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做人到底有多荒唐,无贵乎官做不大!

作者:乔永胜

如果单从诗说起,温庭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是足够让唐朝诗界顶礼膜拜的。他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王拯评价他“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这样一个诗词委婉,颇达深意的人,一般人感觉应该是位谦谦君子、倜傥潇洒之人。但历史就是这么不禁检视,细细读来,却发现温庭筠竟然是位典型的无良文人,荒唐的故事里充满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影子。

(一)科场之上恃才放旷

论才具,这温庭筠早就是个名角儿了。他文思敏捷,据说考试从来不打草稿,两只手一操,靠着桌子,一会儿就万事大吉了,颇有魏国时做“七步诗”的曹植的风范。但这么大能耐的一个主儿,就是中不了进士。

其实,这怨不得科举制度,而是温庭筠他自己太不把考试放在心里了。这家伙一上考场,就有些“人来疯”的劲头。他总感觉科举那点题目对他来说跟玩儿一样。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答完了,然后自告奋勇地无偿帮助其他考生答卷。他这样热情无私、不遮不掩、明火执仗地在科场上干,虽然落了个“救数人”的外号,但却是对朝廷的大不敬。因此,温庭筠文章写得再好,但要拿个有效的成绩也就难了。

温庭筠最后一次参加科考时,主考沈侍郎考虑到温庭筠的名头实在太响,为了防止他再次大闹科场,或者是出于保护他,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座位,就像现在小学老师“优待”特别淘气的学生一样,让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

这样既维护了考场纪律,又能够保障温庭筠考个好成绩。但温庭筠觉得这个特殊照顾有些轻视自己的成份,竟然到了晚上很不高兴地交卷走人了。事后还到处吹嘘,虽然在考场上受到严密监视,不能再亲自代替别人答卷,但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这样做不知是出于天真还是狂妄,反正主考官再次剥夺了他的进士资格。

现在想来,这样一个做事不靠谱的主儿,他连与自己前程相关的科考都不放在心上,不断地与之进行游戏式的对抗,就是朝廷有胆给他个官儿做,也难保将来不会做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儿来。于是,温庭筠就只能游走在行政系统的边缘,一辈子做个主簿、秘书之类的小官,给人抄抄写写罢了。

(二)待人接物轻佻放肆

温庭筠虽然是个说话做事无厘头的主儿,但在唐都长安这个诗之国度,还是个有人捧哏儿的人物。他的种种放荡不羁的言行,丝毫没影响他与长安城大人物之间的交往。时任宰相令狐绹,就挺把他当回事,经常让他出入自己的府第。

当时的皇帝喜欢《菩萨蛮》的曲调,令狐绹为了在皇帝面前讨个吉祥,就和温庭筠商量把他原创的《菩萨蛮》的词假充作令狐绹的作品送给皇帝,并且一再叮嘱温庭筠不要说出去。但这温庭筠头脑太简单,他没想令狐绹这样做的动机,也没想假如自己说出去,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等令狐绹刚把新词呈上去,温庭筠就忙不失迭地到处宣传皇帝的《菩萨蛮》就是自己的最新词作。那掩饰不住的狂喜,简直就跟得了癫痫一样,弄得令狐绹很是下不来台。

好在令狐绹不太计较温庭筠的轻狂,还就一些问题和温庭筠探讨。一次,令狐绹询问温庭筠“玉条脱”的出处,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又口无遮拦地提示令狐绹:《南华经》也不是什么生僻的书,丞相公务之余,没事也该多看看古书,闹的令狐绹当下就露了个大红脸。对这样一位屡屡容忍他的宰相,温庭筠非但没有感激之心,还在私下里编派令狐绹是“中书省内坐将军”,说白了就是说令狐绹尽管在中书省做宰相,学问却不过是武将的水平,气得令狐绹七窍生烟。

说实话,令狐绹待温庭筠不薄,让他这个行为放荡、口风差劲、品相不好,而且也没有身份的人进出相府如履平常。在温庭筠60多岁犯了宵禁的法令,被巡夜的虞侯揍得满地找牙的时候,还把虞侯抓来训斥了一番。无奈事起却是温庭筠喝酒狎妓不知收敛,自己犯事在先,虞侯执法也是职责所系。最后只得把虞侯放了。温庭筠从不反省自己做人有问题,却到处抱怨令狐绹不够哥们儿,不罩着他。

(三)小人得志猖狂便发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温庭筠在当了几十年小吏后,终于时来运转,在咸通六年(865 年)出任国子助教,并在第二年主持了国子监试。这位被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终于也扬眉吐气了一把。可能也是诗人个性浪漫的缘故,温庭筠的主试俨然与众不同。他严格以文判等,并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请百姓监督,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但温庭筠此举事前并没有和上级领导沟通,也没有考虑此举的政治影响。

在那些榜之于众的诗文中竟然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的言辞,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当时的宰相杨收可不像令狐绹那样宽容他,一怒之下将其贬为方城尉。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就在这年冬天抑郁而死。

人之可叹,在于不自知。以温庭筠之才智,不是个不可救赎的人物。他或许是仗着自己有些才情,便失了做人做事的谨慎。在世事面前显得颇不识常理。一方面口无遮拦,人不捧时就自吹,常常得意之时便忘形。另一方面做事又欠妥当,拿了鸡毛当令箭,自以为特立独行就是个性,在官场这个讲规矩的地方,也是有着自己的个性。他既不谙官场之道,又不识潜规则之险。这种恃才放旷的个性,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搭上了卿卿性命。

我们在为温庭筠这位才子感到可惜的同时,也要反思那些自命不凡的人物的结果。一般看来,有些才气的人往往都有些小聪明,聪明人智商高,但不一定情商也高。人的才气和能力不是匹配的,在世面上穿行和在官场上行走也是不一样的。

常话说人,一阔脸就会变。

有时这样做本是无关乎德性和才具的,也是身在其位不得已。无论什么时候,人要懂的进退有据、人情世故。否则,别说想在官场往上爬,就是在社会上也难得个心情舒畅。若是把学问当作恃才傲物的资本,把能力当作耍弄别人的权杖,迟早有一天会遭人算计、吃亏落拓的。

历史上许多人物的沉浮早已经说明,大凡目中无人、心里无法、身上无律者,纵是才高八斗、学问五车,也难以入继正统,得到普世的承认。做人还是自持自重自谨自律的好!

【作者简介】乔永胜,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