称捷胜。这次采风,我们先后参观了捷胜镇有名的景点——得道庵、黎明洞、古戏台、古城墙。

在得道庵,我们领略了“虹桥捷步”“曲径通幽” “石船泛绿”“古壁苍松”等有名的“八景”。印象最深的是走过虹桥时看到的“点头”石刻:“经从古佛撰,妙法石能转,这里探禅机,恍然一点头。”心想,倘若能明白禅机,也许芸芸众生就不会活得太苦太累。正所谓“得解脱时天地小,道元妙处海山空”,善哉!善哉!

从得道庵出来,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黎明洞。“石洞烟霞古,乾坤岁月长”,黎明洞原名“石厝洞”,又称“捷胜石室”,它与两位隐士有关。明末清初名士廖天佐,祖居今陆丰甲子,随父经商于捷胜城。廖天佐才华出众,十余岁便考得秀才,但其时朝廷黑暗,考官贪财索贿,舞弊盛行,廖天佐几次乡试皆因考官索贿不遂而遭排弃,以致名落孙山。激愤之余,遂弃绝功名之念,隐居“黎明洞”。不久,又有一位祖籍淮南的南明总兵刘锷,因遭奸佞排斥,又不愿降清,乃弃家奔依故友捷胜所守备,由此结识廖天佐,并与廖天佐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遂同避居于“黎明洞”,人称“黎明洞”两名士。我们去的时候正值中午,洞内阴凉清幽,透过洞口望去,满目苍绿,蓝天白云就在眼前,洞外的阳光灿烂跟洞内的幽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一老者在洞内简陋的竹床上酣睡,看来,老者选择此地为避暑圣地,在此享受这“天然佳趣”了。

午饭后,我们还参观了古戏台和凝波寺,再穿街走巷参观蔡氏宗祠、黄氏宗祠和何氏宗祠。这些祠堂大多修葺一新,洋溢着浓厚的家族文化。如何氏宗祠的门联几乎都是“庐江世德,学海家声”,透着一股浓郁的书香气。同行的老一辈文友介绍说,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这次采风,我大概也明白了,人们对于祠堂的情结,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对“首孝悌、次谨信,泛众爱,而亲仁”另一个层次的理解。在黄氏宗祠,我们还特地参观了黄百万故居,黄百万,原名黄元振,清康熙年间人,为人豪侠,是当时海丰县的首富,因为他每年要向朝廷纳贡元百万,因此被称为“黄百万”。黄百万义救东洲坑的故事使我们对这位当年的“土豪”产生钦佩之情。文友们纷纷在他的故居里那面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的屏风前留影纪念。

离开宗祠,我们到捷胜中心小学去瞻仰“内文阁“的残碑,然后穿过悠长悠长的巷子,去触摸当年捷胜所城那截残存的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墙西北角,心中涌起的遗憾和忧伤,随着夏风慢慢飘。

在时间深处遇见(组章)

●罗素丽

得道庵的石头

山门,在阳光下闪烁。

高岗上的风一下子跑下来迎接。

仙人踩过的“虹桥捷步”,我也踩过,不知我来世能否也得道成仙?

得道后的石头立在道旁,教我们点头。微笑。心灵祥和。

走在曲径,山竹牵着喇叭花的手,循环唱着八首不同的歌。

菩提树收集的月光,把得道庵的石头擦得雪亮,雪亮。

梵音自天上而降……

得道后的石船,推开绿波,瞬间泛活了整个山岗。

一段古城墙

足音,在密砸的汕尾捷胜镇居民区敲响,穿大街,过小巷,听似无序,却有章。

一段古城墙,一段种植在“捷胜所城”的古城墙,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的前往。

当目光与你相遇,似被牛鞭狠抽了一下,剧痛啃食我的心。现代潮流的脚步蚕食了你的躯体。残存的古城墙角,六百多年的风霜,苟延残喘,卑微地蜷缩在这岁月的深处。像一个百病缠身被抛弃的佝偻老人,孤苦、落寞、无奈……

轻轻靠近,凝视着你的斑驳,对视无言。触抚粗糙的墙体,沙砾烙疼指腹,由指尖传递一种哀伤。只有钻入墙体生长的绿色植物,探索出一种绝佳的生存之道——以柔克刚。

一株根盘遒劲、叶繁枝茂的古榕,站立在古城残墙头张望。

古榕树下,一“神坛”紧靠古城墙。民众虔诚祈福,祈祷风调雨顺,祈祷国泰家安。可是,有谁曾经为一段古城墙,为一座古所城的完整祈祷过吗?又有谁能挡住潮流的脚步呢?高而厚的墙、气派恢宏的所城在无形中隐匿!

