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故意错杀吹牛的姜嗣宗,她的真实内心动机是什么?
下面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解答。
武则天联手前任宰相刘仁轨,共同设计以莫须有的罪名,错杀了一个五品官员。如果我们认真仔细的研究这件事,就会发现:其中的权谋算计,确实令人难以想象。
嗣圣元年(684年),郎将姜嗣宗只因随口吹嘘,吹了一句看似不太要紧的话,想不到祸从口出,一不小心陷入了政治漩涡。直接导致武则天和前宰相刘仁轨共同对其设计陷害,将其绞杀。
那么,郎将是个多大的官呢?
按照清代学者王琦的题注:
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十四卫及太子左右六率府,皆有郎将,乃五品官也。
五品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对于中央层面来讲,这只是一个小官。
这就有点奇怪,这两个重量级的大人物为何会惦记上这么一个小官员?
这件事还要从宰相裴炎被诬谋反下狱说起。郎将姜嗣宗在拜见前任宰相刘仁轨时,随口吹嘘了一句,说:“我早发现裴炎不太正常”。刘仁轨即据此密告“姜嗣宗预知裴炎反”。武则天遂立即将他杀死。那么,武则天知不知道姜嗣宗是被冤枉?她为什么要杀姜嗣宗?我们又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这件事。
一、武则天知道姜嗣宗是被冤枉的。
1.武则天没有调查核实,直接杀人。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炎之下狱也,郎将姜嗣宗使至长安,刘仁轨问以东都事,嗣宗曰:“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仁轨曰:“使人觉之邪?”嗣宗曰:“然。”仁轨曰:“仁轨有奏事,愿附使人以闻。”嗣宗曰:“诺。”明日,受仁轨表而还,表言“嗣宗知裴炎反不言”。太后览之,命拉嗣宗于殿庭,绞于都亭。
武则天派姜嗣宗到长安公务。刘仁轨问姜嗣宗洛阳情况如何?姜嗣宗说:“我早就感觉裴炎举止奇怪、很不正常了。”刘仁轨问:“你真感觉他不正常吗?”姜嗣宗说:“真的。”于是刘仁轨说:“我正好有事要上奏,你回洛阳,顺便帮我把奏章带去吧。”刘仁轨是退休的宰相,帮助他传递奏章,在姜嗣宗看来是个美差。
姜嗣宗就带着奏章回洛阳交给了武则天。想不到刘仁轨在奏章说:“姜嗣宗明知裴炎造反却不奏报。”武则天看到后,立马就把姜嗣宗处死。
通过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刘仁轨和姜嗣宗谈话,只有两人在场。其他人并无从得知。姜嗣宗有没有讲上述话,只有刘仁轨一面之词。即使他真讲了,他怎么会明知裴炎要造反?具体知道哪些内容?他和裴炎之间有没有预谋?他又为什么知道而不讲?除了他自己知道,还有谁知道?他有没有告诉其他人听?这些问题,武则天通通没有核实调查,拿到告密信后,直接就杀人。所以 ,姜嗣宗犯的其实是“莫须有”之罪。
一般人以为武则天是偏听偏信,这真的是小看武则天了。武则天从唐高宗李治生病期间就开始主持朝政。此时李治刚死后不久,太后临朝称制。她已经是60岁的人了,其政治经验和政治手腕已经炉火纯青。不可能这么容易被糊弄。
2.刘仁轨是个什么人?这一年刘仁轨已经83岁了,他这个人能文能武,一生中除了建功立业,就是整人或者被人整。当他还是个小小的陈仓县尉时,已经敢斩杀骄纵违法的折冲都尉鲁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没责备他,还对他非常赞赏。其实这并不是他胆大,而是他很好的琢磨了李世民想整顿吏治的心理。后来他一直官至宰相,被称为“一代贤相”。李世民曾经这样评价他:
“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
武则天也曾经对他讲:
“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
李世民和武则天对他的评价都非常的高。
唐高宗即位后,刘仁轨任青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职,被封为乐城郡公。他曾在镇守百济期间,率领大军救援新罗,白江口一役大败倭寇,威名远震。
193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不断加深,傅斯年给他刚出世的儿子取名为“傅仁轨”,就是希望他的儿子将来能效仿刘仁轨,长大后击败日寇,建功立业。
因此,刘仁轨是一个历经数十年政治风浪而不倒的官场老手。他写这份告密性,也是摸准了武则天的心理。知道武则天不会去调查核实。
3.武则天知道裴炎没有谋反。裴炎之所以被诬谋反下狱,是因为他上奏要求武则天还政于皇帝李旦,从而触动了武则天的政治神经和底线。这才给他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既然武则天知道裴炎是被冤枉的,根本就没有谋反,是人为扣上的罪名。姜嗣宗就更不可能知道他要造反。稍微动一动脑子都会知道,本身就不存在的事情,姜嗣宗他怎么可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武则天是确切的知道姜嗣宗是被刘仁轨陷害了。
二、为什么要杀?
