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婚俗:坐堂席

胡桃夹子先生作品

文/胡桃夹子

在咱们皖北灵璧禅堂湖一带,儿子娶媳妇这一天,主家会请响班、放鞭炮,摆酒席、大宴宾客,以示庆贺,场面非常的热闹排场。

酒席有“客席”和“堂席”之分。客席主要是招待男宾的,堂席就是至亲至近女眷们的专享了。

在当年,开堂席是婚礼中最热闹的时候。

按老规矩,中午时分先开客席,客席开毕,才能接着开堂席。

主家如是门房小或与外界来往少,也只会办一排客席,大至也就是是十桌八桌。如果主家族大门房重,外事来往大,前来道喜随礼的亲友们多,就得开第二排席。如此到开堂席的时候,天色已是很晚了。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客席已罢,即开堂席。

今天的女眷们,终于可以放下家庭的琐事,做了一回“宾客”。婚礼,可是一个难得出席的“大场合”,个人形象穿戴,关乎家庭的面子。所以,人人都拿出了压箱底的新衣裳,精心打扮。就是那上了年岁的老姑老姨,也穿得熨帖得体,显得精神焕发,如返老还童一般。

女宾们在攀谈问候,相互搀扶中依次入席。忙了近一天的大老执,这时候依然精神抖擞,声音宏亮地高喊:请诸位女眷安座,并准备好“磕头礼”。然后对着早已侍立一旁等候差遣的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子低声说:请新娘。这女子领了号令,转身快步离去。

别以为天色不早,女眷们饿了,这会就给上菜拿酒了。早着来,新郎新娘还要给女眷们行大礼,磕响头讨喜钱呢!

按老执安排,忙事的人早已在厅堂的台阶下放上一条新的席子,席上又铺了一床崭新的大红喜被。

不多会,身穿盛妆的新娘被那位漂亮的女子搀来,在众人的注目下,羞涩又不失大方的站在早已到场等候的新郎身边。

这时候大老执又高声说道:放鞭炮,奏雅乐。一时鞭炮响起,笙箫鼓乐齐鸣。

鞭炮响罢,鼓乐停止。大老执拿着早已拟好的女眷名单朗声道:请一对新人给你们勤劳能干的母亲磕头。新郎新娘应声跪下磕头。早已乐得心里如开了一朵花似母亲,这会脸上堆满了十万分的满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沓特意去银行换来的崭新钞票,递给那“唱喜钱”的人,唱喜钱的忙弯下腰虔诚的接过来,顺手打开红纸包,快速点过,高声报出钱数,然后随手放入站立一旁的小伙子端的长盘中。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会母亲的眼里是含着泪花的:二十年的含辛操劳,二十年的殷殷期盼,都在此刻得到了回报,得到了满足。儿子长大成人,并给自己娶来了儿媳妇,这哪是单单的娶了媳妇,这是娶来了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啊!儿媳妇来了,孙子还远么?母亲心生感慨,礼仪继续进行。

如果是有的亲戚给的喜钱多,这位唱喜钱的会调皮的让新郎新娘再多磕一个头。

按辈份长幼,女眷们一一拿出喜钱,新郎新娘也是按着唱喜钱人的安排,依次磕头谢过。

我们这一带的顺序排列是:母亲,奶奶,外婆,大娘,婶娘,姑妈,舅妈,姨妈,姐姐等……有些地方,是把奶奶,外婆排在前面。如果女眷是新郎的晚辈或弟妹,新郎新娘是不能单给磕头的,会来事的大老执,最后会安排新郎新娘再磕一个总头,这样即不失规矩,又对那拿了喜钱的晚辈或弟妹表示了感谢!