我轻易攀上低矮的残墙,闭目构思它曾经的模样。只是历史苍茫,“捷胜所城”在史书中悄然翻过,唯有古城残墙一角,依然清晰标记着它久远的怀想。

黎明洞里参禅

穿过蝉鸣聒噪,穿过夏稻金黄,穿过龙眼果压枝的田园。一座绿意葱笼的山耸立在眼前。

一条绿荫如盖、开满紫色牵牛花的幽静山径,就像是一卷打开的长诗,不断变化的意象扑面而来。

径旁灿烂的牵牛花,一直牵着我的脚步,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拾阶而上,山径两旁树木葱葱郁郁,婆娑的影子遮阳,顿感周身清爽。

黎明洞就在前方。

十几块巨石叠砌的石洞,是避风挡雨天然的屏障,又是炎热盛夏的空调房,石缝生长的树木恰似它一年四季不变的绿衣裳。

它正张开神秘的怪嘴让我们进入它的体内。我仔细观察着它的肤色,认真探量着它的体温,仔细检验着它的血型,专注分析着它的骨骼间构,追溯着它的前世,审视着它的今生。

它那深邃的眼眸里,斜泻下一束阳光,让我心头一亮:“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黎明洞中参禅,一处绝佳的圣地。 

怪不得廖天佐抛弃功名,刘锷淡出尘世,皆隐居此石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情对弈,吟诗作对。天然佳趣,不亦乐乎?

怪不得明朝怀远将军来过,有石刻七言律诗为证;怪不得刘锷的远房裔孙刘问魁也来过,有石刻对联为证。如果时光之门拉近,陶公也定会进洞来相聚。

我在时间深处遇见你,也毫不犹豫进入石洞参禅。可是尘世纷纷扰扰,浮心不定,进来的是身,灵魂又该在哪里安放?

站在一扇圆形拱门上的怀想

我不是来游晃,我是来寻找。寻找岁月深处一段黑白的时光。

一扇爬满碧绿三角梅的圆形拱门,静静在时光深处等候。等候探访的脚步,等候解读的知音。

我站在它的身旁,亲昵,合影,凝视,静静怀想——

曾经为生活所迫,为时代背负“罪名”的“偷渡者”, 在月黑风高夜,是否徘徊在此门,然后毅然划小船,远渡重洋。前程末卜,叹生死两茫茫?

曾经“担盐仔”疲惫晚归的渔家女,是否经入此门,一听到儿女因饥饿而啼哭的声音,卷起的裤管还来不及放下,就急抱起婴儿,坦露丰满饱胀的乳房?

在这个庭院里,曾经定然也充满了无数次的邻里妯娌吃咸茶,闲话家常;孩子们在院子里练武术、捉迷藏;竹竿上也定然还有晾晒满载而归的渔网……

当时光散去,墙内的热闹、墙外的春光也散去了。

一群无所事事的老人,坐在街边,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几个后生仔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从身边闪过。

谁还会在经过时,抬头望望落满尘土的陈旧的画栋与雕梁?谁又会与我站在同一扇圆形拱门上静静地怀想着过往?

祠堂

一串串乡间圩镇的探访,总会遇见各式各样、各宗各派的祠堂。

祠堂建筑精雕细琢,龙凤呈翔。

祠堂气势恢宏,寓意着一个宗族的兴旺。

祠堂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祠堂是后人对先祖的念想。

祠堂凝聚着团结的力量。

祠堂与祠堂是一座沟通友谊的桥梁。

祠堂高高在上。高于心头。高于信仰。

再大的人物在祠堂也得按辈份排,不得插队,不得贿赂。有没有权力都一样。

再年老的媳妇,哪怕德高望重,哪怕子孙满堂,几辈子的努力也进不了祠堂。

植入大地的某些根系如鹰的巨爪一样,已深深锲入了大地的心脏。

东涌民俗文化馆漫步

●施良壮

骄阳似火,我们行色匆匆,邀约在充满诗情画意的亭台见面,多少有些神往。怀揣快乐,带着背囊,让心灵放飞,伴希望前行。说不尽久别重逢,道不完相见恨晚。神采飞扬的,八面玲珑的,天马行空的,在落寞中茫然的,鱼贯而入,陆续登场。抛弃虚伪的微笑,真情在大巴中惺惺相惜。风,将美好的期待掳走;云,正逃得远远的;阳光任性,丢下热力,在我们的眼前耀武扬威。

离东涌民俗文化馆,越来越近了,这个我盼望已久的地方,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真是意外的收获,莫大的荣幸。

你矗立在美丽的品清湖畔,靠山面湖,巍峨而秀丽,多彩且神奇,审视匆匆过客,落落大方。展示东涌籍香港企业家黄瑶先生的杰作,挥洒家乡的骄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擦亮着旅游的名片,让我们为你自豪,为你欢呼,为你放歌。高高的牌坊,占得东涌好风光,有联为证:南海壮奇观,鱼跃平湖昭凤绿;东涌长毓秀,龙盘栋宇启鸿规。长长的走廊,镌刻着昨天的艰辛,记录着岁月的沧桑,透视出生命的顽强。淳朴的民俗风情,勾勒着峥嵘岁月痕迹,再现了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社会风貌。浩大的场景,恢宏的气势,巧妙的构思,生动的笔触,震撼了远近的山川,承载着广东省第一座建筑规模较大的民办民俗文化馆的荣光,漫步其中,心潮澎湃,莫名的兴奋油然而生。

