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义不理财”,你是怎么理解的? 2024-08-06 08:01:41 今天闲来无事,且把经典放到一边,跟大家聊一句很有意思的民间俗语,叫“慈不掌兵、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义不理财”。要说古人对世态人情的理解,不得不令人佩服,这短短16个字,就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讲透了,下面我们一起品味一下:一、慈不掌兵这个很好理解,一个慈爱、慈悲的人是统帅不好士兵的,也是打不好仗的。统帅军队,靠的是严明的军纪,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就算是亲儿子、亲兄弟,违反军纪,一样要该打板子打板子,该关禁闭关禁闭,只有这样,才能管好一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最强的战斗力。从士兵的角度来说,最好的统帅,是那些能带领他们打胜仗,活着回家立功受赏的统帅。这就是“慈不掌兵”的原始意义。放到今天来说,一个带团队的人,应该逼迫下属成长,不妨心狠一些,有时甚至需要一些铁腕,这样才能打造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二、善不为官这四个字听起来很有点厚黑学的味道,但要做正面的理解,它讲的其实是为官之道,也就是领导艺术。当领导最重要的,不是“善”,而是“公”。领导者要对人公平、处事公正,未必一定要树立一个“好人”的形象。处在领导地位,要让下属信服,还要做到恩威并施,这远比单纯做个好人重要得多。三、情不立事都知道人生在世,要做成哪怕一件事也很不容易,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干一番事业,无论摊子大小,都有无数细节需要处理,尤其是方方面面的人情,会压着做事的人喘不过气来。所以,一个凡事讲“情”的人,由于为别人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往往办不成事。明智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策略,依照制度办事,根据策略执行,把精力放在能成事的系统构建上,心无旁骛,这样成事的概率才能大大增加。四、义不理财一个讲义气的人是讨人喜欢的,也比较容易交到朋友,但是这样的人,有一件事千万别交给他,那就是理财。像宋江那样讲义气的主儿,把家里的钱都拿出去,撒给兄弟们花,时间一长,哪里还有财可理?把财政大权交到一个“义”字当头的人手里,没准转眼就成了“公用基金”。所以就事论事,讲义气的人,很多事可以放心托付给他,唯独理财是个例外。以上说的这“慈不掌兵、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义不理财”,说到底,都可归结于一个概念,叫做“大公之心”。慈、善、情、义,这都是人性中非常可贵的品质,值得推崇,但是看问题也要一分为二,这些品质放在特定环境下,特别是承担具体的事务时,往往就容易误事,这时就需要调整,秉持“大公之心”,以理性的方式来行事,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赞 (0) 相关推荐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后半句道出现实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两句古训出自<增广贤文>,是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01.慈不掌兵 "慈不掌兵"的典故出自"孙武练兵".相 ... 为什么说“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小霞运动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除了这句话外,<增广贤文>中还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是什么意思?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是什么意思? 慈不掌兵 情不立事 义不理财 善不为官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句话是所有人都在实践的一句话,这也是一个人能够达到最为巅峰的至理名言,是许多人都在追求的目标. 你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看你对于这句话的 ... 慈不带兵 义不养财善不为官 情不立事仁不从政 德要配位 慈不带兵 义不养财 善不为官 情不立事 仁不从政 德要配位 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什么道理? 俗语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细柔和缓慢的渗透力,加上人们对古老传统的崇拜,被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正反两面之说时,让人不得不佩服这嘴皮子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可谓 ... “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请牢记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增广贤文>又名<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中集结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并不像其他古典书籍一样深不可测.晦涩难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出自何人之口? 明朝民间流传一部奇书,叫"增广贤文".它是一部较早地儿童启蒙读物,作者和年代都已无从考证,最早见于市面的时间是明朝万历年间. 作为一部封建社会儿童读物,<增广贤文>是整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出自何人之口? 这四句话并非出自某一个人之口,而是经过古代千万人之口相传,最终留下来的生活经验结晶,后来收集在了明朝的<增广贤文>书目里. <增广贤文>这本书集结了从古至今的各种格言和谚语,涉 ...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有什么深意? 如果你骑着一匹日行亿万公里的飞马,追上时光远去的身影,你会发现历史上很多的奥秘,也可能被一本书绊倒了. 在中国古代想搏取功名做官要读四书五经:要抒情言志.提高想象力,那就去读诗.屈原.李白.杜甫.陶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