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窗灯影读古诗,偶有所得看人生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宋代〕:《题西林壁》)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以看山的体验,蕴含着以下哲理:
(1)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的反映,因所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所得出的印象、结论也就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远观,便见庐山各呈不同的姿态:从横的方向看,庐山像一座横卧的山脉;从侧的方向看,庐山又像一个突出的山峰;近看则觉得庐山很高,远看又觉得庐山矮了些。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为:看山形必须有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出山脉的总的轮廓。若身在山中,或者太近山前,是看不清山形的,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这里寓意我们看问题不仅要客观,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能离得太近,又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就会“当局者迷”,陷入主观认识的泥潭之中,无法看清问题。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通过描写古原野,揭示出:自然规律:秋天里,野草枯黄,遇到野火就遍地燃烧,于是化为灰烬;但埋藏在地下的草根,到了春天,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原上的草又发芽生长了。这充分体现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哲理。此外,它也告诉我们: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的这首诗揭示了以下几个哲理:
(1)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诗中,他借旧叶换新叶、前波让后波这一自然现象来具体说明人老了就要死亡,这是自然规律,古往今来皆如此,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体现了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诗人刘禹锡在对人生仕途的进退荣辱与世运的升降兴衰中,既看到这些矛盾的对立的一面,又能看到有利中的不利和不利中的有利,就如老子能看到福中潜伏着祸胎,祸中包含着福分,看到了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哲理。新叶换旧叶,后浪推前浪,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雪和梅都是出在冬天,诗人通过寄情于物,要雪和梅争个高下。可是诗人也无法评定,于是只好把笔搁下,到最后两句才说出“未肯降”、“费评章”的原因,是由于:一个白一些而没香味,一个有香味而白略逊一筹,各有千秋。从这里可看出:
(1)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事物,不能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2)我们要坚持两点论看问题,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共同点,又要看到各自的特点。只有这样,在认识事物中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 (唐):《前出塞九首》)
“挽弓当挽强”,这是因为强弓弹力大,射程远,杀伤力强;用箭要用长箭,是因为长箭稳健,易于中的,命中率高。这揭示出,在战争中必须抓住具体兵器的特殊性,才能有取胜的把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意谓:射人不如先射马,因为骑兵遇到马失前蹄,便失去坐骑的优势,必然会束手就擒,被击败;而要制服贼众,最好先擒住其首领。杜甫在这首诗里揭示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它告诉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主次颠倒;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抓重点,集中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就容易解决了。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杜甫在诗中指出,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功勋盖世,其八阵图更是博得了千古美名。但是刘备企图灭吴的做法扰乱了诸葛亮的计划,以致未能实现他统一中国的雄心,此乃诸葛亮的众生遗恨。
从中不难看出:在复杂的事物中包含着众多矛盾,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来,蜀汉的主要敌人是曹魏,两者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蜀汉与孙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诸葛亮分清主次,确定联吴灭曹的战略方针。但关羽却违背诸葛亮的“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方针,与孙吴不和,被孙吴偷袭,失去了荆州,丢掉了性命;刘备也不吸取教训,以报关羽之仇为名去伐吴,结果又被孙吴火烧连营八百里,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由此可见,与孙吴的次要矛盾没有处理好时,影响了主要矛盾的解决,所以导致诸葛亮遗恨终生。
7.“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人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女色,根源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的观念。罗隐在这首诗里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本质。他指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并由此推理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由此可见,罗隐对问题的分析,不是停留在现象的分析上,而是做到把现象与本质区别开来,揭示了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在这里通过拟人手法用艺术的情理去说明人生的情理,他把鸭比作认识的主体,把春水比作认识的客体。鸭游于春江才能体验到江中之水由寒回暖的变化,用此比喻人们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及时体验和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就是说,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实践出真知。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的这首诗里蕴涵着以下的哲理: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
(2)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是“闭门读书”,而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是“觉浅”,而且无法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