其实,整个磕头的场景气氛要比我叙述的热闹得很多。

客席虽然早已结束,可是那些爱凑热闹的青皮小伙们,并没有在酒足饭饱后离去,而是打着饱嗝,刁着香烟,结帮挤进新房“闹喜”……待堂席已开,新娘被请走,这帮闹喜闹得意犹未尽的后生们,又跟到了堂席磕头的现场凑热闹。

他们会趁新郎新娘不注意的时候,将新郎推倒压在新娘身上,惹得亲友们哄然大笑,新娘子也被弄得满脸透红。一会又将一对新人的头对头碰撞在一起。也有的早已跑去,不知从哪里抓来锅底黑灰,乘其不备,抹在了新郎新娘的脸上,刹那间漂亮的新娘变成了京剧中的大花脸,新郎也成了黑包公,一时间爆棚的欢呼声四起,女眷们更是笑弯了杨柳腰,平时矜持有加的她们也被这喜庆热闹的场景感染,直乐得梨花带雨,海棠乱颤了!

当然有的带着酒劲的后生,闹得有些过份,这时候,家族中有威望的爷们或女士就会出来训斥,搞事的后生这时也感到了自己的过份,然后自会讪笑着规矩的立在一旁。

洗过脸,重新化了妆的新郎新娘,这时又站在了廊下,堂席磕头礼仪继续进行!

顺便补充一句,尽管闹喜闹得有些过分,新郎新娘是不能生气的,因为今天是他们俩一生中的大喜之日。众人的嬉闹,就是给他俩最好的祝福!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插曲:就是磕完头,有的新娘子会去抢那磕头礼钱。这时候端着盛满喜钱的长盘手,会快速把长盘举过头顶,弄得新娘子只能“望盘兴叹”了。当然也有的新娘手快,也能抓上一把,按乡俗,任新娘子抓多少就归她了。一般来说,抢钱的新娘子不多,因为,父母都会主动的把磕头礼拿出一部分给新娘留作零花钱。当然有些条件好的家庭,磕头礼钱全是给了新娘做私房。

前几天,我二妹带儿媳妇,磕头礼好几万,就都给了儿媳妇,我亲眼目送新郎新娘高兴地捧着盛满百元大钞的长盘上了楼。

磕头礼毕,撤去门廊下的席被,长盘手们快速而又稳妥的将菜肴送到桌上。虽是堂席,烟酒照例也是少不了的。新娘这时候也不必再回新房,而是进屋入席坐在婆母身边,陪着不太熟悉“七姑八姨”们聊天,遇上会抽烟的女眷,当然是要站起来,恭敬的递烟点火。

一个磕头仪式,经这闹喜的一折腾,没个半个时晨以上,是不能结束的。

堂席的气氛是温馨的,喜庆的。因为都是女眷,就比宾席要安静了许多。当然气氛也是非常的热闹。

当年办席,大家都是量力而行。家庭好的,席就办“厚”点,条件差的,就办“薄”点。谁也不会笑话谁。不知道从何年月起,人们办席开始互相攀比,铺张之风盛行。原来吃不完的菜还可以送给亲邻家吃,后来送也没人要了,只好倒掉,看着真是让人惋惜。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风实在是不可取,应该摒弃。

中华文明几千年,婚俗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婚礼中有趣的风俗和礼仪文化就是我们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一些婚礼中的规矩也有了新的改进和调整: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已是客席、堂席同时开,这样女眷们就不必要饿着肚子熬几个小时等堂席。当众唱出磕头礼金的习俗也被放弃了,这样就避免了喜钱少的女眷难为情。闹喜的人们也多文明了起来,除了起哄欢呼,也很少动手胡闹了。

婚礼,一生中的大事,理当办得喜庆热闹排场,可是也不能少缺文明节俭!

我们今天虽然有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也应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祝愿新时代的年轻人,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与传统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要推陈出新,把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是选取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堂席情景,也是本人亲见亲历。有云:十里不同俗。因本人笔力所限,所以在叙述中,难免有失偏颇。敬请读者诸君海涵,并批评指教!)

本文作者陈长柱(胡桃夹子)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胡桃夹子作品:

【灵璧家园】禅堂街上的一百二十七孔桥,您听说过吗?

【灵璧家园】灵璧这两个庄子的矛盾是怎样化解的?您知道吗?

【灵璧家园】厉害了,灵璧这两个村曾出了两个举人!您知道吗?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四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六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七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八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九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一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二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四回)大结局

(0)

相关推荐

  • 你还记得遂川的婚俗吗

    你还记得遂川的婚俗吗                                               刘述涛 现代的人,追求生活的简单快捷,追求生活的幸福本质,好多人已经不讲究原先的那些规 ...