馆内的龙眼缀满枝头,累累的硕果向着客人弯腰点头,熟透的果肉,挣脱果皮的包围,裂开小缝,撒发诱人的芬芳。刚刚还在惦记着你,没想到,你竟然及时出现在我们的跟前,正好可以大饱口福,如此轻易的心想事成,真是喜出望外。主人好客,带我们尽兴参观,任我们自由采撷,品尝着龙眼,香在嘴里,甜在心里。龙眼树下的留影,更是精彩无比。何等尊贵啊,无功,却享受优厚的礼遇。这意外的惊喜,着实让人格外开心。大方的村妇热情有加,送给龙眼还要献上祝福,让我受宠若惊。主人已经盛情款待啦,她还要锦上添花,确实很受用。

感激于她的盛情,沉醉在温馨中,始终保持甜蜜的感觉。愉快地来到瑞鹿的跟前,摆个潇洒的造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摇晃的身影,仿佛定格在曹孟德的《短歌行》中。效跪之恩,瞬间涌上我的心头。这“瑞鹿跪恩”,蕴含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叶选平撰写的馆门对联 “教化兴国,孝悌齐家,开祖先厚德;科文载道,工商济世,竞 后辈风流 ”相得益彰。

恢宏的祠堂啊,三进而入,汇聚乾坤之势。雕梁画栋,装饰着家族荣光和期盼。楹联牌匾,气韵灵动,流光溢彩,流淌着唐风,流淌着文气,流淌着墨香。卖弄武艺的棍棒声,惊醒参观的游客。沉迷于字画的高远中,让陶醉进行到底,正是我等梦寐以求的,所以,我们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欣赏楹联,饶有兴趣地拍摄着字画。

两侧廊庑,蕴藏龙虎之威。一幅幅名家墨宝,龙飞凤舞,字字珠玑。一座座民俗雕塑,精彩绝伦,栩栩如生。请看:撑着船儿,撒开网儿,收获一天的喜悦。走上山坡,砍伐柴草,点燃生存的火把。挥动银锄,发动水车,耕耘希望的田野。吟颂诗词,阅读时文,追逐高贵的梦想。好一组渔樵耕读,多么熟悉的画面啊!多么丰富的内涵啊!

隔着时光,读到劳动与娱乐的不可或缺。大船在江上飘荡,传递悦耳的歌曲,如从秦淮河穿越而来,婉转清丽。村姑在网前忙碌,编织岁月,编织丰收的季节,如织女一样灵巧。青年能文能武,耕读之余,也让武功练得出神入化,如关羽重生。好一组民俗风情,多么遥远的岁月啊!多么珍贵的镜头啊!

行程匆匆,如走马观花,看不到细腻。却能了解个大概,也算不虚此行。走近你,仿佛浏览着一部伟大的穿越史,有民俗的厚重,有创业的辉煌,有传统的阵痛,正引发我们沉思:这民俗文化,我们今天是不是有点缺失?

黎明洞怀古

●谷宁

乘一阵夏风,穿过黎明洞。洞外,树荫斑驳,鸟声清明。

驻足,环视,那些曾经充斥角落的瓦罐、稻草、墨香,以及摇曳的灯光,早已沉淀为风的骨头,吹走满目尘埃。

觅一闪孤影,为每一棵过往的树木叹息。寻一支殘烛,点亮你多年的忧愁。你随一阵山风,绕过洞顶,静观乱世残局。不问爱恨,唯有举棋,落定,与潮声对弈,以秋月为怀。

我满怀敬意,手捧纤帛,大声朗读先贤诗句。当年气节,激昂顿挫,字如巨石,句有涛声。

断墙扶着石价,一缕阳光沿着忐忑的年轮走来。我踏着这弱暂的光明,却无法抵达你深处的幽暗。

拉到底部,有赞赏

转自:汕尾日报15.09.13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作家何苦要难为自己

文学就是好玩

海陆丰明代城池

广东航拍图,从粤A飞到粤Z,看到汕尾惊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笔,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

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文学看台115 | 庄双斌《秋日时光》pk吴炫桢《迷恋》

文学看台114 | 病人牛仔pk冬天晨雨,三个美女pk一个猛男(刘映虹pk冯彩玲pk庄爱娟pk郑新派)

文学看台113 | 文化之旅22:城区篇·东涌捷胜行(吴小冰+林锐磊+庄海君+蔡金针)

文学看台112 | 记房地产奇观【王万然+庄尔非+吴雁程】

文学看台111 | 总统写诗,女儿朗诵,外孙女背诵唐诗

文学看台110 | 文化之旅21:红海湾篇(吴志跃+罗彩丹+温水义+郑海潮+曾庆洲)

文学看台109 | 林进挺:海陆丰歌谣(诗歌)

文学看台108 | 省作协会员笔下的汕尾(续四)【罗荣南+张远光】

文学看台107 | 文化之旅20:城区篇·东涌捷胜行(陈辚王晓忠白云数片罗惠香潘舜霞)

文学看台106 | 小小说大PK【李济超的微信收获一份爱情PK蔡中锋的恶作剧毁掉一个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