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原型是顺治恪妃石氏

文/余躲

一直以为,《红楼梦》作者和人物原型早有定论。后来才发现红学恍如落红,原是不经踩踏的。这一贴主要想解决元妃贾元春的原型问题,为红楼人物研究提供一个新角度。

一、谁说满汉不通婚,通着呢

大清早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满汉不通婚。这个规矩,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才完全废除。

满汉不通婚这个规矩,并非铁板一块,比如兼有汉人和女真血统的佟氏,女子入宫为皇帝女人的就有六个,分别是:努尔哈赤妻佟春秀,顺治的孝康章皇后(生康熙),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康熙的悫惠皇贵妃,道光的孝慎成皇后,咸丰的端恪皇贵妃。

所谓的满汉不通婚,主要是官方禁止满人和非在旗汉人通婚。汉军旗的女子,本身在每三年一轮的选秀中,比如康熙生母佟佳氏、雍正的年贵妃、乾隆的高贵妃、令妃魏佳氏等,她们本来就有选秀资格。

一些民籍汉人女子会通过不正规的途径入宫,康熙、乾隆下江南,当地官员会有女子进献,康熙的密嫔王氏、熙嫔陈氏;乾隆的庆嫔陆氏、婉妃陈氏等,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入宫的。可怜的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虽承雨露却因为种种禁忌终身不能进宫,可见入宫之难。

但是顺治时,却有一段短暂的满汉通婚的美好时光。

顺治五年八月廿八颁旨:“朕欲满汉官民,互相辑睦,令其互结婚姻。……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

二、恪妃石氏,由选秀入宫,是清早期民籍汉人女子中唯一的皇妃

在顺治主张满汉通婚的短暂美好时光里,有且仅有一个民籍汉人女子被册封为皇妃:她就是顺治恪妃石氏。

恪妃石氏,祖籍河北滦州。顺治十一年(1654年),石氏通过选秀选入宫中;顺治十三年(1656年),封石氏为贵人,后封恪妃;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石氏病逝,十二月,追谥“皇考恪妃”。

顺治五年颁旨“满汉通婚”,石申女石氏即被登记在册,但那时她只有七岁,所以特许她十五岁进宫:“石申之女,及笄承恩。”

清《光绪滦州志》:“顺治十三年,丙申。侍读学士石申女,受封为贵人。……后封恪妃”。

《清皇室四谱》:“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石氏)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

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薨,圣祖追封为皇考恪妃。”

恪妃石氏的祖父是石维岳。《清.嘉庆滦州志》:“石维岳,字五峰,州人,万历庚戍进士,筮中牟令,以坦诚拂相国,谪河东盐运司知事,相国卒,事乃白,擢升推官、升刑部主事,历郎中,守怀庆,迁长沙副使,因媒孽,戍蓟州,年七十余卒。”媒孽,酒母,比喻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

恪妃父亲石申,字仲生,顺治三年中进士,顺治十三年升任左侍郎,历任户、吏、刑三部左侍郎,最后官至仓场主管。

石妃在顺治朝的受宠程度,仅次于董鄂.乌云珠。恪妃甚至可以在清宫中穿着汉服!《清皇室四谱》:“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石氏)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

恪妃的母亲赵淑人,可以乘坐轿子直达内宫,她对女儿可以“行家人礼”,不必拘于女儿高贵的身份!《嘉庆滦州志》:“敕招申妻赵淑人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右门下舆入宫,行家人礼。恩赐重宴,赐彩缎,赏赉有加。”

甚至最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对恪妃也是十分恭谨。顺治皇帝亲撰《孝献皇后行状》:“顺治十七年(1660年)春,永寿宫(恪妃)始有疾,后(董鄂妃谥号孝献皇后)亦躬视扶持,三昼夜忘寝兴。其所以殷殷慰慰解悲忧,预为治备,皆如侍今后者,后所制衣物,今犹在也。”

三、恪妃是《红楼梦》贾元春原型

《红楼梦》开篇即说:“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真事隐约,隐事为真。

贾元春是通过选秀入宫的。《红楼梦》说贾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

女史是什么?明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女史是一种宫官,是宫女受教习后选拔的。

《清史稿·后妃传》:“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

作为民籍汉人女子,除了顺治一朝,贾元春很难入宫,更不能成妃。因此,贾元春以汉人民籍女子身份被选入宫,成为“贤德妃”,只能发生在顺治一朝。

《红楼梦》十六回写贾元春:“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的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红楼中,贾府内部称贾元春“贵妃”、父亲贾政称呼她为“贵人”,其他还有元妃、贤德妃等称呼,说明她至少曾册封为皇妃。

所以从真实的角度看,红楼贾妃贾元春的原型,只能是恪妃石氏。因为除了恪妃石氏,《红楼梦》所处时代没有另外一个汉人民籍女子成为皇妃。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曹寅的两个女儿的情况。《永宪录续编》记载:“寅,二女皆为王妃。”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曹寅长女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次女嫁某蒙古王子为妃。曹寅的两个女儿,仅仅是“王妃”,显然是和《红楼梦》中的描述不相符合的。

《红楼梦》中,与元妃同时间省亲的还有周贵人和吴贵妃。吴贵妃的身份不详,不知是否民籍汉人女子,或作者另有深意。

红楼中丫头曾议论探春是否会成为王妃,可能薛宝钗比探春更接近这一位置。

青少年必读书目,当当网在线销售

四、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因为贾宝玉的确姓“石”

康熙皇帝曾经亲临石府。《嘉庆滦州志》:“(康熙)九年,圣祖驻跸城南,自北门入,问州绅石申住宅。”

明白了贾元春的原型是恪妃石氏,很多疑问豁然而解。这样,《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就很好理解,因为里面的内容,就是盘点“石家的人头”。

而把贾宝玉描写成“顽石”,不是空穴来风或灵光乍现,仅仅因为他本来就姓“石”。

恪妃石氏自顺治十三年入宫至康熙六年病逝,大致和红楼贾元春的经历吻合。如果红楼的描述可信度很高,那么可以弥补史料对恪妃石氏记载的缺乏。比如,贾元春生于正月初一,我们可以借此推得恪妃亦生于正月初一。

关于大清户、吏、刑三部左侍郎石申及其家族的研究,现在几乎是空白。希望出现更多的史料,能和红楼描述互相印证,这对研究红楼真正作者可能会有所帮助。

文章观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作者余躲,浙江诸暨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