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推拿之摩腹的跨界趣谈
引子
春节前的最后一节课,王老师给我们讲了脏腑推拿中最最简单的一个基本动作——摩腹。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手放在别人肚皮上,左三圈右三圈的摩而已。王老师也讲的很简单,无非就是沉肩、坠肘、手腕自然放松,手腕带动手掌、手臂以及上肢运动,短短几句话就讲完了。
于是,春节放假期间,我摩拳擦掌,拿我家老公当模特进行练习。结果一上手,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要么就是手劲儿太轻,渗透不进去;要么就是手刻意往下压,运不起来。摩上个10分钟,我就肩膀酸疼的不得了。小小的一个摩腹,怎么就这么难呢?
我觉得摩腹好枯燥,好无聊,真是不想学了。为了鼓励我好好学习,我家老公(也曾上过王老师的脏腑推拿课)搜肠刮肚的编出一套套牛逼的理论,使我对摩腹这个简单的动作顿生崇敬,于是愉快的继续练习。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讨论。
解剖学理论
不明觉厉等级★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腹部的主要肌肉有: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这些肌肉在腹部的分布呈“米”字型,肌肉的起止点大多在髂棘、下6肋内侧、胸腰筋膜、腹部腱膜等处,摩腹能触及这些肌肉的根部,有效放松腹部肌肉。
经络理论
不明觉厉等级★★
道家有一本秘传两千多年的《黄帝内经》叫做《玄隐遗秘》,玄隐里面讲了十六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存在相对浅表的位置,纵横交错,与经脉一起构成一个布满全身内外的网络系统。这十六络脉分别是九阳络、六阴络、任络、冲络、胞络、督络、骨络、膀胱络、心络、肾络、肝络、胆络、脾络、胃络、肺络和大肠络。每条络脉上也分布有穴位。
玄隐遗秘相关内容图
摩腹的范围较大,能覆盖腹部的任脉、冲脉、肾经、胃经、脾经、带脉;任络、冲络、肾络、脾络、胃络、心络、肝络、肺络、大肠络、胞络。
腹部络脉示意图
天文术数理论
不明觉厉等级★★★
几何形状
画两个椭圆,外圈:中庭-章门-曲骨-章门,内圈:巨阙-章门-关元-章门,两个椭圆相切于两侧的章门,阑门是这两个椭圆共同的中心(阑门又称为“人门”是中焦的中枢)。找到两个椭圆的焦点,其中外圈的焦点位于中脘和阴交,内圈焦点上没有穴位,将两个椭圆的焦点与顶端相连成两个菱形,这两个菱形相交于两侧的天枢。
腹部几何形状示意图
运四时寒暑
假设太阳的位置在神阙置,夏至在巨阙,冬至在关元,春分、秋分在两侧章门,那么肚皮上这个红色的圆圈就是黄道,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冬至的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近,夏至的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还发现,神阙的位置恰好处于中庭至曲骨的黄金分割点,由此可见神阙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运满天星斗
如果把肚子当成天空,穴位当做是天上的星星,那么神阙可以看做是北极星,两侧天枢是紫微垣的左枢和右枢,两侧日月是日星和月星,带脉是天河。大胆猜测摩腹的路径经过二十八星宿,那么东方藏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央勾陈、腾蛇就尽在掌握中。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九宫八卦
洛书(九宫数)与天地数成卦法构成文王八卦,腹部九宫格与之相对应。摩腹的左旋和右旋对应先天八卦中的天道左旋和地道右旋。天道左旋提气,地道右旋排气。
上两图来源于互联网
下两图为腹部九宫格示意图
物理化学理论
不明觉厉等级★★★★
我们一般会认为,摩腹是推肚子的准备工作,其目的是把肚子弄热。摩腹的热源产生于施术人手本身的热量以及手和肚皮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如果我们试着把摩腹的时间延长至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我们会发现被摩的那个肚子由凉变热后,又会由热变凉,往往这个时候施术人会很惶恐,认为别人身上冒凉气,自己要病气上身了。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抱着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个事儿,就把它看成是吸热反应,说明发生了类似于冰块融化、痰饮气化等物理相变过程,或者发生了聚集体解体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个时候不要停,继续摩腹,往往一会儿之后,完成了这一轮吸热反应,肚子又会重新热起来。如果继续一直这样摩下去,肚子还会变热-变凉-变热,周而复始的反复。这种能量的传输有点像艾灸的灸感。所以摩腹的时间长短值得研究。
边界层理论
不明觉厉等级★★★★★
想象每个人周身都能散发“气”,这种“气”能被其他人或物体感知到,反之,我们也能通过这种“气”影响其他人或物体,我们把它定义为“卫气的边界层”,这个边界层的浓度从体表到远处逐渐变薄,直至消失。类似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离地面距离越远,空气越稀薄。边界层的厚度与施术人自身的气血水平密切相关,经常练功的人的边界层应该会厚一些。在摩腹的时候,肉眼看到的是施术人的手与被施术人的肚皮接触,看不见的摩腹是施术人的手的边界层深入到被施术人的肚子里,施术人用自己手上的气去影响被施术人的脏腑功能。所以施术人应该通过练功,增加边界层的密度和厚度。
摩腹边界层示意图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yy,给同学们学习脏腑推拿添点乐趣。光瞎琢磨是学不好摩腹的,还是要坚持不懈的练习,练习,再练习。
祝大家早日修炼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