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八正散在治月经不调中的运用
凡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妇科玉尺》云:“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因此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多因肝脾肾三脏和气血冲任功能失调所致,所以多从疏肝、健脾、补肾、调理气血冲任论治。鲜有清热、除湿为调经治法。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湿热内蕴胞宫、冲任二脉失调之月经不调亦很多见,用具有清热除湿的八正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月经不调,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月经先期
患者,女,27岁。2003年7月10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提前半年余,甚则一月二至,经量尚可。查阅病历曾予滋阴凉血固冲治疗,疗效不明显。末次月经:2003年6月26日。舌红苔黄腻、脉细。辨证:湿热下注胞宫,冲任失调。拟方:瞿麦12g,萹蓄12g,车前子18g,滑石18g,川木通6g,牡丹皮12g,白芍12g,地骨皮12g,玄参12g,忍冬藤18g,生薏苡仁18g,败酱草12g,石韦15g。3剂,水煎服,1日1剂。复诊3次,每次3剂,均守上方。7月24日月经来潮。其后随访,周期正常。
月经先期多从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辨治,本例患者前期予滋阴凉血固冲不效,根据其舌红苔黄腻的体征,从湿热内董胞富,热这血络而血行先期辨治,拟八正散加忍冬藤、生薏苡仁、败酱草助其清利湿热之力;牡丹皮、白芍、地骨皮、玄参、石韦凉血固冲获效。
月经后期
患者,女,40岁。2005年4月15日初诊。主诉:经行后期一年。述一年来,月经周期延迟7天以上,甚则四、五十天一至。量少色暗,经前双乳胀痛,心烦易怒。末次月经:2005年3月10日。舌红苔厚黄腻,脉弦细。尿妊娠试验:阴性。辨证:湿热内蕴,冲任受阻,血不能按时而下。拟方:瞿麦12g,萹蓄12g,车前子18g,丹参15g,栀子12g,牛膝15g,泽兰15g,香附12g,郁金12g,刘寄奴12g,苏木6g。3剂煎服。4月19日二诊:述4月18日月经来潮,经量较前略增多,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前方去苏木,加王不留行12g。5剂,1日1剂,1日3次,嘱经净后服。此后复诊3次,每次5剂,均按前方。5月20日月经来潮,量较前多,经前乳胀心烦缓解。经行后期常规辨证有虚实之分,虚者因血海空虚不能按时满盈,实则有气滞、寒凝、血瘀。笔者从湿热阻滞胞宫,冲任二脉不畅,经血不能按时而下辨证,用八正散清利湿热,佐丹参、牛膝、泽兰、刘寄奴、苏木通利经水,香附、王不留行、郁金疏畅气机,使浊祛新生,冲任调畅,经水按时而潮。
讨论
八正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炙甘草、川木通、煨大黄、灯心草组成。功能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之热淋。胞宫位于下焦,湿热内蕴胞宫之月经不调与湿热下注之热淋同属一体。湿热蕴结胞宫,胞脉阻滞,冲任不畅,或湿热伤血动络,妄行经外,则见月经后期、月经量少、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月经不调”与“热淋”病名各异,但病机相同。故采用八正散为基本方加味施治而获良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思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