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张育轩经验方 三、消化系统病证

三、消化系统病证

(一)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脘痛)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良附丸,左金丸

处方:黄芪3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木香10g 砂仁3~5g(后下) 陈皮10g 高良姜3g 香附10g 川连3~5g 甘草5g

加减:1 疼痛明显加延胡索10~12g、白芍15~30g;

2 胀明显加枳壳12~15g、厚朴10g;

3 烧心返酸加吴茱萸3g、煅牡蛎30g(打)(或瓦楞子粉30g、乌贼骨10g(打));

4 嗳气加苏梗10~12g、或再加柿蒂10g;

5 恶心呕吐加旋覆花10g(包)、代赭石12g、半夏10g;

6 纳差加焦三仙各10~12g,萎缩性胃炎加生山楂10g、乌梅10g;

7 寒证较甚加肉桂3g(或桂枝5~10g)、荜拨3g;

8 口干舌红加沙参10g、麦冬10g,去高良姜;

9 大便潜血阳性加白芨10g、生地榆30g;

10 热证去高良姜,加公英30g。

(二)慢性腹泻

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

主方:白头翁汤加减

处方:白头翁12~15g 川黄连5g 黄柏10g 秦皮10g 茯苓12g 苍术10g 白术10g 木香10g 甘草5g

加减:1 兼寒象加淡干姜3g;

2 便血较多加生地榆30g、槐花10g;

3 脾虚明显加山药10g、炒苡仁10g;

4 脓血少的加黄芪30g、党参10g、肉豆蔻3g。

注意:服药效果不明显或有条件,可配合保留灌肠,处方:

白头翁30g 苦参15g 黄连10g 黄柏15g 明矾10g,兑入锡类散1枝,煎100ml保留灌肠,每晚一次。

非炎症性腹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2g 炒苡仁12g 山药10g 芡实10g 肉豆蔻3~5g 川黄连3~5g 焦三仙各10g 甘草5g

加减:1 五更泻加五味子10g、补骨脂10g、吴茱萸3g,或四神丸6g(入煎剂或吞服);

2 寒证加淡干姜3g;

3 乏力加黄芪30g、升麻5g、柴胡5g;

4 腹胀加厚朴10g、木香或陈皮10g;

5 泻较重加金樱子12g、柯子10g、赤石脂15~30g;

6 兼阴虚加乌梅10g;

7 肠易激综合征加痛泻要方、香附10g、石菖蒲10g、远志10g、柴胡10g。

(三)便秘(习惯性便秘)

主方:麻子仁丸,增液汤,五仁丸方

处方:火麻仁30g(打) 生地10g 玄参12g 麦冬10g 当归10g 桃仁10g(打) 杏仁10g(打) 枳壳10g 厚朴10g 酒军5~10g(后下) 甘草5g

加减:必要时酌加肉苁蓉10g、生首乌10g、锁阳10g、瓜蒌仁10~12g(打)

中成药:麻仁润肠丸,清心宁片

注意:郁李仁易致腹痛,慎用。

(四)呕吐(神经性呕吐),呃逆

主方:二陈汤,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

处方: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旋覆花10g(包煎) 代赭石12g 苏梗10g 竹茹5g 柿蒂10g 甘草5g 生姜5片

加减:1 呃逆甚加公丁香3~5g,柿蒂加至15g,加白扁豆15g;

2 脾虚加黄芪30g、丹参10g、白术10g;

3 偏寒证加吴茱萸3g、高良姜3g;

4 偏热证加川黄连3g、黄芩10g;

5 呕吐较甚,伏龙肝60g煎汤代水煎药。

(五)腹胀气

治则:理气为主,兼健脾。

处方:陈皮10g 木香10g 厚朴10g 枳壳15g(或枳实) 香附10g 乌药10g 香橼5g 佛手5g 白术10g 焦三仙各10g 甘草5g

加减:1 气虚加党参10g、茯苓10g;

2 便溏加炒苡仁10g、山药10g、芡实10g;

3 便秘加酒军5~10g(后下)、火麻仁3g(打)。

中成药:木香分气丸,早晚各6g

(六)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则:清热利胆为主,兼疏肝理气。

处方:金钱草30g 茵陈10g 公英30g 黄芩10g 黄柏10g 柴胡12g 木香10g 郁金10g 威灵仙15g 酒军5~10g(后下) 甘草5g

加减:疼痛加元胡10~12g、白芍30g、香附10g

现代药理研究:收缩胆囊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钱草、郁金、木香。

(七)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主方:逍遥散,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处方:柴胡12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12g 当归10g 香附10g 党参10g 甘草5g

加减:1 气虚加黄芪30g、升麻5g;

2 血瘀加丹参3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改为赤芍;

3 便汤去当归,加山药、芡实、苡仁等;

4 纳差加焦三仙各10g;

5 胁痛明显加元胡10~12g、郁金10g、威灵仙15g,白芍加至30g;

6 偏热或转氨酶升高加白花蛇舌草30g、黄芩10g、公英30g;

7 胆红素升高加郁金10g、茵陈10g;

8 下肢浮肿加泽泻12g、猪苓12g、车前草30g;

9 脂肪肝加降脂中药,如生山楂、泽泻、茵陈、郁金、虎杖、草决明等。

中成药:1 脾大用大黄蛰虫丸;

2 谷丙转氨酶升高用联本双酯滴丸,5~10粒,3次/日;

3 蛋白电泳异常试服至灵胶囊或乌鸡白凤丸;

附:乙肝病毒携带者试服方:

黄芪90g 党参60g 白术60g 升麻30g 柴胡60g 女贞子60g 枸杞子60g 沙苑子60g 半枝莲60g 白花蛇舌草60g 香附30g 黄芩60g

配1料,共研细末,蜜丸,9g,早晚各一次。

(八)口腔溃疡

治则:养阴清热。

主方:玉女煎加减

处方:生地10g 沙参10g 麦冬10g 知母5g 生石膏30g 牛膝10g 竹叶10g 川黄连3~5g 黄柏10g 甘草5g

加减:1 便秘加酒军5~10g(后下);

2 气虚加黄芪30g、太子参12g、白术10g、升麻5g。

附:1 含漱方:

花椒10g 细辛10g 薄荷10g 黄柏15g 大黄15g 明矾10g 冰片10g

水煎1剂,取汁400~500ml,含漱,3次/日。

2 疼痛较甚者,用六神丸,3粒,含溃疡处,3次/日。

(九)胃下垂,脱肛

治则:升提中气。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黄芪30g 党参10g 苍术10g 白术10g 升麻10g 柴胡10g 当归10g 陈皮10g 茯苓12~15g 枳壳30g 甘草5g (焦三仙各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