1.杀姜嗣宗可以坐实裴炎谋反之罪。本来,裴炎被诬谋反,也找不到什么确凿的证据。而他又是身为宰相,即使是武则天想陷害,要想杀一个宰相也不是那么容易。在完全找不到证据的情况下,要定一个宰相的罪,这对武则天来讲,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不能堵住众人的嘴,还有可能自己反受其害,如果大臣们都联合起来,上奏反对那就糟糕了。
现在好了,连一个小小的郎将姜嗣宗,都早就看出来:宰相早已图谋不轨,想要谋反。可见宰相心怀异志,意图不轨不是一天两天了。郎将姜嗣宗都知道了,其他知道的人也一定不会少。这就说明宰相想要谋反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既然如此,宰相的犯罪事实就能够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那就非杀不可,谁也不要想保他了。
这中间的逻辑是:如果宰相裴炎没有谋反,那么也就不存在姜嗣宗知情不报的问题,前任宰相刘仁轨就是诬告,郎将姜嗣宗就应当无罪释放。反过来说,如果姜嗣宗知情不报罪名成立,宰相裴炎谋反罪名成立也就板上钉钉了。
所以说,姜嗣宗冤就冤在,他不知不觉卷入政治漩涡中去了,成了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对于大人物来讲,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死几个小人物,根本算不了什么。
有人认为刘仁轨可能与姜嗣宗有仇,故意陷害。这也太小看刘仁轨了。刘仁轨如果要陷害,也只能是宰相裴炎,这一点他和武则天两个人是心照不宣。他作为一个退了休的宰相,怎么会跟一个小小的郎将结仇?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2. 刘仁轨想在老死之前再立一功。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刘仁轨也曾经对武后临朝称制持反对态度,并以吕后为鉴:
陈吕后祸败之事,以申规谏。
但他毕竟是个老狐狸,上奏劝说比较讲究方式方法,不像裴炎那样直来直去,他“陈吕后祸败之事”,表面上看,是在提醒武则天,以史为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化解可能发生的灾祸。这让武则天感到:刘仁轨的出发点是好的。加上他资格又老,武则天不仅没有对他追责,还感谢他的及时提醒。根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专门回信给刘仁轨进行解释:
则天使武承嗣赍玺书往京慰喻之曰:“……又云'吕后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且端揆之任,仪刑百辟,况公先朝旧德,遐迩具瞻。愿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
武则天认为刘仁轨提醒的很及时,让她引起重视,可以事先做好防范措施。
而裴炎说话太直接,直接要求武则天还政皇帝,触犯了武则天的底线,所以被以谋反罪下狱。
刘仁轨对此其实心知肚明。他明知无法改变武则天,为保住自己的晚节,同时也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平安,就把姜嗣宗这个现成的证据献给武则天,表明自己政治上的正确,与武则天保持一致,同时也立上一功。
这件事过后不久,垂拱元年,公元685年,84岁的刘仁轨逝世。武则天特辍朝三日,追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封三百户。刘仁轨实现了死后的哀荣。
三、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1.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刘仁轨其实也是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的。在这一点上,其实他和宰相裴炎观点是一致的。但他以吕后为喻,设身处地为武则天的家族安危着想,使武则天很容易接受。尽管最终武则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手中的权力,但刘仁轨采取这种方式劝谏,很好的保护了自己。
刘仁轨劝谏皇帝非常有艺术,比如还有一次:唐高宗永隆二年,裴匪舒上奏,建议卖掉御苑中的马粪,每年可得二十万缗钱。皇上征求刘仁轨意见,刘仁轨道:“获利倒也丰厚,但恐后代提起陛下卖马粪,名声不太好听。”皇帝听这么一说,这件事就此作罢。
不过他后来看到宰相裴炎被抓,为了自己的利益,讨好武则天,不惜落井下石,这种做法就非常令人不齿了。
2.要警惕祸从口出。自古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上,我们如果遇到领导之间发生矛盾,我们要从单位的大局出发,一切站在有利于团结的角度,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这时我们要切忌幸灾乐祸,甚至背后议论、搬弄是非。要知道,领导之间发生矛盾,这其中的水往往深得很。作为下级,往往你并不知道这中间深层次的情况。自己随便议论,说不定就会被别人曲解利用,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卷到是非漩涡中去。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多干事少说话,往往是自我保护的最好办法。“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身边难免会有小人。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工作,为社会服务。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昧做老好人。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也不能随便让步,该抵制的还是要坚决抵制。从而做到外圆内方,处理问题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