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衰落与文化的流失
《京剧的衰落与文化的流失》
作者简介:
文华先生,现居多伦多,出生在天津。自幼深受京剧样板戏的影响,常年对京剧研习、锲而不舍,一九八七年以《让徐州》初次参加当地的演出比赛,后又多次参加天津市组织的京剧票友演出,2007年3月23、24日在央视11频道《跟我学》栏目的票友展演中,演唱了一段《让徐州》。对《卧龙吊孝》、《让徐州》、《上天台》、《战北原》的演唱颇有心得。
吴祖光在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描述:小时候在梅兰芳家里过年时,有一天梅兰芳有说有笑的领着一群人从外面进来,一起走进自己的书房,便把齐如山让与上座,恭恭敬敬的给齐如山磕了三个头。梅兰芳当时是北京菊坛响当当旦角探花,为什么会给一个菊坛外行磕头呢?齐如山不过是书香门第,名流望族,游过欧洲,回国后常拿欧洲戏剧的长处和京剧的短处相比,又在报纸上写过贬拟京剧的文章,赞扬欧洲的戏剧。
原来1913年齐如山观看谭鑫培和梅兰芳演的京剧《汾河湾》时,戏里演到柳迎春以为陌生人冒充自己的丈夫,一气跑回寒窑顶住门不开,背对观众坐着,任凭薛仁贵在门外尽情的唱,一概不理,齐如山就觉得不合情理,即使不知真假薛仁贵,难道一句话也没听耳朵里去?那一会怎么开门相认呢?何况是相别一十八载的丈夫呢,老戏班是这样传下来的,但却坏了剧情,戏剧舞台上是永远不许演员在舞台上歇着的,即使龙套也得有一定的表演,何况这段是全剧的关键,柳迎春又是主角呢,妻子听了丈夫的叙述绝不会无动于衷。
就这样齐如山决定帮一帮梅兰芳这个被自己视为天人的六好青年(嗓音好,唱得好、身材好、身段好,表情好,相貌好)。
从寄给梅兰芳的第一封信指出其不足,又告诉他该怎么改动,梅兰芳看到自己仰慕的大文人对自己这份心意,感到分外高兴,欣然接受,再演出时,全部按齐如山的指点,逐一改动并大获成功后,以至于齐一百多封信的指点,使梅兰芳的演出如虎添翼般大受欢迎,到后来齐如山觉得单凭信已经满足不了对这个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六好青年的帮助了。见面后经过一年的观察发现,梅兰芳不仅自己,连同他的家人都是一样,是品德极为高尚的家庭,这才有了齐梅二十年的天作之合,使梅兰芳在1927年被北京报界组织的菊坛名伶评选活动中斩获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对京剧的创新改革,在京剧史上对后人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梅兰芳开始,一代宗师都伴有著名文人为自己写作剧本,指导自己在京剧艺术表演上更上一层楼,自此,京剧被注入了文化的元素。
正当秋风起,树叶一地黄。随着老艺人纷纷故去,京剧就像秋天的落叶,逐渐的衰落了,文学在京剧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不被重视。老一代艺术家带走了许多可贵的京剧传统,也带走了多年摸爬滚打出来的宝贵经验。
前些天又看李光夫妇的四月晴和微风暖的视频,对比当今号称大师们的表演,李光的林冲一出场,那份潇洒、大气、从容,功架、甩袖迈步间透着大武生的范,沈健瑾的林娘子出场的端庄、稳重,俊美,一亮相就感到这是出自大家的闺秀。他们这代人都能很好的继承前人留下的艺术,当今演员真的该好好反思,不要被媒体捧为大师就找不到方向了。
经看过一篇报道XXX为什么不能扛起梅派的大旗。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梅兰芳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高尚品德,吸引了众多文坛大师为其写作,帮助其把剧情人物都彻底吃透、领悟,才能在京剧舞台上塑造并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当今演员中,谁的身边有文人的影子?誰的身上透着文化品质?研究生班都毕业了,还不是把苏三演绎成了冲锋陷阵的杨排风。不脚踏实地的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精品,到处拜师只会让人觉得只为沽名钓誉。
演员“从不像到像是继承,再从像倒不像是发展”。丁晓君说过一心得:“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精准到位,淋漓尽至的演绎,离不开对作品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控”这话一语概括了那些因苦练基本功而荒废了文化课的演员,自己文化不高,又没有齐如山之类的大文人、大导演辅佐,拿什么仔细的去理解、揣摩剧情?又怎能认真继承前辈留下的经典艺术?闭门造车是造不出精品的。“从不像到更不像”是在糟蹋前人留下的经典艺术。当看到把卖马的秦琼演成了拿着双锏的杨子荣、把别妻的林冲演成了辞别李奶奶的李玉和后,资深戏迷就把这样的演员当成了反面教材了。
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容不得半点虚假,看戏的也并不都是只会看热闹的粉丝。十年的科班只是具备了上舞台的基本功,若想塑造好剧中人物,仅凭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当初的四大名旦,不仅各个天赋过人,其功力非凡,远非其他人可比,和现在的演员有云泥之别,但若没有齐如山、罗瘿公、翁偶虹、金菊隐、陈默香等文化大师的辅佐,对旧戏的陋习改革、发展,四大名旦又将会是怎样的四大名旦呢?
“话对知己说,诗对会者吟”业余人士中也不乏文化界大师的存在,他们穷其一生,执着钻研京剧这门国粹艺术,听到这些业余人士的唱段,真值得有些专业人士深思。像北京雕刻工艺78岁的宋世义大师,工作之余,遍访高手名家,苦练六十多年,其纯净、透亮的梅派唱腔,不仅有梅大师风范,还以假乱真了杜近芳大师的一些作品,深得梅葆玖大师的美评。
偶然听到旅居加拿大的叶少波(Amber)女士的张派唱段,柔媚的行腔运气间,感觉颇具张派神韵,吐字轻与重,把控的非常到位,对剧中的人物感情,拿捏的恰到好处,和那些只会飚嗓子的演员唱的真不一样,听来真是一种享受。可见其非一日之功练就而成的,有幸得到张君秋大师当面称赞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也沁润着京剧这片肥沃的土地,如今京剧市场的衰落,也许和当今从业者文化底蕴不高,不重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结果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