  • 散文天地 | 刘仁杰:即将远去的婚俗之四:闹洞房

    即将远去的婚俗之四:闹洞房 刘仁杰 中午的下巴宴(第二餐正席)从正午一直吃到下午三点多."客走主人安",客人们纷纷夸奖婚礼的隆重和热闹,席面的丰盛和可口,陆陆续续告辞. 一对&qu ...

  • 饶阳的婚俗有哪些?快收藏

    作者:赵文焕 饶阳婚俗有许多奇特之处,虽说十里不同乡,但是大致流程差不多,下面以留楚一带为例,主要说一说上世纪农村的婚俗. 姑娘小伙子到了二十岁左右,就有媒人给介绍对象了,那时候通讯及交通都不发达,范 ...

  • 家乡的婚俗

    文:徐建华 我的家乡是湖北东部很有名气的麻城,我在家乡的时候那里叫麻城县,曾经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山区,现在早已经是动车.普通列车四通八达的麻城市了.离开家乡数十年,犹清楚地记得家乡的一些风俗.也许现在早 ...

  • 这个地方的婚俗有意思,姐夫替弟背新娘

    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汭丰乡一带,从古至今流传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婚礼习俗.沿袭这种婚俗的范围不大,方圆也就几公里,因此知道的人并不多.2011年1月,摄影师采风途中偶遇当地的一户农家正在为孩子举行婚礼,于是从 ...

  • 桑梓泰兴婚俗一席谈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说说灵璧婚俗中的“长明灯”

    民俗趣谈:话说"长明灯"" 搜集整理/赵秀永 在江淮及皖北地区,广大的乡村普遍流行这一种民俗:谁家的闺女出嫁的的晚上,都要派老少两辈人到新郎家里去送油,以期聁小夫妻俩人吉 ...

  • 【灵璧婚俗】那些年,灵璧新媳妇扯脸的习俗,您还有印象吗?

    灵北婚俗-- 扯脸 文/晏金福 以前,在我们灵璧以北有一个婚俗--扯脸.扯脸又叫开脸,就是用棉线把新媳妇额头上的汗毛全部扯掉,这是新媳妇到婆家当天下午必做的一件事.扯脸后的新媳妇额头光滑洁白,更增加了 ...

  • 乡村农夫一席俗话,灵璧人听呆了

    乡村农夫 · 民俗作品 俗话"人来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腊月寒" 交朋交友难交心,处人为事谁失真.有求必应我帮你,遇事求你返了春.在生活中,估计没有谁的一生都是平坦的,大概都遇到过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打席

    乡村记忆--学打席 文/同龄人 我家北院有一位近房叔叔,名叫马凤芝,我喊他"凤芝叔".他会打苇席,我和与我同岁的小四哥一起跟着他学打席.一开始得先学习刷苇子,破蔑子,轧蔑子等准备工 ...

  • 【灵璧风情】婚俗史话之:省亲

    文/胡桃夹子 婚后的一月中,娘家要来接女孩几趟,俗话叫"接短趟".满二十八天要回门,这回门就叫"省亲" 出了门的闺女就是人家的人了,婚前自己的家就成了" ...

  • 【灵璧风情】婚俗史话之:送油

      文/胡桃夹子 第二天一大早,新娘换下嫁衣,穿上便装,即入厨房做饭.这也是老规矩,新娘进门的第二天才真正算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这第一顿饭是一定要做的.民俗叫"上锅". " ...

  • 【灵璧风情】婚俗史话之:迎亲

    文/胡桃夹子      男孩女孩定了婚,经过相处,感情日深,俩人就会谈起了婚事.男方父母抱孙子心切,也极力怂恿俩人尽快结婚.这样婚事就提上了日程. 男方家长找来媒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媒人听了自是拍手赞 ...

  • 【灵璧风情】婚俗史话之:定亲

    文/胡桃夹子 经过相亲了解,女孩家对男孩还算满意,但女孩家"为了万无一失",还要对男孩的家庭再进行一次"考察",就是俗话说的"扒拉扒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