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医张欢乐的罗曼史(三)
本文作者:郑书喜
6
特殊的婚礼
好事多磨,欢乐这个三十大几的老后生,终于迎来了自己一生最幸福的日子——结婚典礼。
这桩奇异的婚配,遭到小李父母的强烈反对。小李父母在集宁铁路上班,国家工作人员,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结亲,从內心来说根本不能接受,认为门户之差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穷山沟的穷后生,想找一位城市下乡知青姑娘,并结为终身伴侣,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懒蛤蟆想吃天鹅肉——肚皮朝天瞎思谋。然而事实偏偏出乎小李父母的预料,小李以身相许,生米做成熟饭。欢乐用他一颗赤诚的心,征服了知青小李。小李的父母得知事情的真相,气愤至极,试图让欢乐和小李一刀两断,但是拗不过女儿的一意孤行,只能违心地接受这桩特殊的婚姻。欢乐与小李的婚姻,多数人持怀疑态度,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有情人终成眷属。
老后生修成正果,如愿以偿得到了貌如天仙的姑娘。结婚典礼如期举行,娶媳妇那天,轰动了整个小村村的男女老少,乃至周边十里八村的大人娃娃。熟识欢乐的人都想瞧瞧他们热闹的婚礼现场,道听途说的社员齐想看看这对“梁三伯祝英台”究竟长得啥样?好奇、疑惑、不解、祝贺、关注,各怀心思的人们出席见证了这场特殊的婚礼。
娶媳妇,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高头大马,也没有三套大马车,一对新人,两辆自行车,新事新办,自行车车队迎亲娶媳妇。第一次当新女婿的欢乐,也认真妆扮了一下自己,理了发刮了胡子,穿新衣,戴新帽,脚蹬一双新皮鞋(小李家买的),从头到脚焕然一新。通过修饰包装,欢乐显得年轻了许多。娶媳妇的路是从知青点到欢乐家,不过数里地的行程,他们足足走了两个钟头。围观的大人娃娃齐声高喊:“欢大夫娶媳妇吃喜糖。”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前面堵着,后面追着,中间拥着。大人娃娃各怀心思,大人看人,娃娃要糖。欢大夫满面笑容,喜形于色,糖从崭新的中山服兜里掏出来,往人群里一撒,抢糖啦,孩子们追逐着,呼啦一下让开了前行的道路。嬉戏打闹的孩子们,赶忙捡糖剥开一看,呀!瞪大了小眼,怎么是萝卜头,呼啦一下子孩子们再围上迎亲的车队。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快十一点钟才回到欢乐家。
婚礼
欢乐老父亲按照旧习惯点了三堆旺火,让新媳妇从火堆上迈过去,父亲在旺火上倒三勺勺油,边倒边口中念念有词:“一勺勺高生旺长,两勺勺家庭兴旺,三勺勺过年养个毛小小。”老父亲高兴的劲头不必多说……婚礼庆典仪式开始,欢乐默默告慰在天之灵的老母亲,“妈,欢乐给您娶回媳妇啦!”“此刻也许九泉之下的没眼老母亲,正在瞪大眼睛看着儿子漂亮的媳妇!新婚大典开始……”婚礼主持人宣读:“首先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三鞠躬!再向父母大人三鞠躬!”欢乐鞠躬的刹那,他望着母亲的位置潸然泪下。
老父亲若有所思地接受儿子、儿媳妇的跪拜;夫妻对拜,欢乐望着比自己小一轮的城市娇娘,低下头,由衷地向小李深深地鞠了三躬;新人入席就坐,又从大到小逐个敬酒;夫妻携手进入洞房。三十岁的欢乐几经磨难,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如愿得到了合自己心意的娇妻。此刻让欢乐小李也浪漫一回,用秦少游、苏小妹的诗“闭门推出窗前月,一石击穿海底层”来形容此刻的幸福夜晚,再好不过。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这是人一生中最最高兴、兴奋的时刻,欢乐在他将近四十岁时实现了梦想,有了自己名副其实的“正宫娘娘”。这一刻历尽千难万险,欢乐非常珍惜这来自不易的幸福时刻,这个不眠之夜,注定是欢乐永生难忘的良辰!
