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尽量不要过早触碰《道德经》,容易走入2个误区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曾经,听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学问不要去碰,第一种是佛学,第二种是《易经》,结果有人碰这两种学问,一辈子钻进去爬不出来了,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去研究它们。如果这两门学问,任何一门学问钻到底了,你就变成了一个废人。”
咋一听,可能我们不怎么理解,但深入想想后,又会觉得很有道理。因为要研究《易经》和佛学,都需要极其高深的智慧。而且,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去研究智慧高深的书籍,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自己智慧很一般,就容易误入歧途;如果自己聪明绝顶,又会钻进去了爬不出来,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更何况,大部分人的智力都属于一般。所以说,年轻人尽量不要过早触碰智慧太高的书籍,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其实,《道德经》是帮助上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中的哲学,因此学习《道德经》也是有门槛的!
更何况,《道德经》中的有些思想,适合于强者采用,对于普通人不一定使用。搞得不好,年轻人,过早触碰了《道德经》,学偏了,还容易走入以下2个误区——无为和不争!
无为和不争,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其中,光“不争”二字就在《道德经》中出现 了8 次,分布在 7 章之中,其中第八章出现 2 次。
第三章:不上贤, 使民不争。
第八章 ( 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 :夫唯不争, 故无尤。
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八章:是谓不争之德。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第 八十一章: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从字面意思上看,不争就是不争不抢的意思,无为就是无所作为的意思。
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是对君王的告诫,告诫他们不要与民争利。作为领导者,要有一种“无为”的态度去管理天下,让百姓自治,不要朝令夕改,过于劳民伤财,让万物自然生长;最后就可以“事无事,为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比如,《反经》中说:圣明的君王用他的土地分封诸侯,用他的财物赏赐功臣,不和老百姓争夺利益,这就算是懂得了做一个最高统治者的原则——与民不争,把不是自己拥有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来支配使用。
但是,一般人学了《道德经》后,很容易错误理解老子“无为和不争”思想,甚至把自己想象成帝王那样富有天下,与世无争,年纪轻轻就不思进取、不努力了,这显然就是大错特错了。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变得“佛系”:一切随缘,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佛系青年们,其实是误解了老子的“不争”思想。
人们常说,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但如果大家年纪轻轻,就把所有东西都放下了,那么社会就会没有进步的动力和欲望了。
老子《道德经》中的确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但他是告诉乱世君主们,不要私欲膨胀,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以不争去大争”,不应该在道德上面去争,而要多用实际行动去争取更大的利益,去积极作为,造福黎民苍生。
我们绝大数人都是普通人,年轻的时候,需要通过自己勤奋的双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而不是空想、好逸恶劳,坐等机会到来。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没有帝王那样的资本,还谈什么不争和无为呢?
老子所说的“不争、无为”与《易经》中所讲的“谦卦”思想类似,都是告诉人们要谦让、厚德。但如果你自身都没有实力,却故作谦虚,就是假谦虚,是矫揉造作。
《易经》谦卦云:地中有山,谦。即:《谦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为高山隐藏于地中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才称作谦。
所以说,真正的谦虚低调,是你有实力后的内藏锋芒,不显山露水。如果你自身什么都没有,没有功名,没有富贵,还假装谦虚清高,实则是不思进取,自欺欺人,就是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
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样子,应该充满朝气,努力进取,积极作为,追求无怨无悔的人生,正所谓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不然,就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个人,20岁的贪玩,就会造就了30岁的无奈。30岁的无奈,导致了40岁的无为。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50岁的失败,酿造了一辈子的碌碌无为!
所以说,年轻人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否则,当父母需要你时,除了泪水,你一无所有;当孩子需要你时,除了惭愧,你一无所有;当自己回首过去,除了蹉跎,你还是一无所有!
《道德经》是一本好书,白岩松将其视作是“生命之书”,鲁迅先生更是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但是,我们选择读《道德经》的时机,也是很关键的。
读这样高深智慧的书籍,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智慧,我们尽量不要在自己太年轻、一无所有的时候去读,要不然容易思想消极、误入歧途;而是要在自己稍微有所成就后再去读,就能更加读出味道。
如此这般,我们才能真正开悟智慧,突破局限,拔高格局,真正做到道家所提倡的“以不争去争、无为而无不为”!朋友们,您觉得呢?阅读更多关于道德经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专栏!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