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序言40篇范文欣赏(下)
家谱序言40篇范文欣赏(下)(3)
李氏家谱序言
商乃古今之要地。贤之曰:“江淮之屏蔽,河洛之襟喉。”古今地杰风淳,人杰物丰,可记可传之事不一可足,第恐世远人湮,景事风蚀,良可悼哉!
李姓始于远古,难以考。老子生,遂天下知。历经千载,子孙昌。昔李渊及子建唐,人间以李为荣,傲异性于国家。世代相传,不忘先人之伟业。尽心竭力,恐辱先祖之灵。放眼观,李氏之盛,荣及四海。人才之旺,依然如昨。
尚不闻“千古之书莫大于经史“。国之为史;县之为志;宗之为普。记之,存也,传焉,用以彰往法来,备观省,昭劝戒耳。
自先祖居此,三百余载。传至十几世,人丁兴。民国时,家谱不幸遗失,后人之罪也。于今也,众人有志修葺,子孙之幸事。
余不敏,受众老之托,惶惶而记之,恐愧先人!
十世孙李东方陋书于2004甲申年陬月
山东高密河崖王氏家谱序言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门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广省永州府凌全县迁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农旺乡严家沟居住,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历史。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为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有王氏家族“绍”字辈王学文,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编制此本《王氏家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实乃大有意义之为。此书不仅是王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王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作为王氏家族的后人,缓缓翻阅着这本厚重的王氏家谱,探寻家族文明的源头与流程,祖先们慈爱的面容鲜活如在眼前。我仿佛看见,数百年来,王氏家族的族人们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向着光明的未来,风里雨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来,直至今日的初成基业。斗转星移,今天的王氏后人们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读毕此书,神圣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担当的情怀激荡胸中。这是一部血脉相连、魂魄相依的基因脉络,这是一番壮怀激越、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就不自禁地掉了下来,掉在了喷发着细微墨香的字里行间,掉在了族人们共赴时艰、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
谨遵父命撰写此书前言,我深感手中笔头的分量之重。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人生征程漫漫,唯有携家眷李文梅、小女王梦曦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盛庄盛氏家谱序言
从来木有本而叶茂,水有源而流长,祖有德而世昌,其因果之理,而吾盛氏亦然也。
溯吾盛氏祖先原籍居山西洪洞县老关窝,于明朝洪武年间曾以山东人烟稀少,明王朝将山西洪洞县之民迁到山东落户。吾始祖兄弟五人乘辕车奉令来山东,其中一支在山东濮州桑堂(现属鄄城县)定居;一支在邹县(现改为邹城市)马坡暂住后又移至兖州府济宁州西盛庄(现属嘉祥县)定居;其他三支落户地址不详有待查考。
忆吾始祖来此地落户距今已有五百余载。自始祖至宏字代传有二十四世,据老祖茔地之各祖墓茔次查核,自二世祖至七世祖相继单传,六世其名氏因前受黄水灾谱失无从查考,实属遗憾。七世祖继承人有六,,曾以祖德递彰祖训有方、以忠厚传家为本、勤劳处世当先,从而世代逐渐兴盛,祖系昌而宗支分齿日增,而户渐繁富庶,加教业立家兴成旺族焉。目触盛况不禁欣庆,均感斯非偶然,诚以乃祖之伊德伊昌也,殆不啻如木本叶茂水源流长也。
今吾盛氏为洞悉族史明确祖系宗支录属关联,树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概念,以便追思有兹以缅怀祖始、祖籍、祖系、祖德之心。抚今忆昔思绪追源,偶以叙族史、立族谱之义举,今参照鄄城系原有族谱及取得该系现在鄄城盛泽江、盛荣宪,现住范县盛克俭、盛克银之参加商定同立两系之盛氏族谱。
吾族系经咨访查考对证以上实况,拟定以本村西南之老祖茔地、始祖墓暨各祖墓茔次,以暨各祖墓碑为据,将族系宗支继承各世祥载注册,绘谱立案以备查考,藉以彰祖德、明族史,亦将有益于后世也。
谨序
后列有族系宗支继承各册及有关族史查对材料,并有四筒墓碑模式。(盛氏族谱查对资料)
1.本族谱分嘉祥系、鄄城系两册,于一九八九年两系同立。其中鄄城系另有立册,而嘉祥系这册盛氏族谱是以先分六支,后又以二支的长系、次系和效字祖系序写的,全文共分十五祖系。从此查考谱册,支系即可分明。
2.本族世代是由嘉祥、鄄城两系后继人会同追思,定为从始祖至宏字代相传二十四世是以世代计而不是以名字计,因为前八世没使用统一的字代命名,以后不得擅自更改。两系同用的名字,即二十五世是光,后是培、中、宜、端、养;守、成、士、景、方,现光改为兴。
3.据查我族二支九世之革杨梅桔,四祖名下其梅桔两名下没有后继人,经查考失传亦属遗憾。
4.查我三支十一世祖盛光雷之墓碑是在康熙五十六年立的,我始祖是在洪武年间此地定居的,其间相距约三百一十多年,从康熙五十六年至今又是二百八十一年,从此可知我盛氏来此地历有六百余载。
5.据我族系此次到同姓氏盛楼、盛洼、马坡等处查考均无确凿族系联系,但这几处同姓人均认为始祖是在明朝初年迁来的,因年久日深、世道变迁祖系无从查考,因此我族系均感到这几处同姓与我始祖兄弟五人乘辕车同来山东,尚不知下落的三支有关待考。
6.本族系现有一千六百多名人口,其中以盛庄定居为中心,另有寄居在新桃河乡的河东、河西、吴庄、井庄、龙桥、崔庄;还有寄居在外地的,经本族商定现寄居在外地者仍许以后来本地落户。7.吾盛氏现有盛光雷墓碑、七世祖永思碑、九世祖盛杨追远碑、清庠生效朴祖墓碑,另有三块后土碑,经族商定要将此碑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备查考资料。
8.本族谱是上、下册合订本,住在盛庄的盛氏族列入上册;住在河东、河西、吴庄、井庄、龙桥的盛氏族列入下册。附盛庄盛氏修谱人:
十九世:盛玉禹、盛玉支、盛玉鲁、盛玉修、盛玉溪
二十世:盛宝源
二十一世:盛春芳公元一九九零上浣谷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