7
风雨同舟
欢乐与知青小李,就此开启他们的夫妻之路。当人们还在唏嘘质疑时,欢乐的热炕上真真切切坐着一位知青姑娘。
夫妻二人和众多的普通庄户人一样,男耕女织,欢乐烧火打炭,小李揉面做饭。一天天翻着日历,过着庄稼人的普通平淡生活。欢乐大半辈子娶了个如意妻子,关爱备加,如获至宝。心情格外爽快高兴,逢人便夸自己的妻子美貌天仙、贤慧能干。而一帮年青人开玩笑说:“欢大夫,小李嫁了你,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啦,不配。你撒泡尿照照自己,你配吗?”欢乐不但不反感,反而笑嘻嘻地说:“她这一枝花鲜艳,全靠我这牛粪给她营养,没有我这牛粪,她随时都会夭折凋谢的。你们没听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番话说大家彼此心领神会,嘿嘿嘿、哈哈哈的笑声不断,继尔竖起大拇指,夸赞佩服欢大夫的才能肚量。
劳动
庄户人过光景就得有计划,有劳动能力,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两口子需同甘苦共患难,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否则将一事无成,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吃了上顿没下顿,水浅养不住魚,再好的凤凰没有梧桐树迟早会飞走的,欢乐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和小李也绘制了一纸家庭发展的蓝图,竭尽全力实现自己小家庭的梦想。
春夏种地、养猪、养羊,冬天消闲了外出打工,合理安排劳作时间,夫妻俩相互关心关爱,一时间成了当地生产队的模范夫妻,农家乐的光景过得有滋有味。昔日黑不溜球的欢乐,在老婆小李的精心调教下,整个人就像变了个模样,脸干净了,衣服整齐了,衣帽穿戴也都有城市人的风范,时髦起来啦。人逢喜事精神爽,两条腿走路也快当。自从知青小李到家,欢乐天天像喜事临门,乐得合不拢嘴,各个公共场所,隔三差五都能看到欢乐小李的身影。供销合作社更是欢乐两口子每日光顾的地方,大到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小到针头线脑、柴米油盐酱醋茶,每天有欢乐小李的声音在叫买。起初人们用好奇的眼光瞅看这一对传奇丑男靓女。日子久了,小李渐渐地融入了农村生活,衣着装扮、说话办事酷似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慢慢地人们也习以为常啦,忘记了她知青的身份。
8
锦绣前程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知青小李自从和欢乐成亲之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熟读如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脏活累活抢着干,哪里艰苦到哪里,时刻听从生产队的安排调遣,勇挑重担,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铁梅班的铁姑娘、政治觉悟高生产能力强的积极分子。
农作
艰苦的付出必有丰硕的成果,生产队的农活小李基本都能料理。有些农活她都有老把式的优秀技能。农业社摇扇车,别看谁也能摇,但那是个技术活,风大了粮会扇出去,风小了秕子出不去,掌握这门技术也得个有心人。小李摇起扇车,那是得心应手,风速不大不小,手不慌不忙,就像机器旋转一般,风声均匀而平稳呼呼作响,粮食颗粒唰唰唰地往下流,秕子糠皮从风口喷涌而出,石头叮叮当当滑落一边。好多农活小李从小见都没见过,甭说做。场面里的筛粮,那绝对是技术活,小李在老农的指导下,仅用十来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个技术难度较高的细活。俗话说筛粮要四圆,嘴要张圆、屁股扭圆、腿要站圆、筛子旋圆,才能把魚子旋住、抓出。不在你力气大小,而是手力和腰力均匀分配使用。有些庄户人,一辈子也筛不了粮。她的聪明才智,得到庄户老农的普遍赞扬。农业社捆麦秸用的草要子,一般的男人也不会弄,别说女人。你看小李在老农的指导调教下,把水往秸秆上一倒,湿了秸秆,再捂一会。开始下蛋,一手抓着秸秆,一手翻转,来回就旋转,就往手上套,三下五除二,就是一道要子。看的人手痒痒,想显显身手,但你始终下不了类似小李这种“要蛋”。
小李勤劳好学,积极要求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度被生产队、大队党支部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树为标兵。小李的人生事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前途一片光明。
小李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欢乐的进步成长。那个年代叫一帮一,一对红。小李耐心帮助教育欢乐抓革命,促生产,提高思想觉悟,努力争当劳动模范。一时间夫妻二人的事业干得风声水起,全大队生产队的荣誉接踵而至:五好家庭、劳动模范、标兵、先进人物!荣耀光环加身,锦绣前程